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传记选读-粤教版项羽本纪苏武传马钧传文言知识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传记选读-粤教版项羽本纪苏武传马钧传文言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传记选读-粤教版项羽本纪苏武传马钧传文言知识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3 项羽本纪一、实词:请说明句中的重点实词。1. 数(1) 汉王数之, 项王怒, 欲一战。(批评)(2) 天下匈匈数岁者(几)(3) 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多次)(4)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行胜食也。( 细 密的)2. 亡(1)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逃亡)(2) 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3)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丢失)(4)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逃亡的军队)(5) 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灭亡)(6) 复聚其骑,亡其两骑。 (丢失)3. 制(1) 吾闻先发制人,后就为人所制。 (掌握)(2)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降服)(3)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4) 履至尊而
2、制六合(掌握)( 5)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制度)(6)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7)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体制)4. 举(1) 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攻取)(2) 戍卒叫,函谷举(攻取)( 3)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发动)(4) 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 (发动)(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抬)(6)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端起)(7) 举身赴清池。 (投)(8) 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尽)(9) 举世皆浊我独清。 (全)5. 壁( 1)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仍入壁。(壁垒)(2) 项王军壁垓下。 (修筑营垒)(3) 半壁见海日,空中
3、闻天鸡。 (陡峭的山崖)6. 发( 1)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派遣)( 2)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射箭)( 3)成语:引而不发(射箭)( 4)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焕发)( 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头发)( 6)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草木)( 7)先发制人 (开头行动)( 8)发号施令 (发布)二、虚词:请说明句中的重点虚词。1. 莫( 1)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没有人)(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能)( 3)莫辞更坐弹一曲。 (不要)2. 独( 1)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唯独)( 2)纵彼不言, 籍独不愧于心乎! (莫非)( 3)独在异乡为异客(独自)三、词类活用:请
4、说明句中活用情形和意义。1. 项王怒之。 怒: 意动2. 毋妄言,族矣。 族,名动,灭族3. 梁以此奇籍。 奇,意动,认为奇4. 使公及桓楚将。将,名动,带领5. 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苦,使动,使受苦6. 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坑 之。坑,名动,活埋7. 东之睢阳,闻之皆争下 项王。下,名动,归顺8项王军壁垓下。 壁,名动,修筑营垒9. 项王泣数行下。 泣,动名,眼泪10. 田父绐曰: “左。”左,名动,往左边走11.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东,名动,往东走12.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 七十余战。身,名动,亲身参加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3.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5、。 东,名状,向东14. 亦足以王也王,名动,称王15.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 我王,使动,使称王四、古今异义词:请说明句中的古今异义词。1. 籍长八尺余, 力能扛鼎, 才气过人。( 才能士气)2. 会稽守通谓梁曰: “江西皆反。”(长江西岸)3. 江东虽小,的方千里。(土的方圆)4. 令四周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山的东面)五、通假字:请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本字和意义。1. 老弱 罢转漕罢疲,疲困2. 天下匈匈 数岁者匈匈汹汹,动荡担心的样子3. 骑皆 伏曰:“如大王言。 ” 伏服,佩服六、特别句式:请指出以下句子的句式类型。1. 项籍者,下相人也。 ( 判定句)2. 楚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
6、王翦所戮者也。(判定句)3. 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判定句 )4. 后就为人所制。 ( 被动句)5. 谕以所为起大事。 (介宾后置句)6. 慎勿与战。( 省略句)7. 淮阴侯与战 (省略句)8(此马) 不忍杀之, 以赐公。(省略句)9. 项王就夜起,饮帐中。 (省略句,介宾后置句)10. 大司马咎者,故蕲狱掾。 (判定句)11. 长史欣亦故栎阳狱吏。 (判定句)12. 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 判定句) 七:翻译: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莫非不在内心里感到愧疚吗?2.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见之?即使江东父兄怜悯我而使我称王,
7、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3. 江东虽小,的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江东虽小,但是土的方圆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这也足够称王了。 4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即使是吴的中部的子弟,都已经恐惧项籍了。5.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几年来天下动荡担心, 只是由于我们两个人的缘故。6. 谨守成皋,就汉欲挑战,慎勿与战。谨慎的防守成皋,假如汉军挑战,千万不要和他们交战。7、即制人,后就为人所制。我听说先动手就可以掌握别人,后动手就会被别人所掌握。14苏武传1 指出并说明以下句中的通假字: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 “叛”,背叛。)与旃毛并咽之(旃:通 “毡 ”,毛织品。)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
8、:通 “弆【 j 】”, 保藏 。)空自苦亡人之的(亡:通 “无”,没有。)信义安所见乎(见:通 “现”,显现。)法令亡常(亡:通 “无”,没有。)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 “无”,没有。)武父子亡功德(亡:通 “无”,没有。)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 “襟”,衣襟。决:通 “诀”, 诀别。)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 “已”,已经。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 请说明以下古今异义词:(1) 汉亦留之以 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的】。)(2) 皆为陛下所 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3) 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9、4) 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5) 独有 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6) 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7) 武等实在(古义: 的确存在。 今义: 诚恳、老实。)(8) 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慢慢。今义:略微。)(9) 既至匈奴,置币 遗单于(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10)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 正值、适逢。今义:聚会、集合。)(11) 此必 及我(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 “和 ”用)(12) 会论虞常(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谈论)(13) 以货物与常(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传记选读-粤教版项羽本纪苏武传马钧传文言知识总结 高中 传记 选读 粤教版 项羽 本纪 苏武传马钧传 文言 知识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