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金版学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选修一 单元检测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届 金版学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选修一 单元检测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 金版学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选修一 单元检测 .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检测1(2019咸宁重点高中联考)(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灭六国,“六合为一”,货币的混乱状态,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直到公元前210年才最终统一了全国货币。秦兼天下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锰为单位;圆形方孔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币制,意义至为重大。尽管秦行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摘编自秦汉币制改革略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币制
2、改革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币制改革的意义。(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货币的混乱状态,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可得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行币制,货币混乱,根据材料“秦灭六国,六合为一”可得出秦朝完成国家统一,根据材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可得出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和巩固政权的需要等。第(2)问,根据材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并联系所学可得出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便利了地区之间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等作
3、用。答案:(1)原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行币制,货币混乱;秦朝完成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巩固政权的需要。(2)意义:便利了地区之间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便利了经济管理和赋税征收;密切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2(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检)(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代初期,延续北朝和隋代的均田制,把政府控制的田地平均分配给失去土地的农民,但政府分配给失地农民的田地只是全国土地的一部分,王公贵族和官员在土地分配上占有绝对的特权,土地占有的不均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唐初,普通农民的税收主要为租、庸、调三种类型。“租”就是均田制下对农民所得土地所征收的田
4、税;“庸”是劳役;“调”则是对农民家庭经济作物征税。唐初的“租庸调”,不管农民资产的多寡,都统一按照一个标准来纳税。即按照人口纳税,而非按照个人或家庭的资产来纳税,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土地兼并愈来愈严重,愈来愈多的田产都集中到那些不用缴纳田赋的官僚、豪强、大地主手中,但“租庸调”的税制却依然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个人田产的占有量存在着巨大的悬殊。唐德宗建中元年,鉴于“租庸调”税制极为严重的弊端,实施了“两税法”改革。所谓的“两税”,并非是指两种税收,而是指田赋在夏、秋两个固定的时间统一征收。而“两税法”实施之前的“租庸调”,往往较为混乱,征税时间过长,效率很低。“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不管是本地人还
5、外地人,只要在当地拥有田产,就必须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缴纳田赋。而且“两税法”是以钱计税,然后再换算成实物来缴纳,开了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梁盼唐代的税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租庸调”税制的弊端,并指出相比于“租庸调”税制,“两税法”的不同之处。(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实施“两税法”改革的影响。(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弊端,材料“不管农民资产的多寡,都统一按照一个标准来纳税”,带来的税收的严重不公平;“愈来愈多的田产都集中到那些不用缴纳田赋的官僚、豪强、大地主手中”, 影响政府财政收入。第二小问不同点,材料“必须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缴纳田赋”,而以前按照人
6、口纳税;“开了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而以前是以实物来计税。第(2)问,从当时看,材料“必须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缴纳田赋”,既改变了税收的严重不公平,缓和了社会矛盾,又扩大征收对象的范围,增加了税收收入;“开了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长远看,为后世税制改革提供历史的经验。答案:(1)弊端:土地分配不均并由此带来的税收的严重不公平;影响政府财政收入。不同:以前按照人口纳税,现实行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纳税;以前是以实物来计税,现则是以钱计税。(2)影响:提高了政府的征税效率;扩大了征收对象的范围,增加了国家财税;缓和了纳税不公造成的社会矛盾;以钱计税,推动了古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7、为后世税制改革提供了历史的经验。3(2019江西五市八校联考)(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清初为便于统治明代故土,仍沿用明制承宣布政使司,仅改北直隶为直隶,南直隶为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废除了南京为留都的地位。康熙初,改布政使司为省,因认为全国区划为十五省,其制过大,所以分湖广省为湖南、湖北两省,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分陕西省为陕西、甘肃两省,汉地被析为十八省。在边疆,清朝施行与内地不同的行政区划制度,乃由中央设辖区,委派重臣,如在东北地区设奉天(盛京)、吉林、黑龙江及在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在新疆设伊犁5个将军辖区,但伊犁将军一直待在中原,在西藏、西宁设办事大臣辖区,蒙古则采取其民
8、族的盟旗制,连同内地18省,全国共为26个政区,为中国现代省的政区划分奠定了基础。 清代省以下的各级行政区划单位基本上是沿用明制,省下辖府和直隶州,府下领散州和县。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清代行政区划设置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行政区划的历史影响。(8分)解析:第(1)问,“仍沿用明制承宣布政使司,仅改北直隶为直隶,南直隶为江南承宣布政使司”,清承明制,略有损益;“汉地被析为十八省”,分化汉地省;“在边疆,清朝施行与内地不同的行政区划制度”,边疆因俗而治;“蒙古则采取其民族的盟旗制”,具有民族特色;“乃由中央设辖区,委派重臣”,突出满洲地位。 第(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届 金版学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选修一 单元检测 2020 金版学案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习题 选修 单元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