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高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高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高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袁世凯复辟帝制:(1)袁世凯上台的标志:1912 年3 月10 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2)复辟帝制的过程。2.护国运动:(1)背景。袁世凯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全国人民强烈反对袁世凯称帝。(2)概况。时间:1915 年底。地点:云南。人物:唐继尧蔡锷李烈钧。过程: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3)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二次革命因
2、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识记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史实,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复辟帝制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军阀割据混战:2.军阀混战: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军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3.府院之争:1917年5月,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总统府与国务院的权力斗争)。4.张勋复辟: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5.维护共和:借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的西南军阀,却千方百计排挤
3、孙中山。6.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目的: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2)概况。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1)原因。内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外因:第一次世界
4、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2)概况。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迅速。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3)影响: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分析其“短暂”的原因和“春天”的原因。2.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原因:共和政体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努力。(2)表现。历法:改用阳历。社会风俗: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礼仪: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3)意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
5、陈规陋习不符合时代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民国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的原因 (1)西方工业文明的强烈冲击;(2)政府推动;(3)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4)民族工业的发展;(5)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搜集民国成立后社会生活变化的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掌握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新气象;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1.原因:人们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着。2.兴起:(1)标志:1915 年9 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2)思想阵地: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
6、农等。3.内容:(1)拥护“德先生”(民主),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2)拥护“赛先生”(科学),反对旧艺术、旧宗教。(3)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4.意义:(1)推动了全国报刊业的发展。(2)推动了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3)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立足唯物史观认识新文化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发展起决定作用。探究点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及经济 1.维护共和的斗争史料一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
7、远没有人答应。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论史料二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全国人民“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史料三日本外交既已妥恰,当再严词警告中国政府,延缓帝制,如不听,则出兵自由行动,派驻中国要地。 林明德日本与洪宪帝制【思维交互】:根据史料分析袁世凯称帝失败的原因。【微点拨】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关键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关键信息史料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从史料二可以看出孙中山的努力史料三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态度提示: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称帝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孙中山领导的全国人民反袁斗争轰轰烈烈的进行;帝国主义对其丧失信心;缺乏群众基础以及北洋军阀内部矛盾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史料一欧
8、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时间注册公司(个)资本总额(元)1914年8月以前14641 148 2051914年8月至1920年272117 434 500第一回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史料二20世纪初的两幅宣传画【思维交互】:史料一数据反映了当时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史料二图片分析其原因有哪些?【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关键能力阐释和描述问题的能力关键信息抓住史料一中注册公司数和资本总额数的变化和史料二中“中华民国”“提倡国货”提示:现象: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原因:中华民国建立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一、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统治特点1.原因
9、:(1)根本原因:社会根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直接原因: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北洋各派及地方实力派失去了中心,段祺瑞、冯国璋等都不具备凝聚各派力量、形成统一局面的能力。2.统治特点:(1)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2)军阀们各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服务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3)军阀们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刮和统治的地盘,割据称雄,拥兵自重。(4)各派军阀大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5)北洋军阀的统治方法都极端残暴而且愚昧。各派军阀依恃武力,实行军事独裁统治。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意义1.特点:(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
10、后天畸形。(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3)从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内地很少。(4)从经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6)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2.意义:(1)政治: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社会
11、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名家评史】材料一中国近代史有向下沉沦的一面,这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但又有上升的一面,这就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是历史的进步。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研究解读:材料
12、一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方面来肯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性。材料二从总体上强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探究点二新文化运动 1.背景史料一【思维交互】:(1)图片和对联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关键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关键信息图一反映了袁世凯称帝之野心昭然若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图二反映的问题的产生提示:现象: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和很多人具有强烈的皇权思想。问题: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不够彻底,封建的君主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因此,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