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 教材分析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是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三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等内容,本课基本覆盖了19世纪末20世纪中国的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基本史实。甲午战败,日本从马关条约中获取了大量利权,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社会内部展开了不同的方式来挽救民族危亡。一种是以精英集团内部的激进派为代表,展开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但最终被当权的守旧势力镇压;一种是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提出,带有明显的指向性,却失败于
2、中外反动势力的再次联合。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深了民族危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东南互保”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使其面对困局,开始“新政”。二、 教学目标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认识列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欣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根据课标以及教材的叙述,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基于时间序列和空间要素的历史讲述与分析,能够构建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时间之间相关联系2、通过历史史实的辨析、分析材料和探讨问题,能够概述19世纪末中国人
3、民的觉醒和牺牲,在这个基础上,史论结合,初步掌握历史材料研习的基本方法,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三、 教学活动结出列强多种方式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危机始终存在的根因。导入新课:师:大家看这张金黄的饼,现在有两个人要吃,怎么才公平?生:平均分配。师:张饼并不规则,平均分配操作比较困难,为实现公平性,只需要一个人切,另一个人选即可。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情况远没有那么理想。如果把大饼换成八寸的水果蛋糕,问题就复杂了很多你想吃葡萄,我想吃猕猴桃,他想吃芒果。分蛋糕的过程充满了博弈和尔虞我诈。好不容易,按照满意的方式分完了,如第三张图那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