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ppt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收入、费用和利润一、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一、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1、收入的含义、特点收入的含义、特点:a、收入在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收入在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b、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增加、也可能表、现为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增加、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c、收入能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能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加d、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2、费用的涵义、特点费用的涵义、特点 a、费用的发生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费用的
2、发生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债的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 b、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3、利润利润 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投资净收益投资净收益 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支净额 税后利润(净利润):税前利润税后利润(净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所得税二、收入与费用的核算二、收入与费用的核算1、营业收入的确认标准、营业收入的确认标准营业收入分为营业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基本条件基本条件: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
3、入企业 收入能够可靠计量收入能够可靠计量具体条件具体条件: 销售商品收入必须满足四个条件销售商品收入必须满足四个条件257-258 2、营业费用的确认标准、营业费用的确认标准 营业费用分为营业费用分为: 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费用 其他业务费用其他业务费用 期间费用期间费用 费用的确认方法:费用的确认方法: 按其与收入的直接联系确认费用按其与收入的直接联系确认费用; 如主营业如主营业务成本务成本 按一定的分配方式确认费用按一定的分配方式确认费用;折旧费用折旧费用 在耗费发生时直接确认为费用在耗费发生时直接确认为费用;管理人员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广告费等工资,广告费等3、主营业务的核算、主营业务的
4、核算(1)现销与赊销)现销与赊销确认收入: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等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结转销售成本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贷:库存商品计算应交税金计算应交税金: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贷:应交税金 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交款教育附加教育附加2、分期收款销售:、分期收款销售:发出商品时:发出商品时: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贷:库存商品合同规定日期确认收入:合同规定日期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借:银
5、行存款(应收帐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按收款比例结转成本同时,按收款比例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三、其他业务核算三、其他业务核算1、核算内容:转让无形资产、核算内容:转让无形资产 出租包装物和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固定资产 提供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提供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 出售材料物资(计算销项税额)出售材料物资(计算销项税额)2、核算:、核算: 取得收入时:取得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等贷:其他业务收入等结转成本、计算应交税金:
6、结转成本、计算应交税金: 借:其他业务支出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有关科目贷:有关科目四、期间费用核算:四、期间费用核算: 核算内容、帐务处理核算内容、帐务处理 五、所得税的核算五、所得税的核算 1、所得税含义、所得税含义 2、税前会计利润含义、税前会计利润含义 3、应纳税所得额含义、应纳税所得额含义 纳税所得额纳税所得额=税前利润税前利润法规定调整项目法规定调整项目 差异:差异: 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包括罚款;被没收财务损失;:包括罚款;被没收财务损失;非公益性赞助支出;超过标准的计税工资、非公益性赞助支出;超过标准的计税工资、招待费;国库券利息;等招待费;国库券利息;等 时间性差异:时间性
7、差异:折旧费等折旧费等4、应纳所得税额与所得税费用、应纳所得税额与所得税费用 A、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纳税所得额纳税所得额税率税率 B、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5、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 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应税利润应税利润 应税利润应税利润税率税率 = 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例例15 B公司所得税采用公司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核算,适用税率为核算,适用税率为33%。2002年度企业实现会计利润年度企业实现会计利润1000万元,万元,2002年度与利润年度与利润有关的其他资料如下:有关的其他资料如下: 1、年内计入投资收
8、益的债券投资利息收入为、年内计入投资收益的债券投资利息收入为50万元,其万元,其中国库券的利息收入为中国库券的利息收入为35万元;万元; 2、年内实际发放工资、年内实际发放工资120万元,而税务机关核定的计税万元,而税务机关核定的计税工资为工资为100万元万元 3、全年按会计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总额为、全年按会计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总额为70万元,而按万元,而按税法规定方法计算的折旧额为税法规定方法计算的折旧额为40万元。万元。 要求:要求: 上述三项资料是否产生纳税差异?若产生,请指明是上述三项资料是否产生纳税差异?若产生,请指明是永久性差异还是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还是时间性差异 计算计算B公司
9、公司2002年度的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和净年度的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和净利润利润 编制应交所得税、实际交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编制应交所得税、实际交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编制编制“账结法账结法”下期末结转所得税的会计分录下期末结转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1)产生纳税差异产生纳税差异 国债利息收入国债利息收入35万元为永久性差异实际万元为永久性差异实际 实际发放工资比计税工资多实际发放工资比计税工资多20万元为永久性差异万元为永久性差异 会计比税法规定的方法多提会计比税法规定的方法多提30万元折旧是时间性万元折旧是时间性差异差异 (2)纳税所得额)纳税所得额=1000-35+20+30 =1015万元
10、万元 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101533%=334.95万元万元 净利润净利润=1000-334.95=665.05万元万元 (3) 借:所得税借:所得税 3349500 贷:应交税金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3349500 借:应交税金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3349500 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 3349500 (4) 借: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3349500 贷:所得税贷:所得税 3349500 B公司公司2000年度会计利润年度会计利润500000元,本年度会元,本年度会计核算的收支中含企业违法经营的罚款计核算的收支中含企业违法经营的罚款5000元,元,国库券的利息
11、收入国库券的利息收入20000元,超支的业务招待费元,超支的业务招待费30000元,固定资产折旧费元,固定资产折旧费50000元(税法规定的元(税法规定的折旧额为折旧额为35000元)。企业所得税率元)。企业所得税率33%。 要求:计算本年度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应要求:计算本年度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应付税款法下的所得税费用;付税款法下的所得税费用; 采用应付税款法编制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采用应付税款法编制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计算分别按税后利润的计算分别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的法定盈余公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编制提取的会计分录。(注:积、公益金,编制提取的会计分录。(注:“利利润
12、分配润分配”账户须列示明细账户)。账户须列示明细账户)。 (1)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50+0.5-2+3+(5-3.5) =53万元万元 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5333%=17.49万元万元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17.49万元万元 (2) 借:所得税借:所得税 174900 贷:应交税金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174900 (3)净利润)净利润=50-17.49=32.51万元万元 法定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32.5110%=3.251万元万元 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 32.5110%=3.251万元万元 借: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
13、定盈余公积 32510 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法定公益金 32510 贷: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2510 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 325106、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将本年度发生的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将本年度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递延到到以后各期;在时间性差异发生以后各期;在时间性差异发生相反变化时相反变化时,将其对所得税影响的金额予以将其对所得税影响的金额予以转销转销。 符合配比原则符合配比原则 账户设置账户设置: 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所得税所得税 递延税款递延税款 (1)各年)各
14、年税率不变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的情况下: 纳税所得额纳税所得额税率税率 = 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税率税率 = 递延税款递延税款 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递延税款递延税款 = 所得税所得税 借:所得税借:所得税 借或贷:递延税款借或贷: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金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例例16 会计:年折旧额会计:年折旧额=50000/5=1万元万元 税法:年折旧额税法:年折旧额=50000/10=0.5万元万元 时间12345678910会计11111税法0.50.50.50.50.50.50.50.50.50.5时间性差异0.50.50.50.50.5 -0.5 -
15、0.5 -0.5 -0.5 -0.5 1-5年会计处理相同年会计处理相同 税法年折旧额:税法年折旧额:5000010=5000元元 会计年折旧额:会计年折旧额:500005=10000元元 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10000-5000=5000元元 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80000+5000)33% =28050元元 递延税款递延税款=5000 33%=1650元元 所得税所得税=28050-1650=26400元元 借:所得税借:所得税 26400 递延税款递延税款 1650 贷:应交税金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28050 6-10年会计处理相同年会计处理相同 税法年折旧额税法年
16、折旧额=5000010=5000元元 会计年折旧额会计年折旧额=0 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0-5000=-5000元元 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90000-5000)33% =28050元元 递延税款递延税款=-5000 33%=-1650元元 所得税所得税=28050+1650=29700元元 借:所得税借:所得税 29700 贷:贷: 递延税款递延税款 1650 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28050 (2)在各年)在各年税率有所变动税率有所变动情况下:情况下: 分为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递延法和债务法 递延法递延法: 税率变动时余额不作调整税率变动时余额不作调整 本年度发生时间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一 收入 费用 利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