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学设计(详细讲解).doc
《《画》教学设计(详细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教学设计(详细讲解).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画教学设计(详细讲解)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忄”2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3、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忄”2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课文插图。(画上
2、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教师引学:同学们,大家看到了什么?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5、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6、学生读诗。7、教师引学:四句诗中,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的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
3、同桌多读几遍。3、引导学生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4、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1)学生自由读。(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春、近、人、惊”5个易错的重点字。(3)抽读重点。平舌音、翘舌音、前后鼻音发音不准的学生。(4)全班齐读。5、导学: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让我们再来读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6、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7、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次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的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9、学生先在小组内两两赛读,最后选出一名优胜者
4、,然后每组派一名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1、教师导入: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2、学生自由背诵。3、教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4、教师引言:背得不错!你在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跟我们平时看到的现象正好相反。)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呢!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6、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8、教师总结引导: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设计 详细 讲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