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6《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阅读教学目标:1.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2.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写作意图,领会其中所表现的古代士人家国天下的情怀。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把握“赋”和“论”的文体特征,体会文章的声情和气势。教学重点、难点:1.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写作意图,领会其中所表现的古代士人家国天下的情怀。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把握“赋”和“论”的文体特征,体会文章的声情和气势。本部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课时,包括新授课(2 课时)、复习课(1 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熟悉文本,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第二课时主要是比较阅读,解决教
2、学重点、难点;第三课时是背诵这两篇课文和写作训练。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六国为秦所灭,秦历二世而亡,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令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唏嘘感叹。探讨六国、秦朝灭亡的诗文何其多,今天呢,我们就继续循着杜牧和苏洵的脚步,触摸历史的脉搏,倾听理性的声音。二、学习目标1.通过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写作意图,领会其中所表现的古代士人家国天下的情怀。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把握“赋”和“论”的文体特征,体会文章的声情和气势。三、知人论世,倾听理性的声音。好,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 148页,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阿房宫赋和六国论。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
3、继续围绕本单元“倾听理性的声音”这一核心任务展开。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从这两篇古文中倾听到了作者怎样的理性的声音?理性声音的“内核”也就是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学习第 15课时,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谏太宗十思疏的要旨,即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意图,均在文章第一段鲜明地凸显出来。那么,这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也是如此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在哪里?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两位作者理性声音的“内核”均在文末:阿房宫赋在第四段;六国论在第一段,也更侧重在第四、第五两段。请同学们看课文,将阿房宫赋第四段、六国论第四、第五两段放声朗读一遍。好,现在我们把握了理性声音的“内核”,接下来我们继
4、续思考,这样理性的声音缘何而起?这就要从两位作者各自所处的时代说起。课前布置同学们利用网络、图书馆搜集关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时代背景等方面的资料,哪位同学站起来交流一下。生 1答:杜牧生活在晚唐。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加上吐蕃、南诏、回鹘等外族纷纷入侵,更是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日薄西山,它已经走向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处在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关心民苦、忧国伤时的杜牧,希望当朝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现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
5、”,“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敬宗如此好声色,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既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阿房宫赋写于敬宗宝历元年,其批判的锋芒,看似指向秦始皇以及历代亡国之君,实质上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师:哦,我们知道了,正是因为有着这样黑暗的现实和这样赤城的情感,才有着“后人哀之而不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痛声疾呼!生 2答: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
6、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 1004),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 1042),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太原)和瓦桥(在现在河北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苏洵尽管不理解秦国当时已经具备了统一
7、全中国的条件,不过他写这篇文章借古讽今,向北宋统治者敲起警钟,指出对敌人不用武力抵抗而只是味屈膝求和,结果必然招致灭亡,这些意见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我们应该说,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空泛的史论,它是明显具有现实意义的。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如此国势,怎能不让人忧虑?生 3答:苏洵生活在北宋。北宋第一个皇帝赵匡胤,鉴于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害怕武将拥兵自立,反对中央,因而实行了一系列防范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但大大减弱了宋朝军队的战斗作用,而且严重削弱了抵御外来侵略的国防力量。赵宋统治者想尽办法抑制内部的动乱和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则妥协退让、屈辱求和。这种军事上的骄惰
8、无能和外交上的妥协退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助长了辽和西夏的气焰。在此之后,辽和西夏更是结成掎角之势,步步要挟,随时侵犯。而北宋王朝主要的应付办法是逐年向辽和西夏缴纳绢匹银两,换取暂时的安宁喘息。由于中央集权以及对外妥协政策而造成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严重和表面化。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成为了当时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思考的一个问题。他们深感忧虑,纷纷上书,要求改革。苏洵、苏轼、苏辙,苏门三父子一同撰写了同题政论文六国论。他们都想从六国灭亡的教训之中,寻找到解决北宋王朝问题的钥匙。苏洵是通过名重一时的欧阳修,把自己的二十多篇著作呈送给宋仁宗,陈述他对大宋王朝内政外交各种问题的
9、意见,六国论就是其中的一篇。师:“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呈送皇上,言辞恳切。刚才同学们都是交流的六国论的写作背景,有没有同学思考过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你是否赞同苏洵的观点?明确: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 “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然而,苏洵用意却不在此。他的意图是
10、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能用贿赂的方法对待辽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六国最后全部破灭,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后代当国者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苏洵在第四段末句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在强大敌人的威力面前被吓倒!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警策句,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忠告语。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深闳,足警世人,无怪乎此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小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联系两位作者的写作缘起和文章的核心内容,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出作者的写作意
11、图:杜牧和苏洵,虽然一个总结秦朝覆亡的教训,一个探究六国破灭的缘由,但从写作的意图上看却是相同的,都是以史为鉴、立足现实、评说盛衰,意在针砭时弊、借古讽今,警示当朝。他们深处动荡不安的时代,有感而发,有为而发,作品都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他们胸怀天下,勇于担当,拳拳之心见于字里行间。四、优游涵泳,把握文体之特点这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的对国家人民的热爱,读来怎能不令人动容?下面我们就继续探讨两位作者理性的声音,在文中是如何呈现的?其实,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篇文章文体样式的差异,阿房宫赋是一篇赋。而六国论则是一篇史论。我们先看六国论,来探讨理性的声音是如何呈现的。来看“论”。论,这里是指“史论”
12、,原指史学家在“本纪”“列传”之后,评述所记史事和人物的文字。后来凡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论文论著,也都称为“史论”。史论,可归为“论辩”一类。论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论说文。先秦诸子著作,一般都可以认为是论文专集。本学期第一单元学过论语中的四子侍坐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以及庄子的庖丁解牛,都可以视作论说文。论辩包括两个方面:或是阐明一个道理(论),第五单元第 11课,我们学过李斯的谏逐客书,书,上书。与本单元第 15课谏太宗十思疏一样,都可以归属于“奏疏”,都可以视为“论”的一类;论辩,也可以是批驳别人的言论(辨),如第 15课我们学过答司马谏议书一文,这篇古文从形式上说是书信体,但从内
13、容上看,王安石回信,主要是批驳司马光强加自己的诸多罪名,则是属于“辩”的范畴。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 150页,咱们齐读一下六国论。这是一篇“史论”,同学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文章是如何严密论证,阐发观点,进而感受其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思考:这篇文章是如何严密论证,阐发观点的。六国论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小组讨论)明确:1.开头的第一句话,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论点鲜明,开门见山,简洁明快。2.结构严整。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思路逐步展开论述。先是提出中心论点,接着 2、3段分析问题。第二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第 3段以不赂者以
14、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这两部分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 4、5段,解决为题,收束全文。提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忠告,第 5段借古讽今,讽谏六国之后的国家不要重蹈覆辙。3.论证方法。事实论证(六国灭亡史)、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证法、比喻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4. 语言特点。文笔纵横态肆 ,气势充沛。造语古劲简切 , 独树一枝 , 别具风流,,简洁明快,态度鲜明,读来急缓有节,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风行水上,令人感慨淋漓,一唱三叹,可收到余音绕梁之效果。显示了他的政论文特有的风神小结:六国论是一篇“史论”,苏洵撰写此文,意欲借题发挥,以古喻今,以警示宋
15、仁宗,自然首先要把道理阐述充分,这就要求必须严密论证,强化说理,采用史论的文体形式,无疑更为雄辩的力量和更为充沛的气势。这是其一。其二,同学们要注意苏洵撰写此文,其阅读对象是北宋最高统治者宋仁宗,开出的药方是对北方的辽和西夏的南侵,不要贿赂求安,而要坚决抵抗。如果像诗一样剖白心迹,直接其谬,宋仁宗肯定是无法接受的。故文末作者的意图并未直接点明,而是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更有一种言尽而意不尽的韵味。尤其耐人寻味的,是“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一句,前车之鉴,何止当朝当代,岂非历朝历代?这样的饱含情感的结句同时又蕴含着极为理性的声音,具有一种普世性价值。接下来我们再看阿房
16、宫赋,探讨一下杜牧理性的声音是如何通过“赋”呈现的。“赋”,归属于辞赋。辞赋,是一种韵文。辞,最早源于楚辞,如屈原的离骚;赋,始于荀卿的赋篇。汉代以后把辞与赋统称为辞赋。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汉代的大赋以铺叙事物为主,除保留了“楚辞”一些形式上的特点之外,更多地采取了散文的手法,如宋玉的风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东汉后期又出现了以抒情为主的小赋,如王粲的登楼赋。魏晋以后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的骈文。赋体采用了骈文的形式,称“骈赋”;依然采用散文形式的,则称“文赋”。中唐以后,古文家所作的赋,逐渐以散代骈,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宽松。高一上学期学过苏轼的赤壁赋,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杜牧的阿房宫
17、赋,都是“文赋”的典型作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赋的文体特点和作用有精准的概况。“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请同学们结合文本,谈谈阿房宫赋是如何体现赋的文体特点的?明确:一、形式上1.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长短错落,骈散结合。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之后,接着以“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讲究声韵的美。押韵自由,韵脚灵活多变。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3.文辞上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