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在岗情况自查报告(精选4篇)_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在岗情况自查报告(精选4篇)_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在岗情况自查报告(精选4篇)_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在岗情况自查报告(精选4篇)_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第1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状况 清洋街道上半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状况 今年以来,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清洋街道依据中心、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清洋实际状况,以发展壮大居委会集体经济和提高居民综合文明程度作为重点,以开展居民区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主动解决居民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广阔居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看到希望,得到实惠。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组织保障 清洋街道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建立了以工委书记为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新农村建设工作由分管政工的工
2、委副书记任分管领导,并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清洋街道在接到上级下达新农村工作任务后,召开特地的新农村工作会议,传达市、区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并严格落实中心、省、市、区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老百姓在新农村工作中真正得到实惠。 二、推动机制 2008年初我们制定了清洋街道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安排,工作安排中制定了阶段性工作进度要求,并配套相应的工作落实机制(见附一),同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目标责任体系,把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片区和相关部门(见附二)。 三、工作绩效 1、示范村创建 今年4月,依据上级布署,清洋街道办事处申报了10个居委会为城区型新农村创建示范村,其中五星级四个,分
3、别是三里店、宋家疃、下夼、西*;四星级三个,分别是栾家疃、城里、钟家庄;三星级三个,分别是城西、南关、朱甲山。在示范村创建的过程中,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创建规划,并完善了工作机制(见附三)。在半年考核中,我们主动落实辖区内星级示范村的创建工作进度(见附四)。 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清洋街道所辖30个居委会均按规定完成柴草堆、土石堆、粪土堆、垃圾堆清理以及污水整治和乱搭乱建治理任务。累计投入资金900余万元,重点对三不管地段、居民区四大堆进行了集中整治,共硬化道路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60盏,购买垃圾清运车1辆,新上垃圾箱130个,整治主干道93条,清理垃圾死角570处
4、,全街道30个居民区面貌发生了主动改变。 (2)街道26个居委会建立起了文明一条街,主要街道达到硬化、绿化要求,并安装了路灯,完善了垃圾处理和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30个居委会均有综合整治项目,且重点整治工程成效显着。 其中,大沙埠居委会投资15万元完成道路硬化3000平方米;并在居内广场新上4万余元的健身设备,浆砌垃圾箱5个,投资1万元;投资12万元改造浇地水井4个;并投资5万元用于居内绿化。兴华庄居委会投资25万元垒砌村*道600余米,并新修垃圾池10个;投资15万元用于居内自来水改造,改造后的饮用自来水水质完全达标。姜家庄居委会投资18万元完成居内道路硬化3800平方米;投资2万元在
5、居内铺设人行道板,同时投资3万元完成居内绿化600平方米,并投资2.7万元绿化花墙围栏200米。 3、农村经济 1、2008年上半年办事处农村经济总收入26715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2175万元,其次产业收入144089万元,第三产业120893万元,第 二、第三产业占总收入比率为99;2007年上半年农夫人均纯收入4018元,2008年上半年农夫人均纯收入4700,比去年增17;2006年上半年农业增加值812万元,2007年上半年农业增加值为852万元,增幅为5。 2、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一是做好三年大造林工作。根据全区三年大造林的动员会议要求,为切实加快街道绿化建设进度,4月8日办事处
6、召开了三年大造林调度会,邀请区林业局的专家,同农业办的工作人员一起,对城市规划区内的413亩宜林地进行了总体规划,做出了预算,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在在2008年底前完成造林任务供应资金保障。4月20日,办事处召开了召标会议,对413亩的造林任务进行了招标,最终有两家专业造林队中标,与办事处签订了造林合同。4月20日5月1日,投资15万元,动用挖掘机、铲车等工程机械完成了1500米的环山路建设任务。从5月1日5月30日,两支专业造林队投入人力、物力,完成了413亩的挖坑任务,到5月底全部完成挖坑任务,同时修建森林防火隔离带2000米。从6月1日到6月30日,完成413亩的黑松容器袋苗栽植任务,
7、栽植黑松14000多棵。安排从11月1日到11月30日完成413亩的紫叶李和连翘栽植任务。 二是做好自来水改造和病险水利工程的修复工作。投资65万元完成大沙埠居委会的自来水工作工程;投资28.6万元完成包家沟塘坝修复和上夼溢洪道浆砌工程。 三是培育品牌,打造优质果品。今年,办事处根据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在辖区内开展了一村一品创建活动,着力培育西黄埠居委会大樱桃优质果品生产,同时辐射带动姜家庄、东黄埠、包家沟、钟家庄等居委会共同发展优质大樱桃生产,进而带动全街道的大樱桃生产更上一个台阶。目前西黄埠居委会正在注册福春牌大樱桃商标,该商标注册胜利后,将给西黄埠的大樱桃生产带来无限商机,带动广阔居民进一
8、步发展大樱桃种植业,从而形成一个生产绿色无公害大樱桃果品的产业带。 四是发展畜牧标准化养殖场3个,上半年发展标准化饲养场3个,其中养鸡场2个,养猪场1个。一是*农科院养鸡场,饲养蛋鸡10000只,全部实行笼养,喂协作饲料,按标准化程序防疫消毒。二是大沙埠养鸡场,饲养蛋鸡10000只,全部实行封闭式笼养,喂协作饲料,按标准化程序防疫消毒。三是东关养猪场,共存栏400头,其中母猪92头,规模饲养,协作饲料,按程序防疫消毒。 五是做好全街道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全街道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新培育*农科院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一处,做好全街道的农机平安生产工作,上半年未发生重大、特大事故。
9、六是做好大樱桃的生产销售工作。目前,全街道共有大樱桃2320亩,其中盛果期1060亩,初果期820亩,主要分布在东留公、大沙埠、东黄埠、西黄埠、上夼、东关等居委会,年产量预料在800吨左右。街道激励和引导居民以市场为导向,对老品种果园进行改造,目前,已有500多亩老品种果园改造完毕,全部发展了优质新品种大樱桃。今年,在区政府、区农林局的大力扶持下,又在吕格庄、东留公、钟家庄等居委会发展优质大樱桃300多亩。聘请市、区的农业专家,对广阔果农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实行人工协助授粉、疏花疏果等技术措施,引导果农生产高档优质的果品,吸引更多的客户前来定购。东关居委会今年投资12万元,在内夹*侧和东关小学前
10、建成占地5亩的大樱桃批发市场两处,建设钢管式活动大棚5个,吸引了10多个批发商收购果品,从5月20日到6月底每天上午9:00到晚上7:00收购大樱桃,每天收购20000斤左右。今年全街道共销售大樱桃825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6988000元。 3、城镇建设 为提高居民居住水平,针对清洋的特点,突出城市化主题,加快推动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的层次和质量明显提高。目前,三里店居民区的寰宇嘉诚广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美航花园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已竣工;隆源小区一期工程已竣工;南关板块B区共8栋楼,其中5栋楼已经封顶。宋家疃居民区的松霞苑小区三期工程已于2008年4月28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建筑工
11、程量30%,预料7月底完成60%,工程到2008年底完成80%。同时接着把园区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在空间拓展和基础配套上狠下功夫,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承载实力,形成新的载体优势。目前,占地180亩的清洋工业园二期拓展工程,地面附着物已全部清障结束,正在加紧两条园区规划路整修和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及落户项目的厂地平整。 截至目前,街道培植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6,扶持福联食品加工厂一处,该企业总投资350万元,面积27亩,其中厂房面积5000平方米,年屠宰量56万头;引进水产品加工企业两处,一是鑫丰水产,投资500万元,面积5亩,从事水产品冷藏加工,已投产;二是亨通水产,投资1200万元,
12、面积11.25亩,从事水产品冷藏加工,已投产。引进食品加工企业一处,*阿来利食品有限公司,投资70万元,已投产;引进*果蔬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面积20亩,该项目正在办理手续;引进投资8000万元的韩资食品加工企业瑞和食品,目前正在办理手续。 清洋街道办事处 第2篇: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阿热勒托别镇201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阿热勒托别镇201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报告,详细内容如下: 2013年安排申报州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村 一、沙哈提阔里村 (一)基本状况 沙哈提阔里村位于镇政府以西1.5公里处, 由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及其他民族组成。国道218线贯穿全村,是一
13、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行政村,主要由哈、维、回、汉等多个民族组成,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703户4499人。全村拥有耕地15084亩,草场131566亩,林地4263.6亩,村队办公阵地1589平方米。 (二)201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实行的主要措施 主要困难: 1、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该村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农作物种植和副业养殖生产过程中,仍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加,专业协会带动力不强。 2、基层组织建设仍旧薄弱。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吩咐式的工作方法,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
14、领群众致富本事不高。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手足无措,发展农村经济的实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 主要措施: 1、着力抓好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夫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依托现有资源条件,合理布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性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夫收入。 2、加强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2013年该村依托新源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该项目建设安排总投资311万元,其中支配中心环境连片整治专项资金194万元,新源县财政配套100万元,
15、阿热勒托别镇财政配套17万元,资金来源有保障。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是拟治理的项目为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禽畜粪便的处理。二是依据示范区规模和卫生要求及本地的实际状况,配置肯定数量的垃圾收集设施,刚好收集该村生活区的垃圾废物。购置4辆垃圾清运车、1座垃圾中转站、102个车载垃圾箱和15辆电动三轮保洁车,对示范区的垃圾做到统一收集、统一处理。三是针对禽畜粪便处置状况,建设禽畜粪便堆粪场6座,每座500平方米,购置粪便清运铲车1辆。目前因该项目尚未到位,该村仅落实了项目场地和部分垃圾箱的制作。 3、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设。制定村规民约,大力提倡厚养薄葬、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事业、破除封建迷信等新风
16、尚,禁止打牌赌博等违法行为。利用农闲季节,组织育龄妇女开展安排生育政策宣扬活动,确保该村仔细落实安排生育政策,无安排外生育。 4、基层组织建设。落实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加村两委凝合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干部和党员教化。利用村务公开栏、墙报、标语等形式广泛宣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目标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安排、党的农村政策等,营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二、哈拉海依苏村 (一)基本状况 哈拉海依苏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以西8公里处,与218国道相邻。全村907户,4268人口。哈,汉,维,回族组成,是以哈萨克族为主的民族村。哈
17、拉海依苏村共有6个组,其中5个为农业组,一个为牧业组。全村可利用耕地面积13668亩,林地5792.55亩,草场面积134744万亩。 (二)201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实行的主要措施 主要困难: 1、哈拉海依苏村为新建村落,建设在戈壁滩上,绿化工程量大,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2、哈拉海依苏村以农业为主,在农牧民增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主要措施: 1、在环境整治方面:村庄道路沙石化,工程总量长6千米、宽6米,安排投资49万元,已开工;环境综合整治,4900m3清理垃圾、刷白树木、垫土方及绿化等,安排投资49万元,已开工。 2、在经济发展方面:为了不断提高农牧民人均收入, 该村依托
18、孕马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平均每匹孕马经济效益达到800元,牧民仅靠出售孕马尿一项户均纯收入就达1.5万元以上,养殖效益显著,辐射带动实力较强。以“美德在农家”活动为载体,激励和引导农牧民发展庭院经济。 3、在公益事业方面:村卫生室达到标准, 完善公共文体设施,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4、在社会保障方面:村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率达到90%以上,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 5、在安排生育方面:利用农闲季节,组织育龄妇女开展安排生育政策宣扬活动,确保该村仔细落实安排生育政策,无安排外生育。 6、在社会稳定方面:健全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完善机
19、制,有力防范;使村民普遍有平安感。无越级上访和重大群众性上访事务。 7、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有普法规划和学习制度,有法制宣扬栏,有村民自治章程,实行村务和财务公开。 8、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结合该村实际,逐步完善村党支部的组织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工作职责。主动做好民族团结和帮扶工作,为贫困户争取帮扶资金,改善其居住环境。主动组织党员干部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养,为更好的服务群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巩固提高村 一、玉西开普特尔村 (一)基本状况 玉西开普特尔村位于镇政府以西15公里处,国道218线贯穿全村,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行政村和以哈萨克族为主的牧民定居点,
20、下辖8个村民小组,共928户、5299人,主要由哈、汉、维、回等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全村总人口的80%以上。全村拥有耕地16379亩,草场147403亩,林地4401亩。 (二)201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实行的主要措施 主要困难: 1、农村劳动力素养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牧民的综合素养不容乐观,农夫思想还比较保守,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新农村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峻地制约了农夫的增收。 2、该村以牧业为主,存在着大量牲畜粪便,村队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着较大问题。 主要措施: 1、生产发展:主动
21、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现代化的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夫增收,利用广播、张贴宣扬标语、会议等形式,宣扬科学种田学问,主动培育科学示范户,抓好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村民的科技水平,使农夫增收。主动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促进农夫进城打工人数不断增加,增加农夫外出务工收入。 2、生活富裕:主动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通过劳动力转移增加外出务工收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使农夫 收入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上升,衣食住行条件不断完善。确保五保户的供给和低保户状况登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以上。 3、乡风文明:仔细实施现代化农业,不断深化创建“星级文明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农村 建设 工作队 在岗 情况 自查 报告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