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群五古代诗歌阅读任务突破练 25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群五古代诗歌阅读任务突破练 25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群五古代诗歌阅读任务突破练 25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任务突破练二十五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寒食还陆浑别业注宋之问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注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住处,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此处消闲度假。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前四句在写景的同时交代行踪,表明心境,语言的形象性及概括力极强。B.颈联描写了诗人远离京师,在热闹的别院欣赏繁花盛开的春景,举杯畅饮,无所拘束。C.尾联所写的山中野老实为诗人自己,道出了诗人愿做一名山野老人歌颂这太平盛世
2、的心愿。D.本诗描写了纯朴幽雅的山野景色,情感怡然欢欣,似有田园牧歌风味,令人耳目一新。2.颔联中的“杨柳风”和“桃李月”是两个全新的组合意象,极有情致,请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分)守睢阳作张巡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注张巡:唐代爱国将领。安史之乱爆发,他力守睢阳。睢阳为江淮屏障,叛军围攻数年,张巡死守,牵制了敌人南侵的主力,保障了唐王朝的经济命脉。后来粮尽城陷,张巡英勇就义。本诗作于城将陷之时。鱼丽:古代阵形。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
3、确的一项是()(3分)A.起首两句落笔点题,写出了睢阳保卫战的时日已久和所面临的危机。诗人忧心如焚,其满腔爱国情怀清晰可见。B.三、四两句,既写出月下“孤城”的景象,又透露出唐军将士众志成城、齐心卫国的战斗韧性,也说明了统帅临危不惧,治军有方。C.“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二句为唐军广大将士画像。“犹”“更”出神入化,成功凸现了将士奋战到底的坚毅。D.诗歌叙事简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中间八句,每两句均构成对偶,饶有韵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4.最后两句在全诗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塑造了怎样的形象?(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9分)枕上作陆游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
4、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注孟博: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诗从幽寂写起,渲染了极为静寂的环境,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B.颔联写穴鼠出行和邻犬夜行,以动衬静,侧面描绘诗人夜不能寐的情景。C.“壮日自期”和“残年但欲”对比十分强烈,但表达的追求却是相同的。D.尾联以豪放洒脱之语,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与明月清风为伴的洒脱豁达之情。6.细读全诗,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所写的三幅画面,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
5、。(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78题。(9分)太常引送商参政西行杨果一杯聊为送征鞍,落叶满长安。谁料一儒冠,直推上,淮阴将坛。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且放酒肠宽,道蜀道,而今更难。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杯”句直陈其事,写与朋友举杯相别,表现出二人深厚真挚的情感。B.“落叶”点明了送行是在秋季,这句体现出萧瑟的氛围,表现了离别之情。C.“谁料”句,“谁料”有调侃意味,表现词人对朋友的赞美和自己淡淡的失落。D.“直推”两句,运用韩信的典故,表达了祝贺之情以及对朋友建功立业的期望。8.“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三句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请结
6、合作品简要概括。(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9分)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注“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C.颈联亦写景,作者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水声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D.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与诗句“东风未晓放船行,卧
7、唱阳关出渭城”传达的感情相仿。10.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6分)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9分)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陈师道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景叙事不仅工在形象,而且注重象外之意,一“荒”字,有咏怀古迹之意。B.颔联抒情,与唐代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截然相反。C.颈联写诗人头巾从头上滑下一半,更觉霜发之多,也更深切地感到时节相催。D.陈师道作
8、诗多学杜甫,这首也是学杜甫有得之作,全诗沉郁顿挫、内涵深蕴。12.本诗和杜甫的登高皆用到了“落木”“江”这两个意象,请结合本诗尾联和登高颔联分析二者的异同。(6分)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9分)学阮公体三首(其二)注刘禹锡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注此诗作于诗人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贬官朗州期间。1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继承了传统的“悲秋”主题,首句中的“悲”字奠定全诗低沉的感情基调。B.朔风劲吹、秋霜凛冽、道路遥艰、阴云密布,这是诗歌为老骥鸷禽创设的环境。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