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_《诗五首》七年级上.ppt
《25_《诗五首》七年级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_《诗五首》七年级上.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鉴赏指要:古诗鉴赏指要:1 1、论世知人,了解背景生平、论世知人,了解背景生平2 2、把握意象,领会思想感情、把握意象,领会思想感情3 3、品味语言,揣摩修辞特点、品味语言,揣摩修辞特点4 4、体味、体味意境意境,领悟艺术境界,领悟艺术境界诗歌中的意象:诗歌中的意象: 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等等。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等等。 诗歌中的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诗歌中的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蕴着诗人的感情。想
2、,包蕴着诗人的感情。意境:意境: 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 五 首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杂诗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简介 唐朝诗人,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
3、县,外号“诗佛”。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这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注释】 1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 2.来日:来的那一天。 3绮(q)窗:雕刻花纹的窗子。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4寒梅:冬天开的梅花。 5著花:著(zhuzhu ),开放;著花,开花。诗歌【赏析】【赏析】 诗歌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不加修饰地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地的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欲知家乡情事分外热烈、急切的心情。那么,身在异
4、地的异客,最想知道什么样的事呢?最令诗中主人公亲切怀想的却是花窗前那枝梅花开了没有。用梅花作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诗化了最普通的家务事,同时又体现了诗人独钟梅花那种清高超脱的品性。全诗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 对故乡来人的询问,可以很多很多,为何诗人独问梅花是否开花?近人王文濡评论:近人王文濡评论:“即此寻常通问,而游子思即此寻常通问,而游子思乡之念,昭然若揭。乡之念,昭然若揭。” 思思 考:考: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李商隐,字字义山义山,号,号玉溪生玉溪生。在在晚唐诗人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
5、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杜牧合称为合称为“小李杜小李杜”,也是唐代诗,也是唐代诗人中的人中的“三李三李”之一之一(李白、李(李白、李贺)。他擅长律诗,绝句。所作贺)。他擅长律诗,绝句。所作诗歌典雅华丽,形象鲜明,工于诗歌典雅华丽,形象鲜明,工于比兴,深于寄托,具有独特的艺比兴,深于寄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术风格。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人传诵,他对后代诗人及词人为人传诵,他对后代诗人及词人的影响很大。主要名篇有:的影响很大。主要名篇有:登登乐游原乐游原、无题无题、夜雨寄夜雨寄北北等,有等,有李义山诗集李义山诗集传世。传世。作者简介及题解作者简介及题
6、解 夜雨寄北夜雨寄北,诗题也作,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夜雨寄内”,“内内”即其夫人。现即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夜雨寄北”,“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来解读,似乎更确切。 夜雨寄北夜雨寄北(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 ) 君问归期未有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话巴山夜雨时。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
7、的日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亲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何当共剪西窗烛,陡然一转,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却话巴山夜雨时。向“君”述说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小结: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
8、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一字之师一字之师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成语成语“一字之师一字之师”是指能纠正一个错别是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郑谷(公元郑谷(公元84849 9年),字守愚,袁年),字守愚,袁州州宜春宜春(今江西宜春)人。(今江西宜春)人。其父郑史,其兄郑启,其父郑史,其兄郑启,均为唐代诗人。受父兄熏陶,郑谷七岁便能诗,均为唐代诗人。受父兄熏陶,郑谷七岁便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家司
9、空图家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主”。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887年),郑谷考年),郑谷考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他写的一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他写的一首首鹧鸪鹧鸪诗声名远播,因而又有诗声名远播,因而又有“郑鹧鸪郑鹧鸪”之之称。他与许棠、张乔称。他与许棠、张乔、任涛、任涛等九位同辈人经常唱等九位同辈人经常唱和往还,诗名颇盛,被誉为和往还,诗名颇盛,被誉为“芳林十哲芳林十哲”。郑谷、许棠、任涛、张口、李栖远、郑谷、许棠、任涛、张口、李栖远、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
10、符 淮上与友人别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郑谷 淮淮上与友人别上与友人别郑谷郑谷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长江边上杨柳依依,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 ,我我却要往长安而去。却要往长安而去。“扬子江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与友人 别别”的地点,而的地点,而“杨柳春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三字则点明了季节。杨花:飘飞的柳絮。杨花:飘飞的柳絮。“愁杀愁杀”二字,将友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至。人间依依惜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五首 25 年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