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屈原列传》(一)-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解析版).docx
《25《屈原列传》(一)-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屈原列传》(一)-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25 屈原列传(一)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文言基础梳理】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B齐与楚从亲C厚币委质事楚D其文约,其辞微【答案】D【解析】A项,“指”同“旨”,意旨。B项,“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C项,“质”同“贽”,见面礼。故选D。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屈原既绌B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C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D被发行吟泽畔【答案】C【解析】A项,“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B项,“指”同“旨”;旨趣;D项,“被”通“披”;披散。故选C。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2、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聪:聪明其文约,其辞微 微:简约B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滓:渣率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继承C人穷则反本穷:处境艰难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夺:强取为己有D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属:属于举类迩而见义远类:类似【答案】C【解析】A项,聪:明察;微:含蓄隐晦。B项,滓:污染。D项,属:接连,跟着;类:事物。故选C。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王怒而疏屈平楚怀王贪而信张仪B秦,虎狼之国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C故内惑于郑袖明于治乱D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答案】A【解析】A项,均为连词,表顺承。B项,“虎狼之国
3、”,助词,的;“覆之”,代词,代指楚国。C项,“内惑于郑袖”,介词,表被动;“明于治乱”,介词,对于。D项,“以其”,介词,让,把;“以劝”,介词,因为,由于。故选A。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B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C形容枯槁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答案】B【解析】A项,古义是第二年;今义是时间词,今年的下一年。B项,古今异义相同,认为。C项,古义是外貌,模样;今义是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D项,古义是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今义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时间或经济)宽裕。故选B。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4、)A父母者,人之本也上官大夫与之同列B信而见疑举世混浊而我独清C以一仪而当汉中地举贤以自佐D为天下笑而自令见放为【答案】B【解析】A项,前句为助词“的”;后句为代词“他”;B项,前后句皆为表转折的连词;C项,前句为介词,用;后句为表目的的连词,来;D项,前句为介词“被”;后句为语气词。故选B。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以事其君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以剌世事以浮游尘埃之外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不同,不同【答案】D【解析】代词,他的;代词,文章的;连词,表目的;连词,相当于“而”。因此,不同,不同故选D。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5、分)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因留怀王,以求割地C邪曲之害公也遂取楚之汉中地D外欺于张仪大破楚师于丹、淅【答案】B【解析】A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顺承,译为“就”;第二个“而”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B项,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译为“来”。C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译为“的”。D项,第一个“于”是介词,表示被动,译为”被”;第二个“于”是介词,引进动作的地点,译为“在”。故选B。9与“泥而不滓”中“泥”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时秦昭王与楚婚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C屈平疾王听之
6、不聪也D复释去张仪【答案】A【解析】例句,名词作动词,染黑;A项,名词作动词,通婚;B项,形容词作动词,诋毁、说坏话;C项,动词作名词,听觉;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开。故选A。10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入则与王图议国事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蝉蜕于浊秽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亡国破家相随属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皭然泥而不滓者也A/B/C/D/【答案】C【解析】入:对内、在朝内,名词作状语。谗谄:说人坏话,奉承献媚的小人,动词活用作名词。邪曲:品行不正的小人。方正;端方正直的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蝉:像蝉那样。名词作状语。
7、存、兴:使存,使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亡:使灭亡。破:使破败。动词的使动用法。内,外:在朝内,在国外。名词作状语。忠:忠诚的人。贤:贤能的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作动词。故选C。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明道德之广崇其后楚日以削时秦昭王与楚婚身客死于秦短屈原于顷襄王故内惑于郑袖方正之不容也邪曲之害公也A/B/C/D/【答案】C【解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阐明;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名词活用为动词,通婚;名词作状语,像客那样,一说,以客的身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说坏话;名词作状语,在内;形容词活用为名
8、词,端方正直的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邪恶的小人;故选C。1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忠而被谤B故内惑于郑袖C是以见放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答案】D【解析】A项,被动句,“被”表被动;B项,被动句,“于”表被动;C项,被动句,“见”表被动;D项,定语后置句,应为“察察之身”。故选D。13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被动句的一组是(3分)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兵挫地削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为天下笑竟为秦所灭是以见放战于蓝田ABCD【答案】D【解析】是判断句,“也”表判断;被动句,词语本身包含被动语意;不是特殊句式;被动句,“为”表被动;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9、;被动句,“见”表被动;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蓝田战”。故选D。1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父母者,人之本也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B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C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人君)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答案】D【解析】A项,“者,也”,判断句/“为”,被。被动句。B项, “者,也”,判断句;“于”表被动,被动句/“于”,后置了状语,状语后置句。C项,“身之察察、物之汶汶”,“察察身,汶汶物”。定语后置句/“自为、自佐”,“为自、佐自”。宾语前置句。D项,均为被动句。被动词分别是“见”、“于”
10、。故选D。15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徒,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对内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B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进行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作者生活的汉武帝时期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赋是一种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特殊文体,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以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并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答案】C【解析】C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错,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1、。故选C。【文本综合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12、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16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
13、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C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职位仅次
14、于令尹。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B大夫,官阶之一,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由高到低设卿、士、大夫三级。C离骚共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楚辞的代表作。D文学史上常用“风”“骚”并称,“风”是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骚”是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屈原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屈原的下属没写完,加上上官大夫的谗言,所以怀王发怒而疏远了屈原。B屈原痛心怀王听力不好,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品行不正的小人损害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
15、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C怀王在内迷惑郑袖,在外被张仪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是怀王不了解人招来的祸害。D面对渔父的劝说,屈原表示宁可投入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也不会让自己高洁的品质蒙受世俗的尘垢。他在自投汨罗之前写了怀沙赋。1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1)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答案】16D 17B 18D19(1)整个世界都是浑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喝醉了,唯独我一人清醒。因此我被放逐。(2)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先贤所
16、推崇的。【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把草稿强取为己有,屈原不赞同。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见”和“夺”都是上官大夫的行为,语意联系紧密,不能断开;“屈平”作后句“不与”的主语,在“屈平”前面断开,排除AB两项。“令”(第一个)是名词,作“为”的宾语,“众”作后句“莫不知”的主语,中间断开;“平”指屈平,作后句“伐其功”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D。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B.“由高到低
17、设卿、士、大夫三级”错误,由高到低应为“卿、大夫、士”。故选B。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屈原的下属没写完”错误,“属”的意思是“写”,意思是“屈原没写完”。B.“听力不好”错误,应是“被小人迷感,不辨是非”。C.“在内迷惑郑袖”错误,应是“被郑袖迷惑”。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举”,全;“是以”,因此;“见放”,被放逐。(2)“伏”,保持;“死直”,献身正道;“固”,本来;“厚”,推崇。参考译文: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
18、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把草稿强取为己有,屈原不赞同。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
19、起的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
20、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考点拓展训练】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4题。(20分)(一)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
21、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