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外国诗二首(一)名师导航.doc
《(整理版)外国诗二首(一)名师导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外国诗二首(一)名师导航.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 外国诗二首(一)名师导航内容感知 迷娘曲的作者歌德是一位文化巨人。他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又是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恩格斯称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人”。他从事诗歌创作70多年,总数达两千五百篇以上。其中的珠玉之作不仅是德国诗歌中的瑰宝,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 这首诗作于1783年11月以前。迷娘是一个意大利的孤儿,被麦斯特从一个杂技团赎买出来,作为自己的女儿收养在身边。后来麦斯特又收容了一个弹竖琴的老人,即迷娘的生父。歌德在小说中通过迷娘和竖琴老人唱出了一些动人的歌曲。本诗是迷娘歌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曾被赖夏特、采尔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著名音乐家谱曲达75次以
2、上,其中舒伯特的作曲最为著名。 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湖畔诗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华兹华斯的作品。华兹华斯酷爱大自然,并从中汲取营养,他善用通俗的语言描写寻常的事物,在寻常的事物中见到不寻常的意义。 这首诗写于诗人从法国回来不久。诗人带着对自由的向往去了法国,参加一些革命活动。但法国革命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随之而来的是混乱。诗人的失望和遭受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后来在他的朋友和妹妹的帮助下,情绪才得以艰难地恢复。这首诗就写于诗人的心情平静之后不久,追述的是两年前途经乌尔华特湖畔时所见的景色。 诗人独自闲步,看到湖边一丛丛的水仙随风摆动,由此联想到天上闪烁的星光和湖中
3、荡漾的水波。诗人在孤独中接触到翩跹起舞的自然界景物,像得到心灵的伴侣,内心深感欢悦;诗人和自然界刹那间的精神交流是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完成的,最终变为鼓舞诗人的永久的精神力量。 这首诗是以象征手法借景说理的诗作典范。字词梳理柠檬(nng mng) 一瞥(pi) 和煦(x) 翩然(pin) 频频(pn)恍惚(hung h) 连绵(min) 骡子(lu) 香橙(chng) 绿荫(yn)漫游:随意游玩。翩然: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喧腾:喧闹沸腾。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频频:连续不断地。瞥:很快地看一下。翩翩: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形容举止洒脱(多指青年男子)。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你可知
4、道那地方,柠檬花儿盛开,/香橙在绿荫深处闪着金光剖析:这是诗的开头两行,第二人称和对话形式的成功运用,一下将读者的感情距离拉近了许多,显得亲切自然,既像面对面式的交流,又像家珍一样数点,流露出迷娘对美丽的故土无比向往,也透着些甜甜的自豪。下面两句分别从视觉、嗅觉两个角度描写,渲染了诗歌特有的典型意境:柠檬花盛开、香橙闪金光,这分明是故国意大利的美好景物,面对此景,迷娘强烈的思乡之情怎能按捺得住,这就自然引起下文:“走呵!走呵!”真正收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为全诗奠定抒情的基调。2.桃金娘悄然无语,月桂高耸,/亲爱的人,我愿和你同去。剖析:桃金娘是维纳斯的神树,象征爱情;月桂为阿波罗
5、的神树。这里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既表达诗人对意大利这神奇的国度的深情迷恋与无限向往,流露出隐隐的神秘之美,给人以辽远而朦胧的美好遐想;也表达了迷娘复杂情感中的对恩人威廉的真切爱慕之情,赋予“桃金娘”“月桂”以象征意义,既有那种抑制不住的迫切倾诉,又有含蓄羞涩的流露。从全诗看,这是迷娘情感的一处高峰,直截了当地呼唤自己的恩人、父亲(养父)为“亲爱的人”,已经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亲情关系,多少感恩、报答之意都蕴涵其中。为什么迷娘如此感情激动呢?一个流浪的孤儿面对收养自己的恩人,多少辛酸、多少漂泊、多少凄凉的经历怎能不在她的心中激荡?正是这种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感表达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经过这一情感
6、高峰的处理,下文迷娘的情感就渐渐趋于理性化了。3.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屋顶下排列着圆柱,/你有什么忧伤?剖析:带圆柱的房子是迷娘幼年时居住过的一座乡间别墅。宽敞、高大的屋宇,凝视着多思而忧伤的小姑娘的大理石像,迷娘再次深情地呼唤:“走呵!走呵!”拟人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大理石像是诗人借用的一个抒情意象,“他”既高贵典雅,又敦厚可人,仿佛是一个善良的长者形象;“他”一眼看透了迷娘的满腹心思,深情的询问从侧面衬托出迷娘复杂的内心世界,更强化了迷娘迫切回到故乡的心理。4.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高高地飞越峡谷和山峦;剖析:首行以流云作譬,“独自”“漫游”“高高”“飞越”等词语的选用,把一个有着孤独感
7、、人生的飘忽感、超尘之想的清高孤傲的形象一下子摆在了读者的眼前。“漫游”就是离开家园,没有目的地、随机地四处寻找理想中的事物。漫游的人通常是一个人,没有稳定感,风餐露宿,相对于呆在家里的人来说,是一种非常艰苦、非常孤独的状态。而且,漫游的人没有目标,只有连自己也不清楚的理想,他必然会经历许多磨难,但是却不知道这些磨难是否会把他引向理想圣地,不像那些虽然也要经受风霜雨雪,但是因为目标明确、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的追求者。漫游是孤独的、无力的和空虚的,而有目标的追求者则是充实的、乐观的。漫游的人往往在“漫游”中期待心中的理想之地忽然出现。而孤独和寂寞,则是漫游中最难忍受的事情。这种特定心理的交代为下
8、文千万朵水仙花的突然出现作了情感理解上的注释,这特定心境中的水仙花就具备了非常美好的意义和价值。这一点是理解本诗的关键之处。5.我看了又看,却并未领悟/这景象给我带来了怎样的财富。剖析:一大片美丽的水仙让诗人感到欣喜,水仙的世界和诗人的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人是“独自”,而水仙是“密密麻麻,连成一大片”;诗人是“漫游”,而水仙是定居;诗人是“寂寞”的,而水仙是“起舞翩翩”的。水仙的世界固然美好、充满活力,让诗人由衷地向往,但是诗人却并不清楚这个水仙世界对自己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是不是自己要追求的世界。正如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写的情境:“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
9、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又为下文写诗人在精神漫游中水仙花给他带来安慰作了铺垫,这两行诗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折射出诗人心灵漫游的一个重要过程。二、重点语段1.你可知道那地方,那高山?那云径?/骡子在浓雾中觅路前行,/岩洞里出没着早先的古龙,/悬崖欲坠,瀑布飞泻,/你可知道那地方?/走呵!走呵!/动身吧,父亲!我愿和你前往!剖析:这是迷娘曲的最后一个诗节。“高山”指的是阿尔卑斯山,迷娘从意大利来到德国时,曾经过这里,这是她记忆中一座神秘的山脉。“云径”指的是云气弥漫的山路,也有解作“悬桥”(指恶魔桥),这段艰难的路程和神秘的高山给童年的迷娘留下多少朦胧而又忧伤的回忆:浓雾中的骡子、岩洞里出没的古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外国 诗二首 名师 导航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