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虫治虫》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虫治虫》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以虫治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联系课文的背景,感知全文,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2掌握课文中重点字字音,如:“蝎”、“喙”、“钳”、“穰”、“傍”等; 3掌握课文中的常见文言文实词词义,如:“岁”、 “穰”等。 德育目标 1、通过对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的了解,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兴趣。了解身边的科技发展情况,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科学氛围。 2、了解生物防治与环保教育方面的契合点,知晓绿色环保的重要性,懂得科技进步可以促进绿色环保事业,科技能够让环境和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二、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准备好学习用具。 2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设施。
2、 三、课时:一课时 设计思路一导入1 导语: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全世界5种重要作物稻、麦、棉、玉米、甘蔗,每年因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许多昆虫传染病毒或病原微生物危害植物以至人、畜,在人患40余种新发传染病中,已知与医学昆虫(具有医学意义的节肢动物,它们通过传播疾病或吸血、骚扰,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有联系的就有6种。这些医学昆虫一旦被开发成为生物恐怖袭击的传播媒介,即有可能给人类造成灾难”按照我们人类现在的技术水平,一般我们会采取哪种方式去进行治理呢?(学生自由回答)我们在当今条件在下就是许多农民是用农药来控制治理这些虫害的。早在古时候,科技不发达,他们发现了另外
3、一种不同与我们现代人使用农药杀害虫的这种方式。2梦溪笔谈与沈括说到中国古代科技,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北宋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提到沈括,就不能不提到一本书梦溪笔谈,此书被后人誉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的伟大著作。梦溪笔谈这部中国文化史上的综合性笔记体巨著,总结了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以虫治虫给予我们“生物防治”、“环保”等方面的思考和启示。二初感文章,1全班齐读课文,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借助工具书及注释,排查字音、词义并进行翻译。集体讨论探究,教师作归纳。(1)字音、字形部分:喙(hui) 穰(rang) 梵(fan) 胠(qu) 箧(qie) 履(lu) 贻(yi) 钗(chai)
4、 傍(png) (2)字义部分大穰:庄稼大丰收 方:才 级:层 患:嫌、担心 贴:赠给 但:只 盖:因为 伏:通“服” 胠箧:从旁边打开箱子 以:用 悉:全 之:结构助词的 其:代词,它的(3)语段意:(重、难点)方为秋田之害:译:正要成为秋田里庄稼的祸害。则以钳搏之,悉为二段:译: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译:十天后,子方虫全部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土人谓之“傍不肯”。译: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2根据大家刚才的集体探讨对课文的了解、学生在次自习课文,简述文章主要内容。答:以虫治虫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
5、,从而使作物获得丰收。三赏析文章(1)“忽有一虫生” 一个“忽”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呢?分析:“忽”字表明事出意外。(2)、第二句文字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概括一下。分析:(1、害虫天敌的出现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现象。虽然在当时人们对此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但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介绍子方虫的天敌(3)、作者从哪几方面给我们介绍了子方虫的天敌的?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分析:1)写它的外貌特征:“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突出”有钳”,因为这是它消灭子方虫的有力武器。2)说明其数量多:“千万蔽地”3)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无穷及方式:当它遇见子方虫时“以钳搏之,悉为两段”4)说明剿灭害虫极为迅速,干净彻底:“旬日子方皆尽”。5)灭害成功:“岁以大穰”,一个“以”字强调了“大穰”的取得完全是由于天敌彻底消灭了子方虫。这就突出了“以虫治虫”的。四拓展1.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向我们叙述了一个科学的发现。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所了解的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自由发言2.你知道在生物界中还有那些“天敌”的现象吗?自由发言3.这些都是昆虫的本能,是一种自然现象。你知道这样“以虫治虫”的例子吗?自由发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