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思妇闺情类.docx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思妇闺情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思妇闺情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诗歌阅读:思妇闺情类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独不见李白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注】莎鸡:虫名,俗称纺织娘。寒棕:谓织布梭。一说“寒梭”。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写“白马”“三丈雪”,是以实景来烘托戍边英雄和戍边环境的特点。B诗中借蕙草衰败、莎鸡鸣叫感叹时光流逝之快,突出彼此不见时间之久。C诗中用“风摧寒棕”“月入霜闺”,反映出闺中女子内心沉重的伤悲之情。D诗中“流泪空自知”与“塞上长城空自许”句中的“空”含意
2、大体相同。2诗中写到“种桃”的经历与感受,这传递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双调沉醉东风关汉卿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注阁:搁,这里指勉强噙住眼泪。1下列对这首曲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离别瞬间的悲哀,空灵洒脱,以虚带实,奠定全曲的情感基调。B第二句“月缺花飞”是借眼前之景来抒发对情人间难得的“花好月圆”的悲叹,因为在离人眼中:月圆也缺,花好也残。C三、四句以对句的形式具体写女主人公的送别,充实一、二句的内涵。“阁着”两字写出离别者内心
3、的痛苦、情绪的凝重。D最后三句,在引出女主人公告别之语的同时,突出其复杂的心理变化,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送别女子时而不舍时而坦率的情感。2送行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她的临别赠言表现了怎样的心理活动?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南柯子怅望梅花驿范成大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注】杜若,一种香草。缄素,古人用帛写信,因称书信为缄素;双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用双鱼指代书信。题红片叶,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试,偶得一片红叶,上有诗云:“殷勤谢红叶,好
4、去到人间。”后卢渥娶得一宫女,恰是当年题红叶之人。此以“题红叶”表示书信。“欲寄”二句见白居易“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下阕分别从男、女主人公的角度起笔,两阕遥相呼应,如叹如诉,抒发离情别绪。B“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二句描摹男主人公遥望远方的情态,表现了他的惆怅之情。C下阕前两句中“远”“秋”二字点出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音讯断绝的愁绪,平添悲凉意味。D全词未用“思”字,却充满思念之情,既凸显了离愁主旨,又保持了词作朴实自然的特点。2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夫石
5、明许炯劝君莫种柳,不如荆棘树。日日送人行,不解留人住。劝君莫喜鹊,鹊不及慈鸦。时时惊妾梦,误报客还家。柳条枯尽鹊声息,慈鸦夜夜啼荆棘。万里征夫望不归,新妇山头化为石。化为石,几春秋。风中怨,雨中愁。征夫若有归来日,石不能言心亦休。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谐音“留”,却不知留住行人,让人增添相思之苦,思妇因此感叹“莫种柳”。B鹊鸣悦耳原本令人喜爱,思妇却觉得分外的聒噪而心绪纷乱,于是劝人“莫喜鹊”。C柳不及荆棘,鹊鸣不及鸦啼,这种异乎常情的取舍,反映了思妇内心深处的愁怨。D“万里”“几春秋”分别写距离之遥与时间之久,“风”“雨”兼写环境与人的心情。2下列诗句都写了“
6、梦”,其中所梦见的内容与本诗中“妾梦”最不相同的一项是()A昨日梦君归,贱妾下鸣机。(萧淑妃夜梦)B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杜牧秋梦)C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D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卜算子(清)朱彝尊残梦绕屏山,小篆消香雾。镇日帘栊一片垂,燕语人无语。庭草已含烟,门柳将飘絮。听遍梨花昨夜风,今夜黄昏雨。1下列对本作品体裁的称呼,不正确的一项是()A曲子词B长短句C乐府D散曲2下列对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香雾”“帘栊”两词描写的是室内的景物。B“庭草”“梨花”两个意象表现了漂泊心绪。C本作品以时间推
7、移和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D本作品用语清新而雅致,言有尽而意无穷。3结合作品,赏析画线句“燕语人无语”。六、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唐多令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注】毬,即球。本诗是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时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飐,即吹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
8、的一项是()A唐多令首句融情于景,写出林黛玉站在燕子楼上,看到暮春时节,柳絮堕枝飘残的场景,引发心中愁绪,这两句自况之意明显。B唐多令上阙中“缱绻”即“缠绵”,暗指情好而难分。“风流”,一指柳絮随风飘流,一说才华风度,小说中多称黛玉风流灵巧。C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颔联中的“芙蓉”“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D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颈联转写远景,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2两首诗中都以“愁”字为诗眼,试分析其“愁”的异同之处。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9、下面小题。渔家傲欧阳修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注逡巡:宋时俗语,一会儿。厮酿:相互融合。1下列对本作品语言特点的分析,不贴切的一项是()A字无虚设,形神兼备。B巧用俗语,化俚为雅。C词句流畅,承转自然。D笔调舒缓,词藻绚丽。2作品紧扣“饮酒逗乐”对采莲女群像展开描写,请对此加以赏析。八、阅读下面这首五言诗,完成下列小题。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
10、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注】:蘼芜:香草名,叶子风干可做香料。缣、素:都是绢。素色洁白,缣色带黄,素贵缣贱。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叙事诗采用对话形式,通过弃妇、故夫和新人三人的对话可以明显看出各自的苦衷,人物对答富有感情与个性,生活气息浓郁。B女主人公见了休了自己的故夫,不但未埋怨、责难,还长跪在地,关心地询问新妇的情况,可见她对被遗弃之事难以释怀。C“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明确告诉弃妇,新妻虽然不错,但我觉得故人更好,说明其有悔恨之意。D本诗吸取了诗经楚辞的比兴手法,“上山采蘼芜”,用香草“蘼芜”比喻弃妇的美德,委婉含蓄
11、地批评了故夫的有眼无珠。2比较上山采蘼芜氓孔雀东南飞中三位女主人公的形象,简要分析说明她们有什么不同点。九、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花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注】鱼沉:鱼不传书,古代有鱼雁传书之说,这里指音讯全无。攲:同“倚”,倾斜。烬:灯芯烧尽成灰。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开头两句融情入景,“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B“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C五六句从听觉角
12、度描写了风行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D笔调细腻委婉,语言直白,感情质朴;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2诗人说“万叶千声皆是恨”,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恨”的原因有哪些。十、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怨歌行班婕妤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注】班婕妤:名班姬,少有才学,善辞赋,成帝时选入后宫,不久立为婕妤,后为赵飞燕所谮而失宠,幽居于长信宫。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以团扇自比,托物言志,通过写团扇从“出入君怀袖”到“弃捐箧笥中”的经历,寄托了自己
13、深沉而幽怨的情感。B齐地盛产丝绢,第一、二两联,诗人以新裁齐纨的鲜洁和精美,以及如明月一般的团扇,来喻指女子的品质和容貌。C“常恐秋节至”,表现诗人对时光空逝、人生苦短的隐忧,使诗歌多了一重悲秋的感伤内涵,引发读者的共鸣。D整首诗欲抑先扬的反衬手法和绮丽清简的语言颇值玩味,前三联写纨扇之光彩旖旎,后两联写哀叹衰颓,跌宕起伏。2这首诗刻画出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一、1A2诗中以桃树的成长经历(从齐眉到长高、花落、枝枯)来见证闺中人对戍边人年复一年的等待,反映出其中思念之情的绵长和悲苦。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的能力。A.“是以实景来烘托戍边英雄和戍边环境的特
14、点”错误,诗句写闺中人想象“白马子”(边塞儿)远征边塞,天气奇寒,行军艰辛,饱含了对戍边人的同情和牵挂。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首先理解相关诗句的意思。“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意思是还记得与丈夫离别的那年,门前种的桃树与她齐眉。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百馀尺”是说桃树有一百多尺高,说法夸张;这与上句“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相照应,同时与“齐蛾眉”形成对比,这里是用桃树由起初的“齐蛾眉”到如今桃树的高,诗中以桃树的成长经历,从齐眉到长高、花落、枝枯,来突显时间的流逝之快,来见证闺中人对戍边人年复一年的等待。“
15、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是实,而“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是虚,以实衬虚,进而表达思妇对戍边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出其中思念之情的绵长和悲苦。二、1B2送行女子是一个多愁善感、依依不舍、痴情却又爽利的形象。这位女子的临别赠言突出她复杂的心理变化,短短的嘱咐被哽咽之声打断。先说“保重将息”过于缠绵,见对方难分难舍后,马上勉励对方“前程万里”,既是对对方的祝福,同时也是为了消解内心的离愁别绪。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B.“借眼前之景”使错误的。“月缺花飞”不是眼前之实景,而是心理感受。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本曲中写到女子送行时顿觉月圆也缺,花好也残
16、,认为人世间难得“花好月圆”,同时手里拿着饯行的酒杯,眼里面含着眼泪,体现了她的多情善感和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在分别时刚刚道得一声“保重”,又感觉过于缠绵,所以又祝福前程万里,从而可以看出该女子不仅痴情更是一位坦率爽利之人。最后三句着重写临别赠言的场面,突出她复杂的心理变化。在分别时,首先刚道一声“保重”,便因为离别的痛苦之情而哽咽不语,毕竟,她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不愿意让所爱的人在离别的时刻增加痛苦,于是,她显得很爽朗,很自然,用一句美好的祝愿代替千言万语。这一句祝福既是对对方的勉励,同时也是为了消解内心的离愁别绪。三、1D2多处运用典故、化用名句,如“双鱼”“题红叶”的典故。最后两句化用白居
17、易的诗句,表现了女主人公无奈的心情。想象,想象之中描写女主人公盼望与情人通信,把思念寄托于江水,但江水却往东流,表达了女主人公思念到近乎绝望的心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D.“朴实自然的特点”错误,从创作风格看,此词抒写游子思归的相思之情,虽未用“思”字,却道出了思念的真切,情韵悠长,具有清远空灵的特点。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双鱼”“题红”两句用的是书信往来的典故,原意都形容书信传情,平安抵达对方手中,而作者却以“远”、“秋”二字平添了悲剧的韵味,颇有新意。“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化用白居易诗句“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