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历史是一首永恒的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时隔百余年,闻之尚骇愕,谁肯跨海归,走就烹人镬?【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三维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识记: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演变,“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所在地造成的严重后果。(2) 理解:井田制;均田制;重农抑商;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后果(3) 运用:闭关锁国与中国现在对外开放的比较。2.过程与方法:()教学方法应多种多样,阅读法、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历史比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
2、教师的启发,使学生能够运用正确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坚持对外开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总结出“闭关锁国”政策必定造成落后,落后就要捱打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难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板书设计】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3、滨,莫非王臣”3、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1)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2)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及特点:形式: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国家掌握一部分土地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占有少量土地特点: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可以自由买卖(3)历代封建政府态度: 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二、“重农抑商” 1、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2表现:(1) 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重本抑末)(2)西汉抑制富商大贾 (3)明清固守“重农抑商” 3、评价:(1)积极意义(前期):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封建经济基础,维护社会稳定。(2)消极影响(后期
4、):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明清时期1、含义:严禁人民私自出海;官方主持外贸(严格限制绝对禁止)2、原因:(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2)直接原因:西方殖民者东来;清政府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3、消极影响:(1)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阻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2)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相关史料和学思之窗】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2、材料一: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弃官经商;富商“金玉其车,文错其服”。 材料二:“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汉)
5、 材料三:“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 ,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 (明) 这三段材料说明古代商人的地位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
6、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吏,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持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么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关系:雍正帝认为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重农抑商)根据: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 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国富民安; 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
7、力。(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1)揭示了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征收重税 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2)影响: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授课过程】导入新课:前面三节内容已经讲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历史,三大行业中农业是农业文明社会的基础,手工业和商业是农业经济的补充,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导入所学内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讲授新课:一、土地制度的演变从今天中国土地政策讲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现在农村使用权和所有权分开),导入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学生归纳总结)。1、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产品。2、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重点讲清其特点)3、 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重点和学生一起讨论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形式和特点)二、重农抑商从材料导入商人地位的变化、重农抑商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教材归纳重农抑商在中国古代的表现,自由讨论不同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有关评价。三、“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从乾隆帝接见英国使者以及材料入手导入话题,那么我们不禁疑惑:为什么要闭关?学生讨论、老师总结得出结论。这种政策的消极影响学生自由讨论得出。课堂练习:略课外作业:基础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