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渡荆门送别)(3)辛弃疾的词西江月中写出了词人因丰收而无比的喜悦的心情的是: , 。(4)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 , 。(李白渡荆门送别)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长颈鹿是一个巨人,一向“go zhn yun zh”,可是他已经跑了两天,这条路还是望不到尽头。 ( )(2)设计者和匠师们yn d zh y,自出心载,修建成功
2、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3)观众的吼声几乎能把png tu大雨压下去。 ( )(4)他虽然性格min tin,但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3、下列加横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乎。B、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D、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4、下列对的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充沛。(搭配不当,把“充沛”改为“健壮”。)B进入初中后,他一直始终参加书法班的学习。(重复累赘,删掉
3、“始终”一词。)C这篇通讯报道了一位共产党员为民谋福利而鞠躬尽瘁。(缺少成份,在句末添加“的事 迹”。)D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把 “就”改为“才”。)5、根据语镜,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如果你是一朵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们带来一份绿色。_;_ _。二、阅读(46分)(一)(10分)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厦门亭侯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
4、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平董少平。”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
5、绶,葬以大夫礼。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3分) (1)后特征为洛阳令 特征: (2)而纵奴杀良人 良人: (3)使宣叩头谢主 谢: (4)大言数主之失 数: (5) 由是搏击豪强 搏击: (6) 妻子对哭 妻子: 7、翻译句子。(4分) (1)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2)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8、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歌之曰:“枹鼓不平董少平。”有什么 表达作用?(3分) (二)河中石兽(9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
6、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二石兽并沉焉 尔辈不能究物理 盖石性坚重 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下流,固颠
7、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10、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是非木柿 ;问今是何世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士卒多为用者C 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 D山门圮于河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1、翻译下列句子。(3分)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1分) (三)(10分)飞事至孝,家无姬待。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妹遗之。飞曰:“主上宵肝,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七 单元测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