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兼爱》四章-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解析版).docx
《24《兼爱》四章-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兼爱》四章-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24 兼爱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文言基础梳理】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墨子有言:“爱人者必见爱也,恶人者必见恶也。”和这句话意思最相近的名句是(3分)A滴水之恩,涌泉相报B投我以桃,报之以李C与朋友交,言而有信D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答案】B【解析】题干句意为:爱护和尊敬别人的人必然被人爱护和尊敬,而厌弃和憎恶别人的人也必然被人厌弃和憎恶。可以解读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A.意思为要懂得感恩;B.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C.对待朋友要讲诚信;D.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强调要勇于回击
2、对方。只有B项涉及双方关系。故选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治乱者何独不然非不呺然大也B不知乱之所自起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故亏父而自利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D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答案】B【解析】A项,然:代词,这样;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B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C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D项,焉:连词,于是;疑问代词,哪里。故选B。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攻:治疗故亏兄而自利亏:使受损失君之不慈臣慈:慈爱盗爱其室室:家犹有大夫之相乱家
3、家:家庭具此而已矣具:完备,齐全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施:实行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劝:劝阻ABCD【答案】D【解析】“犹有大夫之相乱家”翻译为“仍然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故“家”翻译为“卿大夫的封地”;“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翻译为“又怎么可以不禁止恶行而鼓励善行呢?”故“劝”翻译为“鼓励”。故选D。4下列特殊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察此何自起A其斯之谓与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小子何莫学夫诗【答案】D【解析】例句,宾语前置句。正确顺序为“察此自何起”。A项,宾语前置句。意思是“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谓语动词“谓”应放在宾语“斯”之前。B项,宾语前置句。
4、“而今安在哉”应为“而今在安哉”。C项,宾语前置句。正确顺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D项,一般疑问句。故选D。5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用法的一项是(3分)A不知疾之所自起B焉能治之C国与国不相攻D兄之不慈弟【答案】D【解析】D项,“慈”,形容词用作动词,“慈”本是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要活用为动词,慈爱。其他三个选项没有词类活用。故选D。6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攻:治疗B故亏父而自利亏:伤害C具此而已矣具:全部D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劝:劝解【答案】D【解析】D项,“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意思是“怎么可以不禁止恶行而鼓励善行呢”,“劝”,鼓励。故选D。7下列句子中,加
5、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恶得不禁恶而劝爱B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C子自爱,不爱父D视弟子与臣若其身【答案】B【解析】A项,“不禁”,古义是不禁止。今义是抑制不住,不由自主地。C项,“自爱”,古义是爱自己。今义是爱惜自己(多指名誉)。D项,“弟子”,古义是弟弟、儿子。今义是徒弟、学生。B项,“天下”古今意思一致。故选B。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虽父之不慈子B故亏父而自利C盗爱其室,不爱异室D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答案】D【解析】A项,慈,形容词用作动词,慈爱。B项,利,使动用法,使得利。C项,盗,动词作名词,小偷。D项,“孝慈”,对上孝敬,对下慈爱。古今同义。故选
6、D。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察乱何自起当:尝试。B虽至大夫之相乱家家:家室。C交相恶则乱恶:憎恨。D具此而己矣具:完备,齐全。【答案】B【解析】B项,“虽至大夫之相乱家”句意为: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家族。“家”译为“家族”。故选B。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B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C大夫各爱其家D视弟子与臣若其身【答案】A【解析】B项,“盗贼”古义:小偷和强盗;今义:小偷。C项,“大夫”古义:古代官职名;今义:对医生的尊称。D项,“弟子”古义:弟弟、儿子;今义:徒弟。A项,“天下”古今同义,形容某一种地理概念。故选A。11
7、下列有关文言句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治乱者何独不然宾语前置句,应为“治乱者独不然何”B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判断句,“也”表判断C当察乱何自起宾语前置句,应为“当察乱自何起”D子自爱,不爱父宾语前置句,应为“子爱自,不爱父” 【答案】A【解析】A项,“治乱者何独不然”不是宾语前置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故选A。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察乱何自起当:同“尝”,尝试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治:治理B兄之不慈弟慈:慈爱盗爱其室,不爱异室盗:偷窃C视父兄与君若其身视:看见故不孝不慈亡有亡:同“无”,没有D犹有大夫之相乱家乱:扰乱恶得不禁恶而劝
8、爱劝:劝说【答案】A【解析】A项,正确。B项,有误。“盗”,盗贼;“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意思是:盗贼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C项,有误。“视”,对待,看待;“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意思是:把父亲兄长和君主看作和自己一样。D项,有误。“劝”,鼓励;“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意思是:怎么可以不禁止人民之间相互憎恨,而劝导人民之间相爱呢?故选A。1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B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墨家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学并称“显学”。C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前者强调“亲亲”“尊尊”的等
9、级差别,后者主张“爱”没有等级差别。D周礼中曾记录“邦”和“国”的区别,“大曰邦,小曰国”;而“家”指卿大夫的封地。【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错误,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B错误。故选B。14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墨子由墨子自著和弟子
10、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号称显学。B家、国,各诸侯封地称之为“家”,卿、士大夫的封地称之为“国”,而周天子对所属周朝的疆域叫作“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这么由来。C室,是堂内的供人居住寝卧的房间。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引申泛指居室。D子,“子墨子”的称谓中第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是弟子们对墨翟(墨子)的尊称。【答案】B【解析】B项,“各诸侯封地称之为家,卿、士大夫的封地称之为国”错误,各诸侯封地称之为“国”,卿、士大夫的封地称之为“家”。故选B。15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1、3分)A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墨子宣传“非攻”与“兼爱”,其学说与孔子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影响极大,韩非子将其与儒学并称为“显学”。B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C“圣人”有多种解释,在“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中,“圣人”指的是孔子。D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被称为“平民哲学家”,他的思想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和要求。【答案】C【解析】C项,“圣人指的是孔子”错误,“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中的“圣人”指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
12、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故选C。【文本综合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
13、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
14、?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墨子兼爱)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B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D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
15、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17下列对文学知识和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与儒家主张“爱人”同源同义。B盗贼,古人注:“盗贼通名,分而言之:则私窃谓之盗,劫杀谓之贼。”与现代汉语中“盗”“贼”的释义不同。C室,文中义是指“家”,与杜甫石壕吏中的诗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中 “室”的意义相同。D子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对他的尊称,后一个“子”跟“老子”“孔子”“庄子”“孙子”中“子”的含义和用法相同。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开篇指出,圣人以治天下为己任,就要知道天下
16、动乱的根源,否则难达目的,并举例“医之攻人之疾者”来证明。B作者针对当下,批判战国时代伦理崩坏、诸侯攻伐的社会现实,指出天下动乱不休的起因就在于“自爱”而“不相爱”。C作者推究“乱”之缘由,用假设正面说理,指出大家将心比心、以己度人、做到互相爱护,就能消除乱象,使天下大治。D作者直言不讳,一种逻辑贯穿到底,得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总论点,最后鼓励人们奉行“兼爱”思想。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2)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答案】16C 17A 18A19(1)弟弟爱惜自己而不体恤兄长,因而伤害兄来追求自己的
17、利益。(2)看待弟弟、儿子与臣子如同自己,为何不慈爱呢?所以不孝不慈爱的人都没有了。【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国与国”(并列短语)做“不相攻”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属于并列结构,之间、前后均断开,排除选项A;“无有”是固定词语,没有,之间不能断开;“君臣父子”(并列结构的短语)做“皆能孝慈”的主语,“孝慈”并列结构作谓语,中间不能断开,其前断句,“慈”后断开。排除选项BD。故选C。句子翻译:假使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不再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不再侵害,没有了强盗与贼寇,君臣父子之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17本题考查学生
18、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同源同义”错误。墨子主张爱的无差别,儒家讲爱的差等观,在出发点、落脚点和救世方法上有异。故选A。1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并举例医之攻人之疾者来证明”错误。“医之攻人之疾者”运用的是比喻论证。故选A。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弟自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弟爱自”;“亏”,使动用法,伤害;“利”,使动用法,追求利益,使有利;“利自”宾语前置。(2)“视”,看待;“弟子”,弟弟、儿子;“若”,如同;“恶”,相当于“何”“怎么”;“恶施”,怎么实行;“亡”,通“无”,没有。参考译文:圣人是以治天下为职
19、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这就好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治理天下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圣人是以治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起源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混乱。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这就是所谓的混乱。反过来说,父亲不慈爱儿子,兄
20、长不慈爱弟弟,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所谓的混乱。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而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源于不相爱。即使在天下做小偷和强盗的人也是这样,小偷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偷取别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强盗只爱自身,不爱别人,所以残害别人以利自身,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爱。即使大夫相互侵害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损害别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损害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天下混乱的事情
21、,全都摆在这里了。细察这些从哪里产生的呢?都起源于互相不爱。假使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长及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情呢?还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儿子、弟弟及臣子像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爱的事情呢?这样不慈爱就没有了。还有强盗和贼寇吗?看待别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样,谁还盗窃?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谁还害人?所以强盗和贼寇就没有了。还有大夫间相互侵害、诸侯间相互攻伐的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一样,谁还侵害?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一样,谁还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害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就没有了。假使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
22、不再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不再侵害,没有了强盗与贼寇,君臣父子之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所以圣人既然是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互相仇恨而劝导相爱呢?因为天下相亲相爱就能治理好,相互仇恨就会混乱,所以我们老师墨子说:“不能不劝导爱别人。”道理在此。【考点拓展训练】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4题。(20分)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