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学之道》十二章-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原卷版).docx
《20《大学之道》十二章-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大学之道》十二章-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原卷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20 大学之道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文言基础梳理】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师不必贤于弟子B在止于至善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良曰:“长于臣。”2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之:结构助词,的B在止于至善在:介词,在于C定而后能静而:连词,表顺承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连词,来,表目的4下列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
2、的一项是(3分)A在明明德B先齐其家C事有始终D则近道矣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致知在格物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庶人:指一般人。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惊骇、恐惧。D犹其有四体也四体:四肢。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B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D只有做大事,才能达到至善7选出画线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A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
3、使人亲近;在于使人停止“至善”。B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C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明白德育;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D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到达善良之地。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彰明B知止而后有定知:知道C定而后能静静:心不妄动D安而后能虑虑:忧虑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不以其道得之B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此吾祖太常公宣
4、德间执此以朝D欲治其国者其皆出于此乎10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宗旨明:美好的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亲近爱抚止:停止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静:心不妄动安:平安D物格而后知至格:推究知:知道11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虑而后能得物格而后知至C欲治其国者其孰能讥之乎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止于至善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先正其心先诚其意 必先苦其心南征北战A/B/C/D/1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
5、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君子,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B小人,统治者对劳动者的蔑称,也用于古时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C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四书”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D礼记大学中提出修身养性的八个条目是:格物、致知、诚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B儒家所称道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习惯等。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
6、的不足,以助教化。D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社会专有。1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B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其中核心是“修身”。C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D墨子,即老聃,名翟,字伯阳,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文本综合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7、,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节选自礼记大学)(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8、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惹子必诚其意。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教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节选自礼记大学)1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
9、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B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C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D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17下列有关文章内容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和“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知识技能。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B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后与论语中庸尚书合为“四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