2022年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习题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习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习题 .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篇 概述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1、什么是组织?答: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1、是由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2、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层面各包括哪些内容?答:第一:把组织看成是个人的集合:有关人性、需要、动机和激励等方面的理论是用来说明单个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绩效的。对诸如价值观、知觉、态度、个性、意志和情感这些因素也予以考虑,并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个体行为与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第二: 把重点放在组织成员的小组、群体上, 研究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们在一起工作的常规方式是小组、部门、委员会这些组织形式。因此,在组织行为
2、学中,一个可选择的富有成效的方法是分析工作群体的功能,如规范、 凝聚力、 士气、 沟通、 人际、合作与竞争等。第三:把组织看成是一个整体来研究:力求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如何影响组织效率和气氛,如何影响有效沟通和信息传递,认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认识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律,从而尽可能提高组织的有效性,改进组织气氛。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发展1、组织行为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主要学说?受到哪些学科发展的影响?答:组织行为学是随着管理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一)古典理论时期(19001930 年) ,受管理科学发展的影响; (二)人力资源理论,受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三)权变理论进入管理领域 组
3、织行为学的形成,受哲学思想发展与社会学发展的影响;(四)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 组织行为学的深入,行为科学发展的影响。2、21 世纪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有哪些?答:一、经济全球化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影响;二、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影响。(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第三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行为研究中的原则?答: 1949 年,行为科学命名大会上的四项决定:1、 理论的肯定和证明必须靠公众都能够观察了解的客观事实,不能单凭学者个人的经验;2、尽量使用数理化的方式来说明假设,以便精密地测试和修正;3、尽量使各种论述精确,以便能用严密的试验予以肯定或否定;4、
4、使用自然科学所惯用的“ 厘米 克秒” 制作为度量工具。2、实验法中的变量有哪些?答: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3、个案研究中的例与弊。答:运用个案调查、 综合分析、 案例研究等手段, 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优点:对人的行为研究比较全面系统。缺点: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与精力。第二篇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第四章人性理论1、管理中的人性假设有哪些?主要观点是什么?答: 1965 年,美国心理学家E.H.Schein(雪恩、沙因)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将人性假设归纳为四种:经济人、社
5、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组织文化兴起后,提出观念人的假设。主要观点略。2、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如何?答:不同的人性观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与互动行为。参见薛恩的观点。3、反省自己,是哪种人性观?对自己的行为有什么影响?答。是个性化的问题,每个人的回答有自己的特点。了解自己的人性观对以后的管理工作以及人际互动有很重要的意义。第五章认知与行为1、一般的认知规律在工作物理环境设计上有哪些运用?答: 1、照明:亮度、光线分布、光源性质、都会有影响。2、噪音:噪音会影响人的情绪,还会造成身体伤害。3、色彩: 正确使用色彩可以塑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色彩还可以作各种特殊的标志符号:防火设备是红色、
6、危险场所是黄色、急救物品是绿色。色彩还可以防止眼睛疲劳。也能够改变人的感知(如冷暖色),不同场所用不同的颜色给人不同的感受。设备往往也有一些特殊的颜色。4、音乐: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但80%的人认为音乐可以降低疲劳、提高工作效率。5、温度与湿度:研究认为,最舒适的温度是19. 5 22.8,最理想的湿度是25%50%。不良的温度会影响人的生理状况,也会影响情绪。6、气味:有研究证明,不同的气味能够带来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一些办公场所利用通风口在不同的时间送不同的气味,以改变人的身心状况。如薄荷能够提神。2、社会认知如何影响社会行为?答:社会认知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
7、样的体验,也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3、社会认知包括哪几种类型?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哪些?答:社会认知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人际认知、对角色认知、对自我的认知。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A、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B、影响扩散效应(光环效应);C、社会刻板印象(定势) ;D、制约现象;E、其他。4、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的自我表现?答: 1、与交往者倾向有关;2、受交往环境的影响(是群体导向还是个人导向);3、认同作用:对团体的认同会影响自我表现;4、获得社会肯定的需要;5、寻求一致的心理状态(得寸进尺效应、留面子效应、贴标签效应、反向作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8、- - - - - -第 2 页,共 9 页第六章情绪情感与行为1、情绪有哪些功能?答: 1、适应:儿童情绪具有适应功能,成年人也如此,调节情绪成了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 2、动机:满意的情绪会成为动力,不满意的情绪会成为阻力;3、组织:可以组织人的认知活动; 4、信号: 在人际关系中起着信号作用,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5、调节功能:调节人的机体平衡,如悲伤时哭泣,15 分钟后身体慢慢平静下来。2、如何调节心境?答: (1)找原因(客观上) ; (2)自我暗示;( 3)改变认识;(4)调整个性(如要开朗一些)。3、压力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如何提高压力的应对能力?答:影响:( 1)心理上:会调
9、动心理能量,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2)生理上: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调动全部能量。长时间会对身体造成伤害;(3)行为上:直接反应;间接反应:喝酒、吸毒;(4)情绪上:过度会导致许多消极情绪,如做噩梦、想哭、内疚、自责;(5)社交上:疏离、发怒、没有耐心、想打人;(6)思想方法上:自卑、消极、迟钝、思想僵化。怕变化应对: (1) 、认识压力源; (2) 、认识你自己对压力的反应;(3) 、认识你自己对压力的承受程度; (4) 、改变压力的来源和环境;(5) 、改变自己对压力的反应;(6) 、改变导致压力的性格; (7) 、增加松弛和生活乐趣;(8) 、增强应付问题的能力;(9) 、增强支持系统。
10、4、管理过程中如何减轻和消除员工的挫折感?答: A、预防挫折:1、消除产生挫折的原因;2、改善人群关系;3、改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B、正确对待受挫折人:1、采取宽容的态度;2、提高认识,分清是非;3、改变环境;4、精神发泄法。第七章意志与行为1、意志的品质包括哪些?答: 1、自觉性(目的性) ,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2、果断性,以自觉性为前提,相反品质:优柔寡断或草率决定;3、坚韧性,相反的是动摇和顽固;4、自制力,相反的是冲动。2、动机冲突的表现有哪些?答:接近 接近冲突;回避 回避;接近 回避;多重接近回避。第八章个性心理特征与行为1、什么是个性?个性包括哪些方面?答: 个性指一个
11、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两方面:(1)个性倾向性, 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和对认识活动对象的倾向和选择。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态度等。(2)个性心理特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组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的类型差异。当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性成为一种稳定而概括的心理特点时,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2、能力的差异有哪些?管理过
12、程中如何关注这些差异?答:差异有: (1)能力类型的差异; (2)能力水平的差异; (3)表现早晚差异。能力与组织管理:组织中的不同工作对个体的能力是有不同要求的,显然, 人们之间的能力是存在差异的, 因此,当个体的能力与所从事的工作相匹配时,员工的工作绩效便可能会提高。要处理好下列问题:1、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2、人的能力要与工作相匹配;3、人的能力要互补;4、加强员工的能力培训;5、用人艺术的关键是发挥人的能力;6、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选拔制度。3、气质类型有哪些?如何正确对待不同的气质类型?答:常见的是分为四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与抑郁质。管理中要注意: 不是影响人的行为结果,而是
13、影响人的行为方式;是动力方面的特征,行为的风格不同;不同的人组成团体,可以产生互补,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不同的人的工作方式不同;对不同的人做工作的方式也不同。4、性格的特征有哪些?答:性格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1)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特征;2)对学习、工作、劳动和劳动产品的态度特征;3)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认知特征,主要指人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个体差异。3、性格的情感特征: 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的强度、稳定性、 持续性以及稳定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4、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人对自我行为的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长期工作和紧
14、急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第九章需要动机与激励1、需要、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如何?答:动机与需要是联系在一起的,动机是需要的反映,是需要的动态表现。需要 (need) 欲望( want)与驱力( drive ) 动机 行为。动机的产生取决于两个条件: 内部条件:需要(缺乏之感与求足之愿以及身体的紧张感);外部条件:刺激(以目标存在时称为诱因)(行动方向) 。动机与行为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心理学中认为, 人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包括无意识的行为和错误的行为) ,都是人的需要的表现,因此可以从人的行为研究人的本质,但也存在不少的困难。2、内容型激励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是什么?答:研究需要 激励的基
15、础的理论,它着重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 其中,最有名的是马斯洛(A Maslow) 的 需要层次理论 (1943)、 奥德弗 (Alderfer)的 ERG 理论(1972) 、麦克利兰 (PCMeclelland) 的成就需要理论(1964)和赫茨伯格(P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1959)等。3、过程型激励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是什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答:着重研究动机的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即激励过程的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1964) 、豪斯的 激励力量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习题 2022 组织 行为学 课程 考试 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