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
《情境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境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情境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情境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创设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强调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即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特定意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倡导的情境教学,体现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发挥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情境性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学
2、习方式。其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使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教学活动,已成为当前课堂学习的一大潮流。但情境性教学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目前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全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关键词:情境;情境性教学;主动学习;认知建构主义;运用1 情境性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1.1 情境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学课堂突显情境的作用,语文教学就不会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学生在情境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被动学会
3、向主动学习转变。其突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1.1 运用情境性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必须促成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力求个性优化,避免畸形成长。在情境教学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可以使学生身心智能获得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课堂的学习中,把与教材中所写的某一典型场景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会感同身受,得到深入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课文中人物的良好品质,从而受到启发,在潜移默化中模仿、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1.1.2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有利于增进师生友谊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心境,
4、能使人的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积极起来。”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设置情境,使师生共同置身于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中,师生的心灵更能擦出火花,从而使师生间真情流露,师生情谊也自然升温。同时,教师对儿童倾注真情,以敏锐的洞察力去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建立起亲和的师生关系,也渲染了一种温暖和谐的、可以信赖的、充满自信的、无拘无束的学习情境。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语文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习,教师就会捕捉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进而给学生鼓励,理解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平易地、诚心地与他们交朋友,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学生则会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信心,获得力量。这种信念往往转化为一种积极的、趋向教
5、学目标的驱动力。另外,情境教学将学习者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它将丰富多彩的具体活动化为不断的激励,使教育空间得以拓宽、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也让学生兴趣更加高昂,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个人若从事他所喜欢、有兴趣的事,其效率必然会很高。学生拥有着好胜、好奇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对新奇的事物呈现较强烈的兴趣,也便于教师在情境中调动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总之,情境教学强调在连续动态的情境中不断地维持、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师生互动频繁、使师生关系融洽、进而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1.1.3 情境教学使学生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情境教学提出了“强化感受、淡化分
6、析”的理念,即“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美感教育是情境教学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情境教学中,多媒体以它丰富的表现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使得丰富多彩的世界透过一方小小的屏幕,呈现在广大师生的面前。授课时,按照预先的设计,依次向学生展示课文中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以此感染学生,使学生通过想象、理解,得到美的体验,丰富美的情感。在语文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性教学法,必然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整合、熏陶、启智、激励的作用,使其能够在愉快的情境中,提高思想品德素养、文化知识素养、审美素养以及身心素养。1.2 情境性教学
7、的涵义、实质为了更好地把情境性教学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进而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我们就应该对情境性教学的含义及实质有个深刻的认识。不同的学者对情境性教学的认识各不相同。比如:张华老师认为“合作学习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也是情境性教学的具体表现。以母语学习为起点、以言语交际为平台的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合作学习将大大提高自身的实践性、情境性和社会性”2;刘仍轩老师则认为情境性教学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情境性教学法运用于语文教学是大势所趋。讲究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民主性和引导性等原则,突出对情境性教学的实际操作要求3。李吉林
8、老师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教材描写的特定环境,则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情境中激起儿童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追求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4。了解多位学者对情境性教学的研究,参考他们对情境性教学定义的分析,我认同李吉林老师的观点,对情境性教学的定义做如下解说: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
9、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由此可见,情境性教学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进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这种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环境,是一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与儿童的情感、心理会发生共鸣而契合,促使儿童在现实环境与学习交互作用的和谐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因为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可以做到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儿童潜能与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由此,我们也能清楚看到,情境教学是依据教育学、认识论、心理学和教学论原则,在认知活动中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从而实现愉快教学的一种
10、基本的教学模式。1.3 小学生心理发展要求与情境性教学的关系从教育心理学上说,情境性教学是认知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之一,情境性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积极主动广泛地运用情境性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情境,把握语文课内容内在精神,在师生互动中共同做好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是情境性教学的主要目的。纵观小学生心里素质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运用情境性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心素
11、养。1.3.1 小学语文情境性教学法的特点对于情境性教学特点的分析,李吉林老师提出了“形真”、“情切”、“意远”和“理念寓于其中”5的四个特点。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形真”的典型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等社会互动手段,让学生不仅是学习内容的认知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学习内容的实践者。“情切”事实上是一种移情的过程,是教师将自身的情感完全融入课堂之中,“以情动情”,以教师的情带动学生的情,让情感因素在学生认知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形真”和“情切”的基础上,通过“意远”达到“理念寓于其中”,即通过情感影响学生的深层次非智力因素信念。信念是一个人对于某一理论准则、思想见解坚信无疑的看法,它是认识和情感的“合金”
12、,学生的信念一旦形成又将反过来影响他们的观点采择和情绪情感的性质。由此可见,情境教学不仅是实现了知识的认知和社会认知的结合,而且在结合过程中,既利用了社会认知的内在特点,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进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坚定的、良好的信念。此外,我认为情境性教学还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首先,能够拓宽情境性教学的理论的视野,丰富其原理的构建。广泛借鉴心理学中暗示、移情以及心理场等理论,明确提出情感陶冶原理、暗示倾向原理、角色转换原理和心理场整合原理。这几条原理的提出,使情境教学原有的理论主张更加条理化,同时也更趋明朗化。其次,构成多维结构情景,拓宽教育空间,追求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让教育空间从课
13、堂这一教育的主体区域延伸开去,力图通过多样性的课外教育活动,渲染学校欢乐向上的氛围;通过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强化教育的效果;通过野外情境教育活动,不断丰富课堂上学生心灵活动的源泉。再次,开发情境性课程,进而实现教学课程的一体化。课程是教学的基本进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深入到一定程度时都必然会触动课程,都需要相应的课程来支撑。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后,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对现行课程加以必要的改造,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基本主张落实在学校课程中,使教学与课程在情境教育思想的统一支配下实现有机结合,在新的理论基础和目标上实现教学课程的一体化。1.3.2
14、 情境性教学的特点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小学生在学习群体中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学龄初期,年龄小,活泼好动,知识经验贫乏,且自我调控能力差,但好奇心强,行为动机易受感情驱使;他们的注意力难集中,易分散,注意分配能力差;他们的思维更多的以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为主。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更多地被感情驱使,因此,情境教学强调在连续动态的情境中不断地维持、强化儿童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动机与情境之间持之以良性的互动。情境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结合教材,在师生互动中共同探究学习的乐趣,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动
15、机。凭借情境,使学生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融入情境,使学生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情境教学重要通过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强烈的兴趣,以将其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相结合。创设、优化情境,目的是使学生在活动的乐趣中增长能力。这能够有效地吸引儿童的无意注意,从而克服其注意容易分散的问题,进而为培养其良好的注意品质而服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并不仅仅是追求形式的生动,更重要的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在乐中学、趣中学、活中学、做中学。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小学的语文教学必须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将知识学习与语言能力训练有机结合。在情境教学中,强调操作情境
16、中的基础训练,它包括以词句为主的基础训练、加强应用为目的的整体训练和结合感知为媒介的思维训练。其作用是利用形象的情境不断引发深入地思考,在加强学生学习动机、锻炼其良好注意品质的同时促进其思维的过渡。此外,营造情境,还可在创造的乐趣中展现个性,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右脑,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拓宽情境,使儿童在认识周围世界的乐趣中开阔视野,将为其社会性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促进。2 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性教学运用的策略2.1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中的全面实施,“主动学习”已成为教学的基本策略,教师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采用多种教学手
17、段并加以适当的评价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否发现问题,进而能够解决问题的意识。情境性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意识对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发现问题的及时性、准确性、针对性、合理性,都将关系到情境性教学方法的运用,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要注重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尤其要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2.1.1 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要让学生敢于主动发问有新近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的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其中有一个潜性的学习规则,即问题多的学生容易遭受老师的批评。学生怕惹
18、麻烦、不敢问,就会导致课堂出现冷场的局面。在这种氛围下,即使运用了很有活力的情境性教学法,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运用情境教学,首先应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由老师用心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开放提问空间,尊重学生的想法与意见,才能使学生由敢想、敢问,进而主动想、主动问。2.1.2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会问、善问情境性教学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以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可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要求在积极轻松的环境中,让学生围绕课文的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情境 教学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中的 运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