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 悯农(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同学懂得古诗意思。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4、指导同学结合生活实际懂得词句,培育同学的分析才能。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指导同学结合生活实际懂得词句,懂得古诗意思。培育同学的分析才能。教学过程:一、启示谈话。1、同学们,谁仍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其次首,板书课题:悯农(二)二、同学自学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熟
2、悉的字,懂得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2、同学进行自学,老师深化到同学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三、相互沟通学习情形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粒、颗、闲、夫、饿、死”指名让同学读生字,对读得不精确的的方准时提示订正。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结合同学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老师板书。死: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撇。饿:熟字“我”加上“饣”就是饿。颗: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换上页字旁,就是“一颗星”的“颗”。闲:里外结构(或半包围结构),先写“门”,再写“木”。留意最终一笔是“点”。3、动手书空,老师进行板演,易错的的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
3、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5、懂得字意(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懂得,让同学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排列出来)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颗:小而圆的东西。闲:无事可做。闲暇。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夫。犹:仍。饿:肚子里没有食物。死:没有了生命。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的四周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6、懂得每句诗的意思(让同学自己练习说说意思,老师准时进行帮忙指导)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4、。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的。农夫犹饿死:仍旧仍有不少农夫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7、让同学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看法,或者向老师请教。)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8、请同学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判。(勉励同学开展相互间的评判,准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四、指导朗读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与班级展现。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与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正确选手。4、全
5、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五、练习巩固1、练习根据田字格书写汉字。粒:左窄右宽 , “立”字略短。颗:左右宽窄高低长短一样,“果”字的最终一笔是点。 “闲、夫、饿、死”让同学说说书写时应留意的问题。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天()拉()一颗()夫(3、背诵古诗)粒()一棵()( 1)自己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六、总结本课学习情形七、布置作业11、在生字本上誊写难字。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附:板书设计:1 悯农(二)李绅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3 页,共 19 页 - - - - - - -
6、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难字:颗闲饿死其次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同学进一步懂得古诗的意思,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宝的制造者。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不合理的。2、指导同学观赏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培育同学的想象力和表达才能。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宝的制造者。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不合理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2、同桌之间相互听写词语,写完后,同桌之间对比课本进行相互评议。3、背诵古诗:全体同学一起背诵,指名背诵。二、进一步懂得古诗
7、的意思1、让同学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提问:读懂了诗的意思,你有什么感受?( 1)同学默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2)自己组织语言练习说一说。( 3)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同学可以结合诗句的内容说明:农夫在万物生长的春季撒下了种子,他们要为庄稼浇水施肥除杂草,每天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 到了金色的秋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 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粮食的丰收,但是他们不能享用自己制造的社会财宝,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乃至饿死不能生存下去。)(结合插图的内容说明:这农夫一家人各个骨瘦如柴,穿着破旧的衣衫, 那位妇人的怀里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农夫站在一边面露难色,无可奈何
8、。)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4 页,共 19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3、老师小结:作者奇妙的运用了二十个字,就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制造了那么多的社会财宝,他们是值得歌颂的颂扬的。 但是他们没有权力享用自己制造的社会财宝,不合理的社会使他们贫困无助、冻死饿死不能生存下去。这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遭人痛恨的。三、朗读古诗1、配乐听老师范读并评议诵读情形。2、伴着音乐自己练习朗读。3、在小组内参与朗
9、读,相互学习。4、师生共同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四、练习巩固完成书中的第4 题。五、总结六、布置作业1、检查第4 题,进行自评。2、把悯农二首背给家人听。2 蚕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文,进一步激发同学对劳动人民的怜悯及对封建社会的痛恨。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存词语。3、懂得重点词句,懂得全诗意思。4、有感情的朗读诗文,背诵古诗。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指导同学结合生活实际懂得词句,懂得古诗意思。培育同学的分析才能。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教学过程:一、启示谈话。1、回忆悯农二首,请同学分别背诵。2、悯农二首写的是从事
10、生产劳动的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收成了粮食,可是自己却得不到, 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蚕妇一诗是以从事纺织的劳动人民的口吻介绍了她们看到的场景,板书课题:蚕妇二、学习新课(一)投影列出学习步骤,同学自学。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熟悉的字,懂得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二)同学进行自学,老师深化到同学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三)相互沟通学习情形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蚕妇昨归泪遍满者养2、指名让同学读生字,对读得不精确的的方准时提示并订正3、结合同学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老师板书。蚕:上面是“天”字,第一笔是横。昨:部首是“日
11、”字旁。留意与“作”区分。满:这是左右结构的字。 大三点水,小草字头养:第六笔是撇,不是竖。妇:与“归”右半部分相同,最终一笔要封口。动手书空。(老师进行板演,易错的的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5、懂得字意(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懂得,让同学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排列出来)蚕妇 : 养蚕的妇女。归: 回来。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满:全,整个。遍:全。者:的人。(可以让同学联系“学者”、“使者”体会懂得。再说说“遍身罗绮者”是指什么样的人了?)罗: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有文彩的丝织品。6、懂得每句诗的意思:(让同学自己练习说说意思,老师准时进行帮忙
12、指导)昨日入城市:一个从事养蚕纺织劳动的妇人到集市上去了一趟,归来泪满巾:回来后,泪水浸满了衣襟。遍身罗绮者:那些穿着绫罗绸缎的人, 不是养蚕人:不是养蚕织布的劳动者。让同学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看法,或者向老师请教。)7、让同学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判。(勉励同学开展相互间的评判,准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四)指导朗读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昨日 / 入城市,归来 / 泪满巾。遍身 / 罗绮者,不是 / 养蚕人。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朗读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与班级展现。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与竞赛,而后评议
13、出正确选手。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三、练习巩固1、练习根据田字格书写汉字。泪:左窄右宽,左右高低基本一样。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满:左窄右宽,左右高低一样。者:第三笔撇要长一些,盖住下面的“日”。归:左窄右宽, 左边高而长,第一笔是小竖。“蚕、妇、昨、遍、养”让同学自己说说书写时应留意的问题。2、誊写下面词语。蚕妇养蚕昨日归来遍身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形五、布置作业1、在生字本上誊写难字。2、背诵古诗,同学间相互评分,记录在书上。附:板书设计:2 蚕妇(
14、张俞)难字:昨蚕妇满养归茫着3 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存词语。3、懂得重点词句,懂得全诗意思。4、有感情的朗读诗文,背诵古诗。5、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教学重点: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习资料 名师精选 - - - - - - - - - -第 8 页,共 19 页 - - - - - - - - -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资料word 精心总结归纳 - - - - - - - - - - -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指导同学结合生
15、活实际懂得词句,懂得古诗意思。培育同学的分析才能。教学过程:一、小擂台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唐朝大诗人李白。(相同的内容不重复)二、揭示课题:老师板书课题夜宿山寺三、学习新课1、老师用投影出示插图,请同学观看,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的内容。在一座很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云雾萦绕在山腰,星星在寺庙四周眨着眼睛。2、老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同学进行评判。3、同学自己读古诗,对比生字表自同学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4、相互沟通学习情形( 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宿寺危摘辰敢恐惊( 2)指名让同学读生字,对读得不精确的的方准时提示订正。( 3)结合同学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老师板书。危:上面是,第三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 小学语文 二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