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ppt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4- 202468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 第一讲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二讲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三讲 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45度线模型) 第四讲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第五讲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六讲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七讲 宏观经济政策 第八讲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第九讲 经济增长 第十讲 当前宏观经济学的争论和共识第三讲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第三讲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也就是45
2、度线模型 这是高度简化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以最简单的方式说明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第三讲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3.1 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3.2 3.2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3.3 3.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3.4 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3.5 3.5 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3.6 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基本假设两部门经济(居民户消费和储蓄,厂商生产和投资)没有供给限制(存在资源闲置,物价不变,这是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投资为常数:I=I0,即企业自主决定投资,不受利率和产量变动的影响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
3、为零,即GDP=NDP=NI=PI 背景(background) 19291933年“大萧条” 1、资源闲置 2、AD闲置资源被利用产量、价格不变 Keynesian Law: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经济恢复均衡,达到AD=AS状态,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3.2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2.1 均衡产出的概念 3.2.2 均衡产出的条件3.2.1 均衡产出的概念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理论概念,有必要把它们转换为统计概念,在总供求理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之间建立起联系。 总供给=总产出 总需求=总支出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即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的意愿支出
4、时的产出。均衡产出可以表示为: y = c + i 其中y 为实际收入,c、i代表实际消费与实际投资(实际与名义相对),代表意愿消费和投资,而不是事后发生的消费和投资。3.2.2 均衡产出的条件 E = y, E为实际总支出(c + i) 由于E= c + i, 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即y= c + s 所以, i=s, 即计划投资=计划储蓄450isis 图中纵轴表示支出图中纵轴表示支出,横轴表示产出,横轴表示产出 450线上任何一点总线上任何一点总产出等于总支出。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条件:i=syEAEBOy0i=s注意:这里的储蓄和注意:这里的储蓄和投资是意愿储蓄和意投
5、资是意愿储蓄和意愿投资。只有意愿储愿投资。只有意愿储蓄和意愿投资相等,蓄和意愿投资相等,宏观经济才达到均衡。宏观经济才达到均衡。支出收入3.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3.3.1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 3.3.2 线性消费函数 3.3.3 储蓄函数 3.3.4 其它消费函数3.3.1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 消费函数:是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现期收入决定消费:c=c(y ) 平均消费倾向: APC=c / y 边际消费倾向: MPC=c /y 如果收入和消费增量极小时: 450ycc=c (y)消费曲线消费曲线ycMPCdd3.3.1 凯恩斯的
6、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 现期收入决定现期消费。 MPC递减,且0MPC1 APCMPC,也递减,APC/=/1。3.3.2 线性消费函数(1) (1)现期收入决定消费; (2)收入消费之间关系是线性的。 c =+y 自发消费,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纵轴截距 MPC,直线斜率 y引致消费,随收入变动而变动 0, 0 1 c =+y的的经济含义经济含义是是: 消费等于自发消费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和引致消费之和。3.3.2 线性消费函数(2)APC=c / y=(+y ) / y=/ y+=/ y + MPC(1)APCMPC (2) /y0, APCMPC APC= /y + MPC
7、= 在图中表现为斜率是基本消费部分(自发性消费)0。c= + yoyc4503.3.2 线性消费函数(3) MPC和APC的比较 假定消费函数为:c=200+0.8Y 单位:元ycycMPCAPC800840-1.05100010002001600.81.0120011602001600.80.97140013202001600.80.94160014802001600.80.93180016402001600.80.913.3.2 线性消费函数(4)存在自发性消费,为一给定常数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 1 0 。平均消费倾向APC=c/ y = /y +随着收入提高,APC递减且大于MPC。
8、3.3.3 储蓄函数 居民户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以后剩下来的部分就是储蓄。 由于储蓄与消费具有互补性,故一切影响消费的因素也都会同时影响储蓄。在分析消费函数时,既然已经撇开了其他因素,假定消费唯一地取决于可支配收入,那么,储蓄也就唯一地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储蓄函数,其形式为: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储蓄与可支配收入间的关系 s=s ( y ) 平均储蓄倾向:APS=s /y 边际储蓄倾向:MPS=s /y 线性储蓄函数: s= y - c = y - (+ y) s = - + (1-)y 随y的增加,APS递增,MPS= 1-, APSMPSoycC=+y0sy储
9、蓄曲线储蓄曲线w二者关系:二者关系:w(1)c + s= yw(2)因为)因为y= c +s w 则则1=c /y + s /yw 即:即:APC+APS=1w(3)因为)因为y=c +s w 则则1=c /y +s /yw 即:即:MPC+MPS=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储蓄倾向与消费倾向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平均储蓄倾向的递增对应着平均消费倾向的递减。 第二、平均储蓄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之和等于1。 CSYd APSAPCS/Yd+C/Yd1 第三,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等于1。 S+C=Yd注意:以上分析的是居民户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及其相互关系。宏观经
10、济学关心的是整个社会的消费函数,即社会总消费与总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社会消费函数并不是居民户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要从所有居民户的消费函数中求得社会消费函数,还必须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第一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 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法则,不同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不同的: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均等,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就越小,社会消费曲线就越是平坦。 第二是政府的税收政策。3.3.4 其它消费函数 相对收入假说 终身收入假说/生命周期理论 恒常收入假说/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消费函数拓展消费函数拓展1、相对收入消费理论(J.S.
11、 Duesenberry)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 经济衰退 y, c存在向下刚性c不变或轻微下降 示范效应 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0yccl消费函数拓展消费函数拓展 2、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F. Modigliani)人们在更长的时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人们在更长的时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 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YLWL=CNL=CWL+C(NLWL) 其中,其中,WL工作期,工作期,NL预期寿命,
12、预期寿命,YL每年劳动平每年劳动平均收入,均收入,c年消费量,年消费量,c (NL-WL)储蓄储蓄 0t1幼年期,幼年期,cy, s0, 负父母的债负父母的债 t2青壮年期,青壮年期,cy, s0, s的用途有:还债,养老储蓄,放债的用途有:还债,养老储蓄,放债 t3老年期,老年期,cy, s0, 他有两件事要做:消费(用青年期他有两件事要做:消费(用青年期的储蓄),讨债。的储蓄),讨债。Y, cott1t2t3 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的工作年限和年劳动收入以及家庭财产。 假设条件: 人的寿命、工作年限和收入确定 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 不考虑价格变动 不考虑遗产因素(无遗产) 基本结论:C
13、= aWR+ cYL 其中,WR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中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Milton Friedman)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永久永久收入是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收入是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1、前提(、前提(ppermanent 永久;永久; ttransitory 暂时)暂时)(1)y=yp+yt, c=cp+ct(2)cp=yp, 为消费倾向为
14、消费倾向(3)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无关,)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无关, 暂时收入用于储蓄。暂时收入用于储蓄。2、应用:、应用:(1)繁荣阶段,现实收入恒常收入,现实消费=恒常消费,所以现实APC恒常APC,现实APS恒常APS(2)萧条阶段,正好相反。所以,临时性的政府税收政策失效。奥巴马的奥巴马的智囊团也智囊团也无可奈何无可奈何恒常收入假说 即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与莫迪利安尼相似,弗里德曼(M. Friedman)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长期收入水平,并提出了估算长期收入的估算方法。 Y=aY+(1-a)Y-1 认为短期内收入经常变动,但是消费并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而是呈现出“惯性”。收入提高时,消费只
15、是小幅提高;收入下降时,消费只是小幅下降。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 收入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减少 价格水平: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 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不同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3.4.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3.4.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3.4.3 基本结论3.4.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1)基本说明: 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假定收入由总需求一方决定。所以,为了说明均衡收入的决定,首先就必须说明总需求本身。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公式中的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
16、部分。如果一开始就讨论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过程,表面上看来,至少需要研究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出口X和进口M五个因素,比较复杂。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分阶段完成这个任务:首先分析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其次是三部门经济,最后才分析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假定经济中不存在政府和国际部门,只有居民户与企业。于是,国民收入均衡公式就简化为: Y=C+I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2) 总支出决定总产出,即 y= c + i 消费函数为: c y , 所以 y = y + i 则均衡收入(产出)为 y=(+i)/(1- ) 推动均衡形成过程中,净存货机制作用巨大 总需求大于总产出 非意愿存
17、货下降甚至为负 增加产出 使产出趋向与需求相等 总需求小于总产出 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产出 使产出与需求相等 总需求等于总产出 非意愿存货为零 经济均衡3.4.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3)450ic yc + iyc + iOEy0siisy1y2is:非意愿存货小于零;:非意愿存货小于零; si:非意愿存货大于零:非意愿存货大于零 总之,任何不等于均衡收入的收入都是不稳定的,他们都将朝着均衡收入移动。在均衡收入上,总需求等于总收入,实际存货等于意愿存货,企业既不扩大也不缩小生产,收入便稳定下来。故与总需求相等的收入就是稳定的均衡收入。如果消费函数与投资函数既定不变,则这种收入水平将被一直维持
18、下去。 在上述均衡收入的决定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不是价格机制(价格已经事先被假定不变)而是数量机制或存货机制:当总需求大于总收入或总产出时,企业的存货便下降到意愿的或计划的水平以下,从而促使企业通过增加生产来恢复意愿的存货水平,最终使总产出与总需求相等;反之,当总需求小于总收入或总产出时,企业的存货便增加到意愿的或计划的水平之上,从而促使企业通过减少生产来减少非计划存货,最终使总产出与总需求相等。实际上,市场机制可分为价格机制与存货机制两大类。它们虽然密切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共同调节经济,然而,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两者所起作用的大小不尽相同。例如,在经济非常萧条的时候,价格机制所起的作用相当
19、微弱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而存货机制却积极地发挥作用,使总供求趋于均衡。在这种条件下,当然可以假定价格不变。3.4.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4)3.4.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 y=c +i, i= y -c = s s= - +(1- )y i= - +(1- )y 则均衡收入(产出)也为 y=(+ i )/(1- )3.4.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iyOsE- ssiisy0y1y2is:非意愿存货小于零;:非意愿存货小于零; si:非意愿存货大于零:非意愿存货大于零i3.4.3 基本结论总产出倾向于和总需求一致简单经济中,总量均衡表现为意愿投资和意愿储蓄相等总需求表现为可支配
20、收入、自发性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净存货机制在总量均衡中作用重大总之:没有供给限制的条件下,总需求决定总产出3.5 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 3.5.1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3.5.2 乘数原理 3.5.3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 3.5.4 比例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 3.5.5 总结3.5.1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总支出:c + i + g 总收入:c + s + t 均衡条件:i +g=s +tc= + yd =+ (y -t)+ (y -t) +i +g= yy= (+ i +g t)/ (1- ) 两部门经济中加入政府部门就成了三部门经济。 假定政府的经济行为只有购
21、买G与税收T两种。撇开净出口(X-M),就可得三部门国民收入均衡公式: Y=C+I+G I+G=S+T 与分析两部门收入的决定一样,分析三部门收入的决定,采用以上两式结果是相同的。这里决定收入的有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与税收T四个变量。其中税收T隐藏在消费函数之中:税收通过影响可支配收入而影响消费,即: C=a+bYd=a+b(Y-T)yc +i +gc +i +gc +ic + ydy0igy1EE1三部门经济中用总支出三部门经济中用总支出等于总产出的角度得到等于总产出的角度得到国民收入国民收入 假定政府购买为自发变量,与收入无关。即: G=Go 税收分两种情况。一种为定量税收(又称定额
22、税或总量税),税收量既定,不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即税收为自发变量: T=To 另一种为比例税,即按收入的一定比例征税。比例税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 T=To+tY3.5.1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用储蓄等于投资得到国民收入(1)ys +ti +g i +gis +tsy0E- i +g 定量税的情况下,税收与国定量税的情况下,税收与国民收入没有关系。即不管国民收入没有关系。即不管国民收入是多少,税收都是民收入是多少,税收都是 t。则。则:i +g= - +(1- )(y-t)+t时,得时,得到均衡产出。其中到均衡产出。其中y -t=yd即可支配收入。即可支配收入。三部门国民产出决定的总结)tg
23、i(11y0000y=c +ic= + (y -t)t=t0i = i0g =g03.5.2 乘数原理(1) 乘数概念:一般地定义为两个相关变量的增量之比。 在宏观经济学中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 一般有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出口乘数等。 乘数是反映每增加一单位支出对国民收入量的变化影响程度的一个量,等于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支出的变动量之比。由于支出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往往多于或几倍于支出的增加量,故称为乘数。乘数在这里有倍数的含义。 支出增加之所以会引起数倍于自身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是因为支出的增加直接引起了等量
24、的总需求增加与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反过来又导致引致支出的增加,进而导致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又一次增加。这样,由支出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过程将不3.5.2 乘数原理(2) 投资乘数:KI= Y/I=Y/(Y-C) 分子分母都除以Y,得: KI=1/(1-C/Y)=1/(1-MPC)=1/(1- ) 由于MPS= 1-MPC,则KI=1/MPS 投资乘数的另一种推导方法: Y=C+I= + Y=( +I)/(1- ) 如果投资增加I,带来Y的收入增加, 则: Y+Y=( +I+I)/(1- ) Y= I/(1- ),则KI= 1/(1- ) = 1/(1-MPC) 根据两部门收入均衡公式
25、,可以看到,影响两部门经济均衡收入的因素有消费函数与投资函数两个。消费函数与投资函数的任何变动都会引起均衡收入的变动。相对于投资函数来说,消费函数要稳定得多。故假定消费函数既定不变。于是,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唯一地由投资函数的变动即自发投资的变动引起。如图下所示。 在下图中,横轴Y表示收入,纵轴CI表示两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CI为初始的总需求曲线,与45线的交点E0决定的均衡收入为Y0。现在假定投资增加I,其他因素不变。于是,总需求曲线就向上垂直移动到CII,这条新的总需求曲线与45线的交点E1决定的均衡收入为Y0Y,其中,Y是自发投资增加I所增加的收入,它到底有多大呢? 增加投资I的
26、最初结果是出售资本品的企业增加了一笔与I等量的收入。如果假定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与折旧等于零,那么在两部门经济中,这笔收入就以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等形式流入到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手中,即居民手中,最终全部变成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部分。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必然引起引致消费的增加。根据消费函数,个人消费的增加量为可支配收入增加量的一部分即cI(c为边际消费倾向)。个人消费的增加,使得出售消费品的企业增加了一笔与cI等量的收入。这笔收入最终又变成个人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部分。可支配收入的再次增加必然引起引致消费的再次增加。此时,个人消费的增加量为c2I。这样,出售消费品的企业又增加了一笔与c2I等量的收入。这笔
27、收入最终又变成个人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部分,从而乘数计算 假定企业新增一笔假定企业新增一笔投资投资$100$100万万 假定假定MPC=0.MPC=0.7575 MPS=0.2MPS=0.25 5 收入变化 消费变化 储蓄变化100 75 2575 56.25 18.7556.25 42.19 14.06 42.16 31.64 10.5531.64 23.73 7.91All 94.92 71.19 23.73Total $400 $300 $100IYKIKIYIYIIIYYII0 0. .7 75 51 11 1)75. 075. 075. 01 (75. 075. 0400$751003
28、22I IY Y乘数与MPC关系1,10), 1 (0, 111mpcmpcmpcmpcKI3.5.3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1) 在总额税(定量税)条件下,假设税收为T,转移支付为TR 则消费函数为: C=a+Yd=a+(Y-T+TR) 总需求或总支出: AD= a+(Y-T+TR)+I+G 总产出倾向于与总支出相等,则 Y= AD= a+(Y-T+TR)+I+G 整理后得均衡产出:Y=(a+I+G)/(1-)+(-T+TR)/(1-) 政府部门的经济行为被假定有购买、税收和转移支付三种。其中任何一种行为的变动或它们的同时变动都将引起均衡收入的变动。因此,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除了投资乘数
29、以外,还有: 政府购买乘数 税收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3.5.3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2) 由Y=(a+I+G)1/(1-)+(-T+TR)/(1-)可得 (1)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影响(政府购买乘数)Y +Y =(a+I+G+ G)1/(1-)+(-T+TR)/(1-) 则:KG=Y/G= 1/(1-)即政府购买乘数为KG= 1/(1-),同理可得: (2)转移支付对产出的影响(转移支付乘数)Y +Y=(a+I+G)1/(1-)+(-T+TR+TR)/(1-)则: KTR=Y/TR=/(1-)3.5.3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3) (3)税收对产出的影响:(税收乘数) Y
30、+Y=(a+I+G)1/(1-)+-(T+T)+R/(1-) KT=Y/T=-/(1-) (4)平衡预算对产出的影响:(平衡预算乘数) 如果没有转移支付: G=T 则: Y=KG G+KT T= G( KG+KT ) 即平衡预算乘数KB=1 如果有转移支付:G+TR= T,即即G=T TR 则: Y=KG G+KT T+KTR TR由此可得出: Y=KG( T TR )+KT T+KTRTR=T TR=G 即政府购买支出的平衡预算乘数也为1 但是,政府支出总量的乘数小于13.5.4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4) 总结:在没有转移支付且0.5的条件下 1/(1-)/(1-)1-/(1-) 即
31、KG KTRKBKT 如果存在转移支付,则平衡预算乘数小于1大于零 如果0.5不成立,则转移支付乘数有可能小于平衡预算乘数T=T0总额税时的均衡收入 已知已知 C=160+0.75Yd T0=80 I0=100 G0=200 Yd=Y-T0 求均衡点求均衡点AD=C+I+G =160+0.75Yd+I+G =160+0.75(Y-80)+100+200 =460+0.75(Y-80)AD=400+0.75YAD=Y400+0.75Y=Y0.25Y=400Y=1600为均衡收入水平为均衡收入水平例题1 已知:已知:mpc=0.8mpc=0.8 问:政府增加问:政府增加200200亿购买支出,国民
32、收入如何变动?亿购买支出,国民收入如何变动?因为KG=1/(1-)=5有 如果减少如果减少200200亿购买支出,结果如何?亿购买支出,结果如何?亿亿2 20 00 0亿亿G GK KY YG G10005例题2 已知:已知:mpc=0.8mpc=0.8 问:政府增税问:政府增税200200亿,国民收入如何变动?亿,国民收入如何变动?解:KT=-/(1-)=-4(理解负值的含义)有 如果,政府减税如果,政府减税200200亿,结果如何?亿,结果如何?8 80 00 0亿亿2 20 00 0亿亿4 4T TK KY YT T3.5.5比例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1) 比例税T=T0+tY 消费函
33、数为:C=a+ Y-(T0+tY )+TR Y= AD= a+Y-(T0+tY )+TR+I+G 整理后的均衡产出: Y=(a+I+G)1/(1-+t)+(-T+TR)/(1-+t) 由此可得:3.5.5 比例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2) (1)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影响: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影响:KG= 1/(1-+t) (2)转移支付对产出的影响:转移支付对产出的影响:KTR= /(1-+t) (3)税收对产出的影响:税收对产出的影响:KT= -/(1-+t) (4)平衡预算对产出的影响:平衡预算对产出的影响:(G=T) KB=(1-)/ (1-+t)1 注意:税收与收入相关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对产出
34、的影响在变小。T=0.2Y比例税时的均衡收入 已知 C=160+0.75Yd T=0.2Y I=100 G=200 Yd=Y-T 求均衡点AD=C+I+G =160+0.75Yd+I+G =160+0.75(Y-0.2Y)+100+200 =460+0.75X0.8YAD=460+0.60YAD=Y400+0.60Y=Y0.40Y=460Y=1150为均衡收入水平为均衡收入水平总结: 三部门经济模型已提示宏观调节政策的理论原理。如总需求不足,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如政府应对通货紧缩),政府支出具有乘数效应。(如果认为经济已经走出通货紧缩,面临通货膨胀危险,则应采取相反政策)。 当然:
35、扩大支出促进增长,背景是短期情况:这时经济活动规模由总需求决定。4545度线表明,只要ADAD线移动,总产出自动满足总支出要求。实际假定总供给是没有限制的。也就是以凯恩斯主义的假设出发的。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1) 总支出:C+I+G+NX 均衡条件: Y =C+I+G+NX 三部门经济中加入国际部门就成了四部门经济。如果说三部门经济由于撇开了同他国的经济联系而被称为封闭经济的话,那么,四部门经济就可以称为开放经济。 假定国际部门的经济行为只有商品与服务的出口(X)和进口(M)两种。四部门国民收入均衡公式如下式 Y=C+I+G+(X-M)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2)Y2C+I+G
36、+NXC+I+GC+IC aYdY0IGY1EE1NXC+I+G+NXE2 出口是一国生产的的产品与服务出售给其他国家与地区。一国出口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第一,其他国家的国民收入。 如果其他因素既定,其他国家的国民收入越高,对一国的产品与劳务的需求就越大,则该国的出口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任何国家都是有利的。 第二,国际专业化程度。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3)Y=C+I+G+(X-M)C=a+(Y-T)T=T0或或T=T0+tYI = I0G=G0X=X0M=M0+mY)MTXGI(m) t1 (11Y0
37、0000)MTXGI(m11Y00000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4) 对于外贸乘数,由于出口数量是个外生变量,根据进口假设的不同,可以分两种情况: (1)进口为一常数M,则Y=C+I+G+(X-M) 即:Y= a+(Y-T+R) +I+G+X-M 则外贸乘数为:KX-M=1/(1-) (2)进口与收入成线性关系,M=M0+mY, 其中 则: Y= a+(Y-T+R)+I+G+X- M0-mY KX-M=1/(1-+m) 注意:这里税收为总额税(定量税),请同学们自己推导比例税的情况。Y YM Mm m T= T0T=T0+ tYM= M0+mY M=M0+ mY T=T0+ tYKC=K
38、I=KGKTKTRKX-MKG=T11 1- -1 11 11 1t t1 11 1t t) )( (1 11 1- -t t) )( (1 11 11 1t t) )( (1 11 1t t) )( (1 11 1- -1 1m mt t1 11 1m mt t) )( (1 11 1- -m mt t) )( (1 11 1m mt t) )( (1 11 11 1m mt t) )( (1 11 1- -1 1乘数分类总结乘数分类总结m m1 11 1m m1 1m m1 1m m1 11 1m m1 1- -1 11 11 1乘数理论的适用性 乘数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
39、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某一部门支出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而国民收入有更大的增加。从这种意义上说,乘数理论是适用于各种经济的一般规律。 乘数效应本质上是生产与消费或供给与需求这一矛盾运动的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供给有赖于需求:正是需求产生了供给,需求的增加往往导致供给的增加;另一方面,需求也有赖于供给:正是供给创造的收入才使人们的消费欲望变成了现实的需求,供给的增加必然导致需求的增加。需求与供给的这种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是社会生产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当然,在一定的时期内,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促进不能无限地进行下去,即乘数效应总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无穷大。由于边际消费
40、倾向小于1,使得自发支出增量引起的每一轮引致支出的增量以及相应的收入增量按几何级数递减,迟早终将趋于零。边际税收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的作用,则加速作业 1、说明宏观经济学中计划量(意愿量、事前量)与实际量(统计量、事后量)的区别。 2、什么是乘数?分析推导投资、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平衡预算和出口乘数。(至少完整的写出其中之一的推导过程) 3、45度线模型中总支出(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结论成立,需要哪些条件? 4、试在一张图上作出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决定同一总产出的画法。 5、假设政府采取增加政府购买和减少转移支付同一数量,试问: (1)这一政策将导致均衡产出水平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 (
41、2)用数字检验以上结论。假设:b=0.8;t=0.25,初始均衡产出为600,政策变化G=10; TR=-10。作业 6、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S=-1000+0.25Y,投资从300增加到500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 7、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自配收入),投资支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元),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相关链接(1) 张曙光:市场化与宏观稳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83-189页。摘编 自199
42、7年年底至1998年初,中国出现持续的通货紧缩局面。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中央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然而,尽管连续6次降息并征收了利息税,资本市场却反应平平,消费也未大幅增长。由于利率已降得很低,货币政策已没有多大空间,这是凸现了财政政策的作用。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形式,就是通过政府对公共工程的投资,引起一个投资增量。由于投资就是要购买产品和劳务,从而会增加提供这些产品和劳务的人的收入,从而进一步增加次级消费,结果又会增加其他人收入。如此循环下去,就会形成数倍于醉西湖的投资增量的需求,这个倍数就是乘数。相关链接(2) 可见,扩张性的宏观财政政策对社会产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投资增量的大小
43、与乘数的大小。 那么,什么决定了投资乘数的大小呢?主要有两个:一是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收入增长速度、交易费用有关。二是产品和服务的周转次数。由于凯恩斯没有时间概念,所以没有纳入他的公式。周转次数越多,乘数越大。 在边际消费倾向和次级消费的循环次数背后又是什么呢?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因为:第一,交易费用过高意味着社会福利损失和实际收入的减少;第二,交易困难使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第三,交易困难也会使次级消费的循环速度下降。 相关链接(3) 决定交易费用的主要是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在短期内主要是制度因素。 从1998-1999年,中国政府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人们可以猜测这与乘数较小甚至变小有关。乘数变小与制度因素有关。我国先后采取干预市场制度的措施。(如:重新垄断粮食收购;压抑和取缔民间金融机构等) 实际上,这种猜测是有道理的。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由1997年的0.72降至1998年的0.54,农村的由0.61降至-0.36。则投资乘数分别由3.57降至2.17和2.56降至0.74。如果加权平均,边际消费倾向由0.67降至0.11,投资乘数由3.03降至1.12。则财政政策几乎不起作用。本讲结束!本讲结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