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目录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铁器、牛耕使用铁器、牛耕使用私田增多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生产力决决定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经经济济基基础础决定决定上上层层建建筑筑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经济:铁器牛耕,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思想文化:士阶层活跃壮大;学术下移,百家争鸣,形成思想解放运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兴起变法活动?唯物史观邹忌改革邹忌改革燕昭王改革燕昭王改革赵武灵王变革赵武灵王变革李悝
2、变法李悝变法申不害变法申不害变法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吴起变法吴起变法任务一:通过表格掌握商鞅变法的基本信息。任务一:通过表格掌握商鞅变法的基本信息。目的内容意义富国强兵,建立适应新兴地主要求的君主官僚政治富国强兵,建立适应新兴地主要求的君主官僚政治经济:经济:a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 b“废井田,开阡陌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c c 强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严明法度、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剥夺和限制贵
3、族特权,严明法度、 什伍连坐、推行县制。什伍连坐、推行县制。直接: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直接: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深刻:深刻: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任务二:通过表格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信息。任务二:通过表格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信息。汉汉魏以来,鲜卑拓拔部逐渐南迁,过着游牧生活。公元魏以来,鲜卑拓拔部逐渐南迁,过着游牧生活。公元315315年年鲜卑拓拔部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鲜卑拓拔部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386年,拓拔部的首领拓拔年,拓拔部的首领拓拔珪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
4、都平城(今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439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前提条件前提条件386398439467472490493499北魏建国定都平城统一北方孝文帝亲政孝文帝病逝迁都洛阳冯太后临朝制度制度创新创新民族民族融合融合背景:民族交融内迁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前秦统一北方但迅速瓦解;北魏重新统一北方;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改汉姓的基础上,孝文帝还划分了鲜卑人的姓氏等级,规定了八大贵姓。对于汉人中的世族,孝文帝也规定了四大贵姓
5、。鲜卑八姓与汉人四姓拥有同样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高官清职由他们充任。这一措施 ()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淡化了鲜卑贵族的身份加速了北魏统一北方的进程肯定了世家大族的地位ABCD背景内容意义任务二:通过表格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信息。任务二:通过表格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信息。(1 1)北魏统一北方;()北魏统一北方;(2 2)民族融合趋势和社会矛盾激化)民族融合趋势和社会矛盾激化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均田制均田制三长制三长制俸禄制俸禄制租调制租调制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还受以
6、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长取乡人强谨者者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和征役,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亩和征役,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班百官之禄,以品第各有差。班百官之禄,以品第各有差。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
7、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称为租),帛或布一匹(称为调)。纳粟二石(称为租),帛或布一匹(称为调)。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利于政府税收和征利于政府税收和征役;促进北方经济役;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恢复发展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和徭役利于吏治改善利于吏治改善农民纷纷转向政府,农民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编户齐民,成为国家编户齐民,增加政府的收入。增加政府的收入。宗主督护制。地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主豪强把宗族、佃户组织起来,佃户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修筑坞堡,割据一方。一方。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严惩贪污推行
8、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严惩贪污背景内容意义任务二:通过表格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信息。任务二:通过表格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信息。(1 1)北魏统一北方;()北魏统一北方;(2 2)民族融合趋势和社会矛盾激化)民族融合趋势和社会矛盾激化 后期:孝文帝改革内容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孝文帝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 4家的家的女儿为妃,把女儿为妃,把自己女儿自己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 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鲜鲜卑卑姓姓拓拓跋跋独独孤孤汉汉姓姓元元刘刘实质:少数民族政权自
9、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实质: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流,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流,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统治模式的转化汉族封建统治模式的转化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
10、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据魏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7分)(2)意义:
11、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使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1)内容: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推行均田制。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收到游牧民族袭扰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收到游牧民族袭扰1 1、背景、背景任务三:通过表格掌握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基本信息。任务三:通过表格掌握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基本信息。“三冗二积三冗二积”任务三:通过表格掌握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基本信息。任务
12、三:通过表格掌握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基本信息。背景内容意义总体而言,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党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收到游牧民族袭扰(三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收到游牧民族袭扰(三冗二积);范仲淹的冗二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庆历新政”改革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失败;改革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失败;冗兵冗兵冗官冗官冗费冗费 富国强兵兵农合一改革科举、批判恩荫向农
13、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巩巩固固封封建建统统治治官僚机构官僚机构财政制度财政制度军事体制军事体制目的目的措施措施内容内容作用作用富国青苗法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的财政收入募役法募役法纳钱代役纳钱代役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保证灌溉,防洪赈灾保证灌溉,防洪赈灾均输法均输法采购物资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
14、节省费用,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减轻人民负担方田均税法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地主也不例外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市易法市易法在东京设市易务在东京设市易务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财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政收入强兵实行实行“省兵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军的战斗力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取士改革科举制
15、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批判批判“恩荫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原则择优录取原则任务四:通过表格掌握明朝张居正改革的基本信息。任务四:通过表格掌握明朝张居正改革的基本信息。背景内容结果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国库亏空严重,农民起义不断,统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国库亏空严重,农民起义不断,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治危机不断加深。政政 治治整顿吏治,加强官员考核整顿吏治,加强官员考核军军 事事(边防新政
16、)(边防新政)经经 济济(赋税改革)(赋税改革)裁剪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中兴”的景象。的景象。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几乎全部废止。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几乎全部废止。一条鞭法内容: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评价:“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是中国历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