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本部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它填涂在答题卡上。)1周王族作为原商朝西方的一个“小国”战胜强大的商王国,成为中原新的统治者,不能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周武王克商后“自夜不寐”、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状态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的表现。在“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
2、殷”的思想指导下,周初统治者A将新征服的土地分封给同姓亲族 B建立了内外服制度C加强中央集权 D采取了分封政体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 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3国语晋语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3、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下列与此相关的是A井田制 B宗法关系C分封制D郡县制4礼记乐记中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这最能说明礼乐制度A强化等级观念、和谐等级关系 B以礼乐来区分尊卑,亲疏,贵贱C成为维系西周统治的重要制度 D礼中有乐,烘托崇高和谐的氛围5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人殉现象仍相当普遍,战国时期尚有余风,其中以秦国人殉之风最为兴盛,东周列国与秦国人殉较为接近的是保存了东夷人习俗的齐国,但人殉规模还是比秦
4、国稍逊一筹,而与齐国一山之隔的鲁国,人殉现象就很少。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人殉制得以维持的关键 B生存环境和社会阶段影响社会习俗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 D周礼文化与儒家思想决定社会习俗6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用复合陶范铸造鬼斧神工的青铜礼容器和礼乐器,成为中国青铜文明的标志性工艺,考古发掘出夏商时期大量的青铜爵、鼎和箭头,意味着这种技术成果主要体现了统治者A提高凝聚力和掌握绝对的打击能力 B征服自然和扩大统治区域C提高贵族宫廷生活品质和争霸战争的需要 D利用神权的力量巩固中央集权统治7观察下列表格,据此可知汉帝 太尉 在任时间 任前职位 去职原因 备注 高祖 卢绾 公
5、元前205前202年 列侯 迁燕王 高祖世交 周勃 公元前196前196年 列侯 罢省 惠帝 周勃 公元前184前179年 列侯 迁丞相 高祖遗命 文帝 灌婴 公元前179前177年 将军 迁丞相 景帝 周亚夫 公元前154前150年 中尉 迁丞相 A国家政局稳定已不需要设置太尉 B汉初为加强皇权太尉设置无常C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 D当时各地封国削弱了中央集权8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像日本这样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作。”该
6、学者重在强调A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日本缺乏科举制的经济基础C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9唐制,凡属皇帝命令,必须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后方可颁行生效。后来唐朝有的皇帝违反这一制度时,只得将其发诏敕的封袋改为斜封,所书“敕”字,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政事堂研究,虽没有“中书门下之印”,亦请下面马虎承认之。这一规定A三省议政对皇帝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B唐朝丞相独揽行政大权C标志唐朝建立二府三司制度 D使皇帝再也不能为所欲为10鉴于唐末五代的乱象,北宋统治者“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由此完成
7、了制度设计。北宋制度设计 A分化兵权铲除了割据基础 B分化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C政策与措施的针对性较强 D利于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11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行省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这种行省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在这段材料中,钱穆先生认为A行省制合理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B行省的职能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C元代立国后放松了对国家的军事建设 D行省设立的初衷加强对地方军事控制12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
8、,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13雍正帝用暴力手段打击腐败,维护政治生态的同时,也袒护功臣后代、八旗子弟,特免勤职官员。乾隆帝则鉴于官场人心不稳,干脆对官员采取宽容政策。嘉庆帝更是把和珅贪墨所得收入自己囊中而不是缴纳国库。这说明清朝惩治贪腐的目的主要是A维护君主利益 B清除政敌势力C保持官场稳定 D提高行政效率14在中国,“县”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9、“市”作为行政区划,发轫于广州,不到100年。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暂行条例公布实施,广州市政厅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市”作为行政区划。上述材料表明A县代表着农业社会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 B广州的政治经济地位优势明显C中国地方行政区划出现了新的变化 D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15据韩非子外储说右记载,战国初吴起的妻子“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出之”。为什么纺织品的幅要合于度呢?因为“幅广狭不中量,不鬻于市”(礼记王制)这说明战国时期的纺织品A使用花楼机织成的 B有严格的尺寸标准C主要用于贵族使用 D被官营手工业主导16公元前3
10、22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车节”,“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这说明了A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 B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C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 D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17在唐贞观、永徽时期,永业田只有五品以上勋官和“家贫卖供葬”及“狭乡乐迁就宽者”的一般百姓方可货卖;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田令又增补了“流移者(包括未经政府批准的流亡人户)”也可货卖。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A流民问题日趋严重B阶级矛盾尖锐 C土地买卖限制放宽D政府管理失控18匣钵的使用是窑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可将火焰
11、与制品隔离,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陶瓷研究人员劳法盛等人早已指出: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A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 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19陕西西安出土了22枚银饼,其中两件錾文“洊安县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洊安县”位于今广州。旧唐书记载:成年男子每年需为国家服徭役20天,若不服役则可按每日三尺布帛折收,此即为“庸”。官府将所收之布帛,折变成金银等运往京师。据此推断 A白银已成为国家通行的主要货币 B缴
12、纳布帛替代劳役曾经普遍实行C广州地区成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 D沉重的赋税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20宋代陈旉的农书中提出:“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埆,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而治的关键在于用粪,当时人们把依据土壤的不同性质而用粪来加以治理称为“粪药”,意思就是用粪如同用药。由此可以看出A我国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B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C统治者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 D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放和利用21明末清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
13、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A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B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C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 D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22封建统治者向来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而民间又对商人冠以“奸商”的歧视。因而,在那样的年代,商人利用他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同时,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更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更好地保护自己。对材料内容理解准确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帮的发展 B古代商业发展毫无法律保护C商帮的形成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D商帮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23清朝徽商开办的“胡开文墨庄
14、”采用前店后坊的经营方式,店面朝街,内部布局为三合院混合楼房、平房,为制墨作坊。到第四代传人胡贞观时,胡开文老店已经拥有管事、副管事、雕工、模工、墨工等各类雇工百余人,年产墨数万斤。这说明当时A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B徽商经营方式深受西方影响C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增多 D徽州坊市制度残余依然存在24孟子离娄上中指出: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A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 B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C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D强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 外国语学校 2018 届高三 历史 10 月月 考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