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10篇.docx
《2022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10篇.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10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安排 篇1一、指导思想: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对数学的爱好,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二、全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相识和加减法,相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相识,相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洁的分类,以及初步相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实力,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爱好和信念。三、教学内容分析:20以内的数的相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
2、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起先,是学习较大数的相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学问和技能。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支配了简洁的分类、相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相识、计算的理解与驾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四、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领域1、娴熟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驾驭数的依次和大小,驾驭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相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
3、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娴熟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4、相识符号=、,会运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洁的分类。解决问题领域1、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觉并提出简洁的数学问题,起先具有肯定的问题意识。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与看法领域1、学生在他人的激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新奇
4、心,能够主动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2、学生在他人的激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念。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4、学生经验视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索过程的合理性。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觉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刚好改正。五、教学对象分析:我任教的一(1)、一(3)两个班的数学,他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即将踏入正式的、正规的教化学习。我任教的这两个班,他们有着许多相像的地方。比如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溢新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
5、的爱好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肯定的差异。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留意时间较短,孩子普遍好动,行为习惯还有待规范。针对以上状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留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让他们喜爱上课,喜爱数学。在课堂上,老师应从课堂常规训练起先,因为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生疏的过程,怎样整理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沟通等等,都是须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驾驭的,所要形成习惯
6、的,特殊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索的习惯,都是须要我们起先进行引导和培育的。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610的加减法。2、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2、凑10法。七、主要教学策略:1、加强直观教学,结合详细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探讨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嬉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4、加强学问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伐。八、教学进度及课时支配:入学常规训练
7、 4课时(一)数一数 4课时(二)比一比 6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一二单元检查卷 2课时(三)15的相识和加减法 (20课时)1、15的相识 8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相识 8课时3、0的相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单元检查 2课时(四)相识物体和图形 6课时(五)分类 6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单元检查 2课时期中检查 2课时(六)610的相识和加减法 (38课时)1、6、7的相识和加减法 12课时2、8、9的相识和加减法 10课时3、10的相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8课时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8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实践活动 1课时单元检查 2课时(七)1120各数的相识 6
8、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单元检查 2课时(八)相识钟表 6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2课时)1、9加几 8课时2、8、7、6加几 8课时3、5、4、3、2加几 6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单元检查 2课时实践活动 1课时(十)总复习 8课时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安排(新课标人教版),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开心。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安排 篇2一、教材分析:1、教材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选取学生身边熟识的、新奇的和趣味性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安排地引导学生相识自己、相识家庭、相识学校、相识社会、相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内容
9、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能通过视察、思索、动手操作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觉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2、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依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小单元外),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亲密联系的信息窗(情境图),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少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爱好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肯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3、生认知特点动身,优化单元学问结构。本册教材彻底变更了过去教材普遍采纳的“小步伐”编排方式,依据学生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须要动身,优化单元学问
10、结构。如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传统教材中,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不退位)”的笔算放在一起,将相关的口算放在其他单元中,人为地将笔算与口算分开,不便于学生驾驭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在学问支配上,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编排在一起,使口算与笔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策略。同时,又依据解决问题的须要,编排了加减混合及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4、问题与数学基础学问、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的学问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学问的学习,然
11、后把学到新学问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学问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如第65页加混合运算,主题图呈现的信息是:小挚友拿50元钱购买纪念品,珊瑚每只17元,贝壳每只25元,海豚每只23元,海螺每只13元。教材没有干脆出示算式,而是在学生解决教材中提出的“用50元钱去买一只海螺每只和一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或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其他问题过程中,通过探究获得运算的方法,然后利用获得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实现解决问题实力与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的同步发展。5、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育。教材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综合情境图,供应给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的足够空
12、间,提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实力。如第一单元“南微小客人100以内数的相识”信息窗1,由图中的两位小挚友在南极实地考察的情境和天空飞着的贼鸥、冰面上的企鹅、雪地上的海豹等信息,学生可能提出“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贼鸥?”“有多少只海豹”等问题。本册教材沿用了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特点,在每个情境图的后面都设置了卡通问号和问题口袋,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爱护学生提问题的主动性。6、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特性发展。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都旨在主动提倡新型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你说我讲”体现一种开放、民主、探究、合作
13、、沟通的学与教的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如第53页的“你说我讲”,红点标示的问题是“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要解决这个问题,策略是多样的,学生通过操作、视察、分析,独立探究出各自的计算方法,然后展示、沟通各自的成果,以此体现算法多样化和特性化的学习。二、教学内容:新教材第一册共有9个单元:第一单元:逛公园100以内数的相识其次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第四单元 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相识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相识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统计第九单元:儿
14、童乐园总复习,另外还包括两个数学广场和两个实践活动奇异的回形针、小小信息员。三、教学目标:I、学问与技能(一)数与代数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相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依次,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详细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相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4、在现实情境中,相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洁的计算。(二)空间与图形1、通过详细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
15、,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三)统计与概率1、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洁数据整理的方法,相识简洁的统计表和统计图.2、能完成简洁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依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四)实践与综合应用1、加深对百以内数的相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学问的理解。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II、数学思索1、经验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00内数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视察、分析、抽象概括实力,建立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感。2、经验探究100以内容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索和探究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
16、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3、在相识图形、方向及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视察、想象操作实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4、经验简洁的统计过程,能对统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分析推断,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III、解决问题1、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能与同伴沟通。2、在详细的情境中,发觉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究、沟通、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能综合运用方向、图形等学问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4、在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过程中,解决具有肯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
17、题的体验。IV、情感与看法1、在他人的激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新奇心和爱好,能主动参加数学活动。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3、在他人的激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觉错误并刚好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中应留意的几个问题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从学问与技能、数学思索、解决问题、情感与看法四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学问与
18、技能等显性目标上。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老师要留意创设生动好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视察、试验、揣测、推理与沟通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活动中,理解学问,驾驭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阅历。3、留意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要留意变更由老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学问和阅历找寻策略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培育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视察世界”的意识。4、敬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老师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敬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
19、水平和特性差异,允许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使全体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教学时,就同一问题情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学问与方法解决问题,在自主练习时要为学生供应难易、数量不同的题目,允许学生依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完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胜利的学习体验,最大限度地满意每个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5、老师应创建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依据新的课程理念,老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虽然本教材已构建成以教科书为核心,以老师教学用书、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和
20、教辅读物为协助的立体化的课程教材体系,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供应了强有力的支撑,但老师还需因人、因地、因时创建性地开发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内外课程资源,以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6、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教学中,老师要主动探究和实施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多元化评价。注意过程性评价,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五、课时支配第一单元:逛公园-6课时其次单元:下雨了-2课时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4课时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2课时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5课时第六单元:大海边-17课时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4课时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2课时
21、第九单元:雪山乐园-5课时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安排 篇3一、班级状况分析:我班现有57名学生,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基本学问、基本技能方面基本达到学习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了肯定的爱好,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殊是一些动手操作、须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比较感爱好,期末统考成果位居全镇同年级前列。但也存在者一些问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实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敏捷运用学问的实力。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实力及仔细听课的习惯。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二、全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相识,相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2、一),相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本册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在学生驾驭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沟通,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当让学生很好地驾驭。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支配了应用所学计算学问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学问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育学生用数学解决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关于 一年级 下册 数学 教学计划 范文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