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6.1 行星的运动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年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6.1 行星的运动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6.1 行星的运动 .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1 行星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 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澄清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教学重点开普勒行星运动
2、定律。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多媒体演示:天体运动的图片浏览。在浩瀚的宇宙中有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天体,如月亮、地球、太阳、夜空中的星星由这些天体组成的广袤无限的宇宙始终是我们渴望了解、不断探索的领域。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历史上有过不同的看法,科学家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将使我们正确地认识行星的运动。二、新课教学(一)古代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投影出示以下提纲: 1古代人们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 2什么是“地心说”?什么是“日心说”? 3哪种学说占统治地位的时间较长? 4两种学说争
3、论的结果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学生代表发言。 1在古代,人们对于天体的运动存在着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对立的看法。 2“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在绕太阳运动。 3“地心说”占统治地位的时间较长。 4“日心说”与“地心说”争论的结果是“日心说”最终战胜了“地心说”。真理最终战胜了谬误。(二)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问1:古人认为天体做什么运动? 古人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十分神圣,他们认为天体的运动不同于地面物体的运动,天体做的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 问2
4、:开普勒认为行星做什么样的运动?他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开普勒认为行星做椭圆运动。他发现假设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计算所得的数据与观测数据不符,只有认为行星做椭圆运动,才能解释这一差别。 问3: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具体表述是什么?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从行星运动轨道、行星运动的线速度变化、轨道与周期的关系三个方面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多媒体播放行星绕椭圆轨道运动的课件)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问4:这一定律说明了行星运动轨迹的形状,不同的行星绕大阳运行时椭圆轨道相同吗?不同。教材做一做 可以用一条细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年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6.1 行星的运动 2018 年高 物理 必修 教案 6.1 行星 运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