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经济法课件第一章经济法原理 .pdf
《2022年经济法课件第一章经济法原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经济法课件第一章经济法原理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 济 法 课 件经济法课程介绍序言:有位学者曾经指出:能够为人们所信仰的法律必须是能够给人们或至少大多数人带来利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给人们带来“ 实惠” 的法律是很难成为人们 “ 行动指南” 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本质上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能够满足实际的社会需要。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法律与社会的利益需求存在差距,以致执行起来尚不尽如人意。如 2001年2月15日南方周末第 16版,有一篇文章题名为南北两律师叫板春运涨价,认为铁路春运涨价没有按价格法第23条的规定举行听证会,属程序不当。从程序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无疑是有道理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假如铁路春运涨价按价格法规定举行了听
2、证会,听证结果是决定涨价,如何看待这一结果?有人会说价格听证会制度有待完善,以使之更好地反映民意;也有人会说只要按法律程序举行听证会决定铁路春运涨价就是合理的符合程序正义。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问题在于,即使按法律程序举行听证会决定铁路春运涨价,带给我们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除了多付车费、铁路多收入外,我们能否在一夜之间享受到铁路服务的好转,人满为患的列车能否一下变得秩序井然,列车车速能否大大提升等等。接下页显然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按程序涨价后依然存在,依然会给每位乘客带来烦恼和不便。假如铁路运营情况一切照旧的话,这些推测表明,至少在铁路涨价问题上,无论是否经过价格听证会程序,带给我们的最终结果是相同
3、的。当然我们并不能据此淡化甚至否定法律程序的重要意义,只是以此说明仅仅在形式上符合法律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 “ 实惠” 。在这个事例中,重要的不是程序,而是程序之外政府对此类价格问题应不应当干预,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干预。这一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国家、组织、社会利益各方面的协调。在未能协调好各方面利益的情况下,单纯采取听证会这样的程序约束,并不能使“ 纸面上的法 ” 变成“ 行动中的法 ” 。即使有关部门依程序来决定涨价,可以称其为“ 守法” ;但社会公众利益受损,并使社会公众不能由此而接受,社会公众不会因此而买“ 程序涨价 ” 的帐,相反会对价格法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在某种程度上 “ 不信仰 ” 价格法
4、。因为 “ 只有满足主体的利益和需要的,并能带来效益最大化的法律,才能够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经济法课程是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作为专业基础课在所有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开课。它的内容广泛而丰富,是法学体系中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是经济体系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是法制经济,经济法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宏观调控、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因此经济法既是法学的重要分支,又是经济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教学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法律规范,学会运用法律
5、手段解决经济纠纷,即知法、懂法是本课程的直接教学目的,掌法、用法是最终的教学目的。基于以上特点和目的,本课程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经济生活,因此,在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法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思想看待问题,提高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各种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知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2.掌握经济组织的有关法律制度3.掌握市场运行的有关法律制度4.具备运用所学经济法知识分析
6、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目录第一章经济法原理 (教材第一、二、三章 ) 第二章企业法律制度 (教材第四、五、六、八、九、十、十一章) 第三章公司法律制度 (教材第七章 ) 第四章竞争法律制度 (教材第 ? 十二、十三章 ) 第五章合同法 (教材第十八、十九章 ) 第六章 产品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教材第十五、十七章 )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40 合 计6 第六章 产品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教材第十五、十七章 ) 作业8 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教材第十八、十九章 ) 6 第四章 竞争法律制度 (教材第 ? 十二、十三章 ) 作业8 第三章 公司法律制度 (教材第七章 ) 8
7、第二章 企业法律制度 (教材第四、五、六、八、九、十、十一章) 4 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 (教材第一、二、三章 ) 备注讲课时数章及内容参考书目1. 潘静成 刘文华主编 中国经济法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2、杨紫烜主编 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3、史际春主编 经济法总论(教学参考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4、刘文华徐孟洲主编 企业法 公司法案例精选精析法律出版社1999年5 许明月主编 ?经济法学论点要揽 ?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6 史际春主编 ? 经济法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 徐杰主编 ?经济法论丛(第 13卷)?法律出版社 20002002 8
8、 杨紫烜主编 ?经济法研究(第 13卷)法律出版社 20002003年9、吴大英 吕锡伟 法规草案的设计与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8年10、江平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精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11、孔祥俊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法律出版社 1998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12、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第一章经济法原理一、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二、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三、 经济法律关系?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一、经济法概念的提出二、外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三、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9、一、经济法概念的提出经济法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在其 1755年所著自然法典一书中提出来的。该书第四篇是作者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法制蓝本,共 12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 “ 分配法或经济法 ” ,有12条,其内容是就未来社会里“ 自然产品或人工产品的分配” 作出了规定。到了 19世纪3040年代法国另一空想共产主义者德萨米 (Dezamy)在其所著的公有法典一书中也使用了“ 经济法 ” 这一概念。这本书第三章论述的是“ 分配法或经济法 ” 。可以看出,两位空想共产主义者谈论的 “ 经济法 ” 是在未来的理想社会公平分配财富的分配法。接下页1865年法国小资产
10、阶级激进分子蒲鲁东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一书中提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政治法和民法调整不了的经济关系,需要经济法来调整。他的观点更接近于现代经济法的主张。20世纪以来德国学者莱特在1906年创刊的世界经济年鉴中首先使用了 “ 经济法 ” 这一概念。 1919年德国颁布的煤炭经济法是第一部用经济法命名的法律。我国1979年以后,第九届全国人大提出了二、外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1)、主体行为具有特定性:必须发生在国家管理本国经济运行和生产经营活动中。(2)、主体之间有一定的隶属性(地位的不完全平等性 ):表现为组织上、意志上的隶属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 (3)、法律形态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经济法课件第一章经济法原理 2022 经济法 课件 第一章 原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