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浙江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上第16课_排序与筛选.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案浙江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上第16课_排序与筛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浙江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上第16课_排序与筛选.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六课 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教学设计一、案例背景信息1模块(或章节):第16节2年级:七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浙江教育厅教研室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4学时数:1课时上机操作时间 30分钟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2、,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以此为参照,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理解排序、筛选的意义。掌握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方法。能利用这些操作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的操作主要围绕学 绩表进行,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互助学习的方式,处理与自己有关的数据,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还采用小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符合学生的心理,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到新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主要给学生提出任务和适时引导,以任务驱动模式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
3、用EXCEL能规范、高效地管理数据,激发学生学习EXCEL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操作任务,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二)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是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16节排序与筛选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编辑、修饰工作表以及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教材利用对“2010-2011年我国各类网络应用用户规模”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数据排序及筛选的操作;由“做一做”给出具体的任务
4、要求,以“知识窗”中“使用多关键字进行排序”为排序知识的拓展,以“小博士”为筛选操作的补充,以“试试看”为操作技能的巩固,在学生操作实践练习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的操作方法。2、重点、难点分析根据本课内容分析和学生认知水平,本课的重点是数据排序与筛选的操作方法,难点是关键字的概念、自定义筛选条件以及通过灵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学生分析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城市,家里有电脑,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相对比较熟练。虽然Excel软件对学生来说相对陌生,但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EXCEL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EXCEL的学习方法,并能处理一些生活中
5、的实际问题,包括对数据的输入,格式的设置,以及对数据的计算等,但由于他们年龄的特征和认知水平,有些知识点不易理解,或者就是简单的模仿操作,如用函数和公式进行数据计算,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学过的函数和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另外因诸多原因,造成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本着“让学生亲身实践操作”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课内容,以任务驱动,采用讲授、学生自主探索练习、学生演示、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助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完成任务,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助手,指导
6、学生如何正确利用信息技术学习。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各组交流展示,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完成操作任务。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先结合学生实际,通过两张学生成绩表(一张按总分降序排列,一张筛选出总分大于430分的同学)的比较,激发学生想通过排序和筛选解决问题的欲望,以此引入本课的教学。在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以书本为参照,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
7、学活动中,只是引导者和学生的助手,对有操作困难的学生做个别辅导。学生每完成一个操作任务,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让愿意展示自我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给操作不熟练的学生演示操作,达到所有学生掌握操作,完成任务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做了稍微的改动,教材中主要围绕学生成绩表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将学生成绩表改为学生期中考试的成绩表,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完成本班期中考试成绩的处理,让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学习,更有目的性。教学任务完成后,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一个主题,对该主题进行数据处理,让学生在合作操作过程明白,除了对成绩表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浙江 新课程 信息技术 七上第 16 排序 筛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