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试卷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期中试卷答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答案1、D(A“都是”错,原文中是“往往”。B“只用于”错,太绝对了。C“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错,原文中无此意思,属无中生有) 2、A(关键是确定“前者”和“后者”的指代意义。)3、B(“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这句话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说“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4D(干:冒犯) 5B(表现赵咨的淡泊名利,表现赵咨的孝行。)6C(是为了表现赵咨当时在人们心目的崇高威望)7、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地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
2、,(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3)优秀的将士手持强劲有力的弓把守住险要的关塞,忠诚的臣子、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8、(4分) 久居异地,思乡情切;年华渐老,感时伤逝。(意思对即可)9(5分) 触景生情:由“ 孤云”“归鸟”急速飞去,想到自己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或对比:云鸟去之快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或比兴:首联的“孤云”“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颈联由夕阳西下引出年老,又以夕阳自喻,表现了自己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10、略11、(1) A(文章后半部分与“翻浆”也有密切关系,指,“我”在弄清事情的
3、真相后,灵魂受到猛烈地震击,并为自己的狭隘和残忍感到愧疚与不安,内心深处亦如翻浆一般的不平与疼痛。)C(本文不属于先锋派小说,并未体现荒诞性特点。)(5分,选对一个给2分) (2)文中的“青年”是一个纯朴善良、知恩图报、不怕辛苦、执着,尽孝的闲苦农民。纯朴,以“善意,解恶意:“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善待他人、热心助人、知恩图报:“他解下了扎米口袋的绳子,想把我的提包重新固定”“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同定在大厢的木条上”;不怕辛苦,孝顺父母:“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蹲大厢板就行” “他至少还要走10公里”;执着、坚定、不达目的不罢休:“那个人抱住车灯”“在寒冷与颠簸之中,他操作
4、了一路”。 (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3)小说以我对青年的态度变化为线索,由同情到猜疑,到厌恶,再到愧疚,感激。悬念迭出、层层铺垫、前后呼应:“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青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扎口袋的绳子已经解开,“挽着他的口袋”“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出人意料的结尾即欧亨利式结尾:青年在我眼中由偷包的贼变为恩人。在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读者惊愕,震撼发人深思。(6分,每点2分) (4) 翻浆通过“我”后悔自己的多疑与太过戒备,歌
5、颂普通劳动者的人性,是对当今社会“泛恶论”“人心惟危论的嘲讽,强调社会呼唤信任,相信善良、懂得感恩。作品昭示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以己度人。否则,你的不理智行为可能会伤害善待你的人。当今社会的确积弊较多,但这些绝对只是社会支流,社会主流还是好的。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应该肯定“世上还是好人多”。(8分,社会问题2分,结合现实2分,谈感悟4分)12、(1)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2)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使他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大;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
6、焕发光彩。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3)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4)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一定要及时改正。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观点三:两种说法
7、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13、A(“惟妙惟肖”,描写或者模仿得很逼真。“妙手回春”,指医术高明。“抛砖引玉”,常被用为以自己粗浅的、拙劣的东西多指诗文、意见不成熟的意见或文字,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的谦辞。“南辕北辙”形容行动与目标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
8、的意思。) 14、D (A项语序不当,应将“虽然”移至句首;B项成分残缺,应改为“意象,是遨游的媒介”;C项语序不当造成搭配不当,应将“巴金老人的去逝”改为“去逝的巴金老人”。)15C16. 正确的语序是:17、略参考译文: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父亲赵畅,曾做过博士。赵咨少年时期就死了父亲,因有孝行而被州郡推荐为孝廉,他都不到任。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荐赵咨极孝顺有修养,因袭(其父)升为博士。灵帝初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赵咨就称病推辞离开。太尉杨赐特别征召,让他用幅巾为首饰,请他参与讲论经典。被举荐做高官,几次升迁做了敦煌太守 。后因病被免职回家,亲自率领子不种田糊口。盗贼曾经夜
9、晚到赵咨家抢劫,赵咨害怕惊吓母亲,于是先到门外迎接强盗,接着要求给他们准备饭食并道歉说:“老母亲已年届八十,生病需要休养,家中贫困,无隔宿之粮,请求稍微留下点衣服粮食。”妻子儿女和其他物品,全都没有提出请求。强盗都惭愧叹息,跪下告辞说:“我们太无礼了,真不该侵扰贤良。”说完都跑出门去,赵咨追出送东西给他们,但没有赶上。从此赵咨更加出名。朝廷征召他做议郎,以病推辞不到任,皇上下诏急切责备,州郡官员以礼相送,前后多次,不得已才去应召。赵咨又被封为东海相。上任时,途径荥阳,县令敦煌人曹皓,是赵咨过去举荐的孝廉,在路旁迎候,赵咨却不停留。曹皓送他到长亭,望着车辆过后的尘土不能赶上,对主薄说:“赵君名声很大,现在经过我的县界我不拜见他,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于是丢弃印绶,追到东海。拜见赵咨之后,辞职回家。赵咨就是这样被当时的人所看重。赵咨做官时清廉俭朴,计算时间领取奉禄,豪门大户都畏惧他俭朴清廉的品德。做官三年,因病请求免职,征拜为议郎。带病到了京师,临终时,告诉他的旧吏朱祗、萧建等,让他们采用薄殓素棺,用黄土垫底,想使尸体迅速腐朽,早归后土,不要听任子孙改变计划。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儿子赵胤不忍心父亲的尸体与黄土并合,想更改殡葬之法,朱祗、萧建让领会赵咨的临终遗命,于是照办,当时人称赵咨为明达之人。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