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孙权劝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docx





《2022《孙权劝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孙权劝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孙权劝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孙权劝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驾驭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 (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3.情感看法价值观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教学重点 品尝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三、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说到三国
2、这段历史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确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一批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真可谓三国鼎立水火不溶,但曹操又曾说过这样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佩服,对于孙权,我们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日我们了解他的其他方面。 孙权劝学教案 篇2 内容分析: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人物形象孙权、吕蒙、鲁肃性格显明,各具风韵;人物对话富有情趣,虽然短小,但却令人寻味。 学情分析: 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并通过朗读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驾驭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2、识记重点字词及其翻译
3、; 实力目标 精确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并通过文章的朗读与分析了解 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化目标 教化学生应当学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文化养料;同时,在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应当仔细听取他人的看法, 并仔细的加以改正。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见,良药与苦口,忠言与逆耳总是相伴相随的。然而,我认为假如讲究说话的策略,良言却可以被包装上一层甜蜜的外壳,变得易于人们接受,那么将会产生“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的表达效果,这便是语言的艺术与魅力。今日,便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孙权劝学这一堂课,让我们共同步
4、入三国时代,来领会一下古人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采。 导入新课 听讲 二、简介作者生平、创作以及资治通鉴的基本状况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借鉴。治平三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他反对王安石实行变法。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召他入京主国政,数月间尽废新法。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集、嵇古集。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书目30卷。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
5、。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穿1362年史事。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 组织学生进行材料沟通并出示板书 将课后查阅的资料在班内进行沟通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告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范读课文并对学生进行“如何概括段意”的学法指导 概括段落大意 四、精确翻译课文,并识记重点词语 1、 师生互动进行驾驭文章的基础学问:学生设疑,老师答疑; 2、 老师出示板书,检验探讨结果,并完成“研讨与练习”其次题。 组织、参加学生探讨,并进行适时指导 分组探讨: 1、 设疑; 2、 翻译文章 五、揣摩品
6、尝课文 1、 仔细朗读课文,试回答如下问题: 1)孙权劝学的过程与结果分别如何?你查到了那些资料可以说明吕蒙学有所成? (过程:指出“学”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指出“学”的可能性:“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三国演义第76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等) 2、 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完成板书) 3、 试分析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篇课文在创作风格以及人物形象吕蒙何方仲永的不同? (孙权劝学:对话为主,言简意赅; 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 方仲永:年幼不学,毫无所成。 )
7、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思索问题 探讨,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 六、表演课文 1、 按原文内容表演课文,尽量运用原文的语言进行对话; 2、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运用现代汉语进行表演; 3、 将表演的背景设置为现代社会,可进行合理的想象,中心议题应当展示孙权劝学一文的现代意义。 提出表演的要求与规则,并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剧的表演 表演课文,评价表演 七、总结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充溢自己的头脑,武装自己的思想。虽然英雄已去,但他们的豪情与才智却奖被人们永世传诵。还记得西江月这首荡气回肠的古词吗?让我们一同来背诵一下,感受历史
8、,激励斗志。 总结全文,背诵西江月 听讲,背诵西江月 八、布置作业 学完孙权劝学一文,想必你肯定有所感受,试结合你对吕蒙的相识写一篇短文,题材、字数不限。 布置作业 记录作业 板书设计 15、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孙权 吕蒙 鲁肃 (善) (听) (证) 劝 课后记:本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分析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传神的风格。 孙权劝学教案 篇3 教学设想: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告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进步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依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培育
9、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培育学生在课堂内外探讨问题,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的理论,将本课设计为: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以学生表演故事情节,多角度评价表演,形象地感知人物语言和人物形象为主,老师主动参加,适时点拨为辅的教学形式。另外,可将吕蒙与方仲永作比较,进行延长迁移,贯彻“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 教学目的 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驾驭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3、在课堂上通过听读,小组探讨归纳出全文的情节,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线索。 4、与伤仲永的比较阅读培育了学生学问的迁
10、移实力。 重点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依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2、表演法。将本课设计为以学生表演故事情节,老师适时点拨教学形式,领悟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再现人物形象。 3、探讨法。培育学生在课堂内外探讨问题,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时支配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到三国这段历史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确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一批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真可谓三国
11、鼎立水火不溶,但曹操又曾说过这样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佩服,对于孙权,我们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日我们了解他的其他方面。板书孙权劝学 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课件显示,由学生看注释一起填入关键词语) 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支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三国到五代1362年的历史。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整体感知 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2、比照注释,自读理清课文情节。(显示问题,允许探讨)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学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12、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争论”来表现)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大惊结友) (板书) 孙权 劝学 吕蒙 辞学就学 鲁肃 大惊结友 概括情节: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侧面描写)。 3、课件显示重要字词,疏导理解。 (1)当途:当道,当权 辞:推辞 治经:探讨儒家经典 涉猎:阅读群书,不作深化探讨 见往事:了解历史。 (2)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孰若孤?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品尝语言 1、学生分别扮演孙权与吕蒙,模拟人物进行对话,探讨孙权说这些话,该以什么神态、语气说。 2、同学分别谈谈他们对三句话的理解,主要说说应当运用什
13、么语调,语速,读出什么情感来,以符合人物身份,能达到规劝目的,谈完试读。(课件显示三句话) 3、孙权劝学,语重心长,谆谆教导。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 (全班分成两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看谁的语气语调揣摩得更准。) 4、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思索: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分吗? 孙权的话是仔细相劝,显得慎重亲切,表明白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四、说话训练 1、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改变,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吕蒙:当涂掌事,乃始就学。年长乃学,学有所成 方仲永: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孙权劝学 2022 劝学 教案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