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docx
《2022“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多年,始终有着一个困惑:我们的教材把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分割得那么细小,分开教学每个部分时,效果好像不错,而综合后取得的整体效果却不志向,有时反而会相互干扰,如学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值大小的改变”,先学小数点向右移,学生学得很好,再学向左移,也学得不错;但是在综合练习中学生往往辨不清小数点往右(或左)数值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我们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缘由何在呢?读了从还原论到系统论一文,从中得出的结论指出:“整体功能=部分功能+结构功能,只要结构功能大于零,则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叠加之和”。现在我正
2、尝试着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来改革教学。现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商中间、末尾有零除法”为例,简述如下:这段教材,照原来的教法是:先教学商中间有零的,再教学商末尾有零的,然后教学商中间、末尾都有零的。表面看来这样支配有肯定的层次性,但教学时间要花6课,单项练习时正确率虽然还可以,而学到后来,不少学生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现在,我改用“整体原理”指导教学设计:从除法试商的整体动身,它的基本原理是“反馈调整”,就是:初商太大就把商调小一点,反之,初商太小就调大一点。就这段教材来说,假如商1还太大(不够商1),那就要把商调小一点,比1小的商是0,也可以说“用0占位”。这样,学问点统一,过渡自然,2个课时
3、就够了。教学效果高于以前的教法。我的详细做法,简要地说就是:一、复习(1)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的运算法则(2)推断下列各题商是几位数。二、新课1、尝试练习学生独立试算,然后验算,反馈并探讨,得出:(1)依据试商的方法:商太大了就改小一点,如商1还太大,就改商比1小的0(学生语),即“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课本中语,老师语)。(2)“21003”的演算过程:2、自学课本上的例题下的做一做,在小组内集体订正。三、练习计算“做一做”的4道题。(下略)通过教学实践,再回过头看,结论是:正确相识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并用以指导教学设计,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具有显著效果。评析: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思
4、索,不断探究,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从“教书匠”到“老师”!“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2本节课是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其次课时,但学问点与前面一节课的干脆联系不大,反而是与前面所学的“首位不够除”相关、相通的较多。可节课虽然归在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中,但我认为从学问层面来讲更属于“不够除商0”。教学例10时,可以先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依据问题列出算式。在探究4324的计算方法时,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进行估算。学生可能估计商的位数,也可能通过四百多除以4估得商商是一百多。不管是哪种方式的估算结果,都能为后面探究笔算方法探究供应支持。其次个层次,探究用
5、竖式计算4324的方法。我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设疑:十位上3够除以4吗?怎么办?”有学生想到商0,这时,我就提示他们现在像首位不够除那样处理。这节课较难的是3613这种末尾有0,又有余数的题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计算再追问“13不够怎么办”进而明确哪一位上“够商1,就商0”。随后的“试一试”要让学生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进行计算。组织沟通时,要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着重体会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时不够商1,要商0.同时还应当提示学生规范简写竖式。最终我认为还须要讲本节课和上节课商0的状况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商0。“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3学完了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的基本
6、运算,我就起先领着学生们学习这部分的应用题了。起初探讨教材,觉得并不困难,在这道知道总数,知道一包两个.一盒四包求共装几盒的例题中,曾简洁的认为只要引导他们去发觉能装多少包,或者一盒有几个这两个转换思想就可以了,我也是这样上课的,但经过课后对学生的调查,发觉他们理解的并不透彻,甚至有些学生模糊了.我才发觉,学生们还没有建立这种转换的思维,一下子接受不了这样的解题方法,他们以前做过的都是直来直去的题目。相识了这些,我改进了方法,让学生沟通提问,并用同类型的题目加深练习,现在,虽然不能保证全部的学生都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这样解,但是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解答。学生的思维和老师是不同的,特殊是小学生,所以
7、讲解题目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和角度去思索,要参考他们的已有阅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4(一)学生分析:从学生的学问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驾驭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阅历看,他们对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规律有肯定的感性相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化。(二)教材分析: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其次单元中的内容。教材先通过创设“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为素材教学例5,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接着运用此规律教学例6,也就是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8、确进行计算。我通过阅读教材、教参和新课标,认为根据教材上的方法去教学这一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会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至于“商中间为什么要写0”这一点学生根本不知道,只是盲目地根据老师所讲解并描述的分东西的例子仿照着进行计算,更不用说主动主动地参加探究数学的活动中了。所以,在教学时我打算实行以下策略:1、创设现实情境,重视有意义的计算片断1师:我们学校快开运动会了,为了选拔出参与跳绳竞赛的人员,我昨天测试了几个学生跳绳的状况(出示:两个学生跳绳的情境):蔡芳3分钟跳绳309下,屈代乔4分钟跳了520下。小挚友们,假如让你来选参与跳绳的人员,你会选谁?为什么?思索片刻后,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9、,可能有的说选蔡芳,有的说选屈代乔,并且各有各的理由。此时,我装做一种很无助的样子说:“究竟选谁比较合适呢?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呢?”生1:我可以依据他们跳绳的总个数来看。生2:不行,因为他们用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可以算出屈代乔3分钟跳了多少,然后再比较。生3:你的方法太麻烦了。我认为可以算出谁1分钟跳的多,我们就可以选谁,这样比较公允。师: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下面请你们自己列式计算。反思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更注意的是让学生体验计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并能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育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把计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运用计算解决
10、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增加应用意识。(二)巧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知道不学不行片段2在学生试算的过程中,当算到十位上的0除以3时,许多学生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问学生:“0除以3原委等于多少呢为什么?”生1:0除以3等于0,因为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算除法想乘法,只有0乘3等于0,所以0除以3。生2:等于0,因为把0个东西平均分给3个人,什么都分不到。师:你们真会动脑筋。说到这儿,老师想到了一个故事(师边出示,边讲解并描述课本28页“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听完这个故事,现在你能算出0除以4、0除以9、0除以376分别等于多少?为什么?从这些算式中你发觉了什么规律?生1:0除以任何数都
11、得0。生2:任何数除0都得0。生3:不对,应当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师:为什么呢?生1:我昨天在书上看到的。师:不错,你已经养成了预习的习惯。不过,书上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老师出示两个问题:2除以0等于多少?0除以0得多少?能说说你的理由吗?(老师引导学生弄清晰此规律)师: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后,现在你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请你们再次带着这个规律计算。算完后,请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方法验算一遍,用笔算的方法或用估算的方法都可以。反思为了使学生体会出学以致用的观点,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学问不学不行,不学我就解决不了问题。在教学时,我重组教学内容,将有关
12、0的除法支配到学生须要的地方。学生有了上述心理,自然也能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了。此外,在教学中,我适时渗透验算方法,使学生自觉养成做后检查的好习惯。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朴实无华、扎实高效。全部学问都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觉并亲身体验出来的,在这里老师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学习内容来自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视察、揣测、推理与沟通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阅历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生更有效。因为,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中间 末尾 除法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