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教案教学设计备课.docx
《冀教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教案教学设计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教案教学设计备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冀教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教案教学设计备课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期备课 内容与分析: 本册主要围绕“结构与系统”这组概念,整合课程标准中科学 探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以及科学态度、情感 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内容。本册共计五个单元、22个课題,旨在小学科学学习结東时,帮助学生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 内化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 本册总目标: 1、能意识到系统是有一结相层次的。系统中的成员是相互协同工作的,尽管每个版飘每层结构的功能和作用不同,但都生命出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中有米生物多样性、能量与能源、大阳系等内容,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
2、验证、收集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在充分体验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猜想预测能力、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思维方法和能力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建立科学模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2、始终保持对探索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不同能量形式间的转化与控制、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太阳系的组成等的兴趣,逐渐料爱生命,保护生物资源、节约能源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名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从体的角度分析系统中发的各现象,系统成员中的相互关系半生大胆想方面分事物的发展;体验感受系统结构和谐、对称的科学美。 3、能认识更多的生物种类,通过比较、推理、归纳某类生物的主要特性,能说出生物的生长需要能量,了
3、解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而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知道能源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能说出大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及大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 关系。 4、能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认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发霉、腐烂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保护生物资源的方案:能设计制作一些能量转化装置、节能装置。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能量能源问题;能大胆想象,关注科技发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有关太阳系的开发、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案,进一步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决策,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系统、辩
4、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周:2、测量长度 第二周:2、测量长度 3、测量质量 第三周:3、测量质量 4、测量温度 第四周:5、计量时间第一单元测试 第五周:国庆节 第六周:6、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7、塑料 第七周:8、服装材料二单元测试 第八周:9、固体、液体、气体 第九周:10、水和水蒸气 第十周:11、冰和水 第十一周:12、热胀冷缩三单元测试 第十二周:13、溶解的快慢 14、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第十三周:15、分离盐和沙四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16、弹力 17、浮力 第十五周:18、摩擦力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9、制作水火箭 第一单元观察与测量 单元分析: 本单
5、元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学会记录测量结果。 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由5个环节组成: 测量长度 测量体积 测量质量 测量温度 计量时间 本单元指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测量工具,希望学生能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并说一说它们能帮我们做什么。 希望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 单元目标: 1.说出常见测量工具的名称、结构和功能。知道正确的测量方法;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并比较。 2.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测量;知道测量有误差,能区别误差和错误。 3.在进行测量长度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严谨性。 单元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测量方法并能正确使用。 2.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课时安排: 1、测量长度2课时
6、 2、测量体积2课时 3、测量质量1课时 4、测量温度1课时 5、计量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测量长度 教学目标: 1.知道正确测量长度的方法。 2.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比较长度。 3.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4.知道测量有误差,能区别误差和错误。 5.在进行测量长度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刻度尺,活动手册 学生: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通过观察图片及实际的比较引出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或准确的,引出问题:要想准确知道物体的大小或长短,应该怎么办? 二、讲授新课 通过教材图片,引入比较法,比较物体的
7、长短,这些只能定性比较,要想准确掌握物体的特点,就要进行测量。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长度的单位。 掌握人体各部位长度,进一步理解单位长度的大小。引导学生估算常见物体的长度。 活动1:认识刻度尺 阅读教材,认识各种常见的刻度尺 认识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刻度尺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 分度值:相邻的两刻度线间的距离。 常见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或1cm。 活动2:用刻度尺测长度 A、测量铅笔的长度 观察教材中的刻度尺,然后思考:测量铅笔的长度应该选择哪一个刻度尺? 引导学生测量,讨论:哪种测量方式是最好的? 观察多媒体图片,回答活动2中问题。 (1)刻度尺应该怎样摆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 小学 科学 最新 三年级 上册 一册 教案 教学 设计 备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