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年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及意义,学习计算变力做功的思想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猜测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科学预测的能力。 2体会计算拉力做功的方法,体会微分思想和积分思想在物理学上的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弹性势能公式的探究过程和所用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学习兴趣,体会弹性势能在生活中的意义,提高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探究弹性势能公式的过程和所用方法。教学难点推导拉伸弹簧时,用微分思想和积分思想求解拉力所做功的表达式。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实验导入 装置如图所示: 将一木块靠在弹簧上,压缩后松手,弹簧将
2、木块弹出。分别用一个硬弹簧和一个软弹簧做上述实验,分别把它们压缩后松手,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叙述。现象一:同一根弹簧,压缩程度越大时,弹簧把木块推得越远。现象二:两根等长的软、硬弹簧,压缩相同程度时,硬弹簧把木块弹出得远。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上述实验中,弹簧被压缩时,要发生形变,在恢复原状时能够对木块做功,因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教师: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应该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二、新课教学教师:我们在学习重力势能时,是从哪里开始入手进行分析的?这对我们讨论弹性势能有何启示?学生思考后回答:学习重力势能时,是从重力做功开始入手分析的
3、。讨论弹性势能应该从弹力做功入手分析。教师点评:通过知识的迁移,找到探究规律的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当弹簧的长度为原长时,它的弹性势能为零,弹簧被拉长或被压缩后,就具有了弹性势能,我们类比重力势能猜测一下: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归纳:(1)重力势能与高度h成正比,弹性势能是否也与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有关?若有关,是否是简单的正比关系?(2)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发生变化,重力做功在数值上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那么,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变化之间关系是怎样的?(3)在高度h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对于不同的弹簧,其弹性势能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形
4、?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设计实验,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实验方案:利用教材P69图7.5-3所示的装置,弹簧一端固定,根据控制变量法,由拉力做功数值上等于弹力做功,也等于弹性势能变化量,即Ep=W=Ff l,把不能直接测量的弹性势能转换为测拉力做功。只要我们探究出l与形变量x、劲度系数k的关系,就知道Ep与形变量x、劲度系数k的关系。1.保持k一定,研究形变量x与拉力的位移l的关系。2.保持x不变,研究劲度系数k与拉力的位移l的关系。多次试验并记录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1)保持k一定,研究形变量x与拉力的位移l的关系。弹簧的形变量(m)拉力的位移l(m)1x12x23x34x4(2)保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年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2018 年高 物理 必修 教案 7.5 探究 弹性 势能 表达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