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阶段质量评估(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A基础达标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题为单选题,68题为多选题)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公式xv0tat2中的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中a一定取正值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C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D若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中a取正值解析:只有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才会做加速运动,所以选项B正确;若规定初速度方向为负方向,则减速运动时,加速度为正值;加速运动时,加速度为负值,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C、D
2、正确;选项A符合题意答案:A2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时,速度为v;当速度为3v时,位移是()A9xB6xC3xD12x解析:由v2v2ax得x.当速度为3v时,x9x.故选项A正确答案:A3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的时间间隔是Ta,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Tb,则a、b之间的距离为()A.g(TT) B.g(TT)C.g(TT)Dg(TaTb)解析:根据时间的对称性,物体从a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从b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所以a点到最高点的距离hag()2,b点到最高点的距离hbg()2,故a、b之间的距离为hahbg(TT),故选A.答案:A
3、4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5 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则刹车2 s内与刹车5 s 内的位移之比为()A11B34C31D43解析:汽车刹车后最终静止,应先求汽车运动的最长时间,由vv0at得t s4 s,即刹车后汽车运动了4 s就停下来了,5 s内的位移即4 s内的位移因为x2v0t1at202(5)22 m30 m,x5x4204(5)42 m40 m,所以x2x534,选项B正确答案:B5一辆长为0.6 m的电动小车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时间间隔为2 s的相机拍摄了一组照片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0.5 m/s2
4、B1.5 m/s2C2.5 m/s2D以上没有正确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利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长度为1.20 cm,而小车实际长度为0.6 m,可得照片与实际的比例为150;再根据题图读出两个相邻时间段内的照片位移分别是3.00 cm、7.00 cm,所以实际位移是1.5 m、3.5 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xaT2,求得加速度a0.5 m/s2.答案:A6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是均匀改变的,因而它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这段时间t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即B对于加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仍然可用 来求平均速度C对于任何直线运动都可用公式 来求平
5、均速度D对于曲线运动,也可用来求平均速度解析: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B、D正确答案:ABD7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为2 m,关于该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B物体第1 s末的瞬时速度为2 m/sC物体第2 s 内的位移为4 mD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4 m/s2解析:由平均速度公式知第1 s内的平均速度2 m/s,选项A正确;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知,第1 s末的瞬时速度v2v022 m/s04 m/s,选项B错误;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at2得
6、加速度a4 m/s2,选项D正确;第2 s内的位移x2atat4 m/s2(2 s)24 m/s2(1 s)28 m2 m6 m,选项C错误答案:AD8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体()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1 m/sB02 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C01 s内的加速度等于24 s内的加速度D01 s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解析:01 s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选项A正确;02 s内的位移为图线下方对应的“面积”,x3 m,选项B正确;由vt图象斜率等于加速度知,01 s内的加速度大于24 s内的加速度,选项C错误;01 s内的速度与24 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
7、说明运动方向相同,选项D错误答案:AB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9(10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频率是50 Hz,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第3个计数点没有画出则由图中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m/s2,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约为_cm.(小数点后保留2位)解析:根据题意,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频率是50 Hz,则打点周期T00.02 s,计数周期T5T00.1 s,由x45x123aT2,可求得a m/s20.74 m/s2;由x23x12aT2可得x23x12aT24.36 cm.答案:0.744.3
8、610(10分)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拖着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1)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2)通过作图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所作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t图象外,还可作_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_,横轴表示的是_解析:(1)打点计时器需接交流电源;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不需要天平和砝码;计算速度时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相邻计数
9、点间的距离,故选项D正确(2)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22gh可得gh,当纵轴表示,横轴表示重物下落的高度h时,图线的斜率即可表示重力加速度答案:(1)D(2)h速度平方的二分之一重物下落的高度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11(20分)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6 km/h,刹车后获得加速度的大小是4 m/s2,求:(1)刹车后3 s末的速度;(2)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汽车滑行的距离解析: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滑行,其初速度v036 km/h10 m/s,v0,加速度a4 m/s2,设刹车滑行t时间后停止,滑行距离为x.(1)由速度公式vv0at得滑行时间t s2.5 s即刹车后经过2
10、.5 s停止,所以刹车后3 s末的速度为零(2)由位移公式得滑行距离为xv0tat2102.5 m(4) 2.52 m12.5 m.答案:(1)0(2)12.5 m12(20分)某天,一个4岁的小男孩不慎从高层塔楼的16层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高是3.0 m.(1)求该小男孩在空中下落的时间(2)求该青年接住小男孩时,小男孩的速度(3)如果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2.1 s,则该青年要接住小男孩,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多少?(g10 m/s2,忽略青年的高度)解析:(1)小男孩掉下可以近似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由hgt2得t s3 s.(2)由v22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018 2019 学年 高中物理 人教版 必修 练习 第二 变速 直线运动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