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苏州锦溪古镇导游词_2.docx





《2022苏州锦溪古镇导游词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苏州锦溪古镇导游词_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苏州锦溪古镇导游词苏州锦溪古镇导游词1对于江南古镇,我是百去不厌的,或许那粉墙黛瓦的简洁与古朴,那小桥流水的诗意与悠闲,正合了我性情中的几分安静、几分怀旧、几分浪漫。在江南,古镇是一抓一大把的。从最早因为陈逸飞火起来的周庄,到鲁迅笔下的绍兴,再到近几年名声大噪的西塘、乌镇、同里、甪直、南浔、千灯、枫泾、木渎、朱家角其实,在江南水乡至今仍保留有许很多多的古朴秀美、乡土气息极为浓郁的水乡古镇,有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少女。这些小镇同样是小桥流水人家,却没有摩肩接踵的游人和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有的只是那些往来的小船和小桥下恍惚斑驳的人影,锦溪就是这样一个古镇。沈从文曾把锦溪喻为睡梦中的少女。锦溪
2、镇志上记: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水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故名锦溪。于是遥想:锦溪肯定是手拿丝绣团扇,躲在深闺中的江南女子模样吧?那我肯定要去看看她了!未进镇里,我先被那一池湖光波影所吸引。长廊卧波,初秋的锦溪完全的睡在水之上。傍晚时分,微风、夕阳静静地点染锦溪的青瓦白墙,游客在静静地离开,而锦溪的人们还是悠然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来的游人只是路过他们家门前的过客,或许也是他们眼里的一道风景线。千年后的今日,湖中层层涟漪在秋阳映照下闪耀着万道刺眼金光,水冢边植有苍松翠柏,小岛上的水冢、小亭、石牌坊一派流光溢彩。当我们划船行驶到这座小小岛旁时,能做的除了观赏水冢畔的霞光云影外
3、,也不过是为这个故事徒添些感叹罢了。在廊棚里走走,在美人靠上歇歇,我静静地驻足,静静地回眸。我不想惊动了这位安静的少女,让她恒久在睡梦中吧恒久温婉美妙!有一个优美的地方叫锦溪,这条包孕在江南水乡五湖三荡间的河流,历来就有金波玉浪的美誉:夹岸桃李纷披,花叶尽洒河面;晨辉夕照之中,满溪跃金,灿若锦带。这就是锦溪名字的由来。古老的溪流驮起了一座古老的锦溪镇。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枕河而居,与水为邻,密切无间。街道依水而筑,房屋临水而建,桥梁越水而过;正是春风拂指柳依依,多数莺声燕语时。红杏碧桃花烂漫,长堤曲巷水流漓,此景欲描描未尽,一溪烟雨当迷离。古老的石桥是锦溪最美的点缀,我们的小舟时常从桥洞下穿过
4、。这些被长长地驳岸拥抱的古桥,这些经验了岁月风雨的古桥,串起锦溪像一幅长长的、淡彩的水墨画卷,在我们眼前延绽开来,美妙而令人敬重。下得船来,沿着河岸在石板路上闲逛,感受悠闲散淡的古镇风情。沿河而筑的房屋虽然上了年纪,因为有人居住,并没有显得特殊陈旧。清清的绿水穿镇而过,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亮晶晶的水倒映着绿树和古桥,倒映着临街的老屋和山墙。小巷深处,市声慢慢远了,秋风慢慢凉了,我徜徉在这份难得的安静中,独自享受着内心的怡然。苏州锦溪古镇导游词2陈妃水冢在锦溪镇南五保湖中。宋隆兴元年(1163年),金兵入侵,孝宗携眷南迁临安,途中陈妃病殁,立水冢而葬。1992年重修。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其
5、次批文物爱护单位。清代姑苏志云陈妃为宋光宗之妃,昆县志云陈妃为宋孝宗之妃,而乾隆陈墓镇志则认为:“合观两志,陈墓有道院,宋南渡时驻跸焉,御书亲题三字曰通神庵。则孝宗实临幸斯地,为孝宗之妃无疑。”陈妃水葬后,宋孝宗下旨在五保湖畔构建了莲池禅院,并命僧守之。锦溪因此更名为“陈墓”,有明代文徴明诗为证:谁见金凫水底坟,空怀香玉闭佳人。君王情爱随流水,赢得寒溪尚姓陈。“陈墓”之名沿用了将近800年。古董馆古董馆系苏州薛仁生先生古玩保藏品陈设馆。薛仁生,号苦胆老人,绿缘堂堂主。原籍无锡,世居苏州。青年时代薛先生即投身于保藏事业,半个世纪来,积聚各类古玩藏器3000余件。仅自春秋战国至今2500年间的历代
6、水盂精品就达800件。鸳鸯滩天成奇峡自然环境特殊好,是鸳鸯越冬的地方,每年秋季后,溪流中能看到成群的鸳鸯,而平常只能看到一两对。水上一线天是锦溪漂流最精华的地段,两岸赤壁高耸,岩生白像,佳境天成。概括起来为:谷幽、水秀、滩险、峡奇四大特点,可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堪称华东第一奇峡。“到处听说都第一,难得此地不过及,人行峭壁夹缝里,脑想奇异心在提”。海归石传是一只已经修炼成仙的千年海龟从龙宫里爬上来打算到“圆石寨”朝拜“福、禄、寿”三仙,经过这儿,发觉这儿景色很美,便再也不想走了,三仙为了成全它,便将它点化在这,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道千年奇观。观音潭原本帮观音娘娘看管甘露瓶的有一只可爱的小白
7、鼠,有一次来锦溪水畔玩耍时,被一条毒蛇咬到了,是我们本地的一位农夫救了它,为此它始终感恩在心。有一年,这儿大旱,整年无雨,眼看粮食颗粒无收,小白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挽救这儿的老百姓,它冒着生命的危急,偷偷地把观音娘娘的甘露水倒在了锦溪两岸。据说这就是当年甘露水倒下来的地方。赏桥观石锦溪以“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著称,位于苏沪交界处,东南与上海市青浦区接壤。在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古桥36座,密度远远超过了水城苏州的桥梁密度。这些建立于明清时期的桥梁,历经岁月风霜,依旧保存完整。桥上的碑记、柱联、花纹等镌刻精致细致。一座又一座苍颜斑驳、风格各异的古桥梁,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成为古桥镇
8、不行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在36座桥中,锦溪最出名的有8座。它们是天水桥、太平桥、十眼桥、锦溪中和双桥、众安桥、溥济桥、普庆桥、里和桥。天水桥俗称北观音桥。明代永乐5年由郭子敬捐资修建。历经600多年的风霜雪雨,仍保持着原有的风貌。抬眼望去,安静幽雅,古意盎然。天水桥连同其他古桥一同构筑着锦溪镇的古朴与高雅。在锦溪的砖瓦博物馆中,除了各种各样的古砖,古瓦的陈设品也很有特色。在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瓦当,是中国建材的一大组成部分。它安放在瓦楞下面,兼有护檐和装饰的功能,是一种特别的瓦片。安放时弧型朝上的,称为滴水;安放时弧形朝下的,称为檐头。这块灰色的长方形(形似城砖)砖用136道工序、在窑中烧了1
9、20天、然后又在桐油中浸泡了100天,取出后还要进行风干。轻轻叩之,声音嘹亮。摩挲上去,坚实而滑润。江南的锦溪与周庄同属昆山市,它的水巷街市、它的躬身石桥、它的水边人家都是周庄所具有的,所以人称“其次个周庄”。苏州锦溪古镇导游词3锦溪被称为“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首创国内唯一的“中国古砖瓦博物馆”,先后推出华东第一古董博物馆、中国陶都紫砂博物馆、中华历代钱币珍藏馆、东俊根雕艺术馆、华夏奇石馆、华夏天文馆等民间博物馆,“金石人家”篆刻艺术馆、“柿园”书法碑帖艺术陈设馆、张省美术馆和锦溪杰出人物馆。昆山锦溪以千年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古镇、古桥、古河为依托细心打造“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已经拥有中国古
10、砖瓦博物馆、中国历代钱币珍藏馆、华夏天文馆、华夏奇石馆、华东第一古董馆等13家博物馆。其中,中国古砖瓦博物馆为锦溪首创,中国一绝,馆内藏品涉及瓦当、滴水、屋脊构件等14大件,2300多件展品揽括了从秦砖汉瓦民国时期的各种建筑砖瓦和构件,无奇不有,堪称一部卷帙浩繁的建筑史长卷。入得馆内,各种各样的砖瓦便映入眼帘,有巴掌大的窗花砖、有千年不毁的墓砖,还有经烧百天、用桐油浸透的金砖等等,每一件都闪耀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艺术结晶。其中,非常罕见的“琴砖”使游客产生了很浓的爱好,据介绍,“琴砖”在西汉时原本是用来建筑墓室的,到了明清时期,才用它来搁置古琴,由于砖是空心的,轻轻扣之,磐然有声,可以使
11、琴声产生共鸣,使琴声更加悠扬好听,故称之为“琴砖”。除了古砖,古瓦的陈设品也很有特色,在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瓦当,使中国建材得以扩大组成部分。此外,华东第一古董馆、中国历代钱币珍藏馆、中国宜兴紫砂博物馆等,个个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些展馆,不但为锦溪增加了一道亮丽的独特景观,也无形中为古镇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苏州锦溪古镇导游词4天水桥俗称北观音桥,南北走向跨于油车港上,桥始建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由郭子敬出资建立,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建。现存的天水桥是单孔拱桥,除桥拱为青石质地外,其余由花岗石构成。桥长17.2米、宽2.7米、净跨6米、矢高3.1米。此处河道曲折,两岸绿荫如
12、盖,长桥如虹,拱桥如弯弯满月,怡静淡雅,如诗如画。桥的东西两侧分别刻有两联:“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原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通神道院通神道院原名“天庆观”,位于昆山市锦溪镇南大街西首,南宋始建,元、明、清历代曾扩建,今存东岳殿及山门,建筑面积200平方米。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一批文物爱护单位。通神道院原属长洲县地界,与昆山县福城圩的莲池禅院一溪相隔,南北遥峙。南宋时建有三清殿、通神庵。元时增建正山门,至明清时已有中岳殿、雷神殿、关帝殿、玉皇殿、文昌阁、斗姥阁等建筑,造型与规模均与苏州“玄妙观”相同。普庆桥普庆桥又名俞家桥,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年间重修。桥为花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苏州 古镇 导游 _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