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pdf
《2022年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来源:智阅网考研政治冲刺复习,一定要好好梳理下各个科目的重要知识点,把框架搭建起来,在把握全局之下,针对重点、考点进行深度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刷题来查漏补缺和深化记忆。下面我们分享思修与法律基础中法律部分第一节的重要考点,大家记一下。一、 法律的概念及发展(一) 法律的含义 (C 级知识 ) 1. 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主要包括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所讲的法律通常是广义的法律。2. 狭义的
2、法律: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3. 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 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二) 法律的本质 (C 级知识 ) 1.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1) 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 而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2) 法律所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2. 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
3、本因素。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性质和内容的法律。(三) 法律的特征 (C 级知识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1.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但法律只调整一部分重要的社会关系, 并不会规范人们所有的行为,因而不会对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进行调整。2.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 风俗习惯等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主要有两点: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保证实施。3. 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法律规定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受害人有权寻求法律保护和救济,法律规定的义务
4、必须履行。(四) 法律的历史发展 (C 级知识 ) 除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外,法律发展史上也相应地先后产生过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1. 奴隶制法律。其主要特征有:(1) 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2) 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 ;(3) 刑罚方式极其残酷 ;(4) 确认自由民之间的等级划分。2. 封建制法律。其基本特征有:(1) 肯定农民阶级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2) 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3) 维护专制皇权 ;(4) 刑罚严酷、野蛮。3. 资本主义法律。 (1) 资本主义法律规定的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原则是形式上的, 归根到底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属
5、于剥削类型的法律。 (2) 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四个原则: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则。4. 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以消灭阶级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和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法律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 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要求的反映和表现,为实现普遍意义的平等、自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空间,实现了对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超越。社会主义法律是新型的法律制度,有着与以往剥削类型法律制度不同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本质。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一)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C 级知识 ) 1. 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1) 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2) 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 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方法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
7、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律和外国法律的成功经验。立法体制、 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能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确保立法的质量和水平。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1)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 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3) 体现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4) 体现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5) 体现动态、开放、与时倶进的发展要求。(二) 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2014.30)(C级知识 )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其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
8、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此外,社会主义法律和其他法律一样,还有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1. 指引作用 (首要作用 ) 。法律的指引作用是引导人们选择合法的行为、约束非法的行为, 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实现的。授权性规范指引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禁止性规范指引人们不得做什么;义务性规范指引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2011.12) 。2. 预测作用。法律通过对某种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使人们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
9、,从而自觉地实施合法的行为,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3. 评价作用。法律具有评价行为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的评价作用能够向社会昭示法律崇尚什么、 贬斥什么、鼓励什么、禁止什么,从而影响法律主体的行为。4. 教育作用。法律具有通过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教育作用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 (1) 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对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2) 通过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警示。(3) 通过表彰法治先进人物,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环境。5. 强制作用。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的。法律的强制作用主
10、要表现为公民等法律主体必须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及公民等法律主体实施违法行为后应当受到的惩罚。真题示例(2011) 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来实现的,其中,义务性规范是告诉人们A.不得或者不准做什么 B. 可以或者有权做什么C.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D. 能够或者不能做什么(2014) 柏拉图说:“法律有一部分是为有美德的人制定的,如果他们愿意和平善良地生活, 那么法律可以教会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要遵循的准则 ;法律也有一部分是为那些不接受教诲的人制定的,这些人顽固不化,没有任何办法能使他们摆脱罪恶。”这段话所凸显的法律的规范作用是A.
11、保障作用 B. 预测作用 C. 教育作用 D. 强制作用(三)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C 级知识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 (立法) 、法律执行 (执法)、法律适用 (司法)、法律遵守(守法) 等环节。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 ; 法律的遵守、执行、适用则是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把文本上的法律转化为现实中的法律。1. 法律制定。(1) 内涵: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022 考研 政治 考点 建设 社会主义 法治 体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