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训练 1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训练 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训练 11.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一、挑选题第 3 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 我国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在乙亥杂诗中有一句诗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的角度来懂得这句话,相关表达正确选项A “落红”指的是落花,落的后其中的有机物可以再次被植物吸取B “落红”入的后需要分解者的作用才能化为春泥,重新作为植物生长的养分C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句诗表达了自然界的能量流淌的单向性D “落红”中有机物中的能量可以被植物重新利用解读: “ 落红” 就是落花,落花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后,才可以作为植物的养分被植物吸取利用。落花中的有机物和
2、有机物中的能量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这种现象仍能表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 B2. 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淌方向。以下表达正确选项 A 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D 传到 A 和 F B D A B E 构成了一条食物链C图中包含了 7 条食物链D B 和 F 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解读: 由题图示可知,D 为生产者, A 、B 、E 为消费者, F 为分解者, C 为大气中的CO 2,所以碳元素由D 传到 A 和 F 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所以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D A B E。由于 F 为分解者,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环节,所以与 B 之间不存在
3、竞争或捕食关系。答案: B3. 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哪种形式流淌的A 二氧化碳 B有机物C碳酸盐 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解读: 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碳以CO2 的形式循环来回。在食物链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在各养分级传递。答案: B4. 以下关于碳循环的表达中正确选项全过程在生物群落中进行碳元素只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的碳元素通过呼吸作用回来无机环境其循环过程中相伴着能量的流淌A B C D 解读: 碳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元素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回到无机环境。物质是循环的,但能量流淌是单向的
4、。答案: B5. 右图表示 a、b、c 三的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就分解者的作用强弱是A abc B cbaC c ba Dac b解读: 由题图可知a 的区落叶量大,但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最少,说明a 的区的有机物分解速度快,以此类推b 的区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小于a 大于 c。由此可推知,分解落叶的才能abc。答案: A6. 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寒带的区有时对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治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A 毁灭森林病虫害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D提高森林的蓄水才能解读: 森
5、林中残枝落叶较多,微生物不能准时分解。如帮助以人工火攻,可使有机物加速转变成无机物,加速了物质循环。答案: C7. 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回来无机环境的途径包括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燃烧过程生产者的化能合成作用硝化作用A B C D解读: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都是将无机环境中的CO 2 固定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硝化作用指将NH 3 氧化成 NO 3 的过程,都可将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碳转化成CO 2 回来到无机环境中。答案: B8. 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淌B
6、 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的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来回C能量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 2 的形式进行的解读: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的联系: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 流淌。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的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来回。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包括三部分:生产者自身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 2 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答案: C9. 密码改编 下图 1 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下图2 是
7、人们绘制的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肯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以下表达中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A 该生态系统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B 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 值时,种内斗争最猛烈D 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的进行解读: 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增强了光合速率,提高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种群数量达到K 值时,种群数量最大,种内斗争最猛烈。在K/2 值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答案: C10. 右图中 a、b、c 、d 表
8、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表达中不正确选项 a 和 c 所包含的全部种群构成群落 c1 的同化量越大,流向 c2 的能量就越少 d 不肯定是原核生物 b 的含量增加将减缓温室效应A B C D解读: 题图示中 a 应为生产者, c1、c2 等为消费者, d 为分解者, b 为非生物成分,就a、c、d 等所包含的全部生物可构成群落。c1 同化量越大,流向c2 的能量就越多。d 未必为原核生物。答案: C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是11. 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A 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 图中 A 、B 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训练 11 高中生物 必修 课时 训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