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问题及构建路径范文.docx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问题及构建路径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问题及构建路径范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问题及构建路径范文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问题及构建路径范文高校实验室是探索新知识、巩固新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新时期以来,国家对高校实验室的重视程度更高,投入的经费大幅度增长,大学生进入实验室从事实验研究的数量和频率逐渐加大。与此同时,高校频频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比如,2021年10月,江苏某高校实验室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造成2死9伤。这些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是部分高校忽视了实验安全教育。地方高校受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度较低、实验设施较旧、实验经费缺少,一定程度上成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的“短板”。因此,对地方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教育问题进行检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
2、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安全意识、维护正常实验秩序、防止类似事故发生有着重要意义。1地方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实验室发生事故,人为因素高达58%,而这些人为的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伤亡概率达到80%。也就是说,安全意识的丧失和安全教育的缺失成为实验室事故的主要原因。当前,地方高校实验室在安全教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1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国家和政府部门要求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教育,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对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2015年,教育部开展高校实验室安全督查工作,组织专家实地调查并提出建议,被督查高校要针对建议进行整改并提供佐证材料
3、。2019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要贯彻落实“全员、全面、全程”安全教育,以期让安全教育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通过观察和调研发现,仍然有部分地方高校的领导、相关院系和学生存在安全教育重视不够、保障不足、制度执行不严的现象。(1)对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场地、经费等保障重视不够。部分地方高校由于可支配的教育经费不足,对实验室的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调查表明,仅有一半的地方高校有实验室教育专项经费,12.16%的学校完全未提供经费支持,仅有9.46%的高校有专门用于安全教育的教室。没有场地和经费的支持,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效果就无法得到保证。(2)重制度建设,轻教育培训
4、。大部分地方高校都有一些规章制度,比如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操作规程、实验室应急预案、贵重仪器操作办法等,但在实际中,这些制度相关的教育培训不到位,制度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装饰品。制度看似很多、很完备,但如果没有通过教育培训入脑入心,制度就没有生命力。1.2安全教育的系统性不强,持续性不够系统的观点认为,研究事物要从整体和宏观的高度出发,从总体的观点来把握系统各要素的功能、行为和动态,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的功能最大化。当前,部分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工作系统性不足,持续性不够。(1)部分地方高校对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工作缺少宏观规划。有的院校只在新生开学初期进行短暂的实验室
5、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学时不足,且学生刚入学不久,高中阶段实验做得较少,对实验室安全的相关安全知识匮乏,短期的培训教育达不到效果。有的院校是由最先开设实验课的教师花两节课的时间对实验室的安全知识进行简单介绍,后续在课堂或实验室再由老师讲解。有的院校只是在班会上由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介绍实验室相关安全知识。(2)有些院校对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存在频度低、持续性不够的现象。调查显示,地方高校对实验室安全教育每月一次的占9.57%,每季度一次的占19.38%,每学期一次的占47.71%,每年一次的占16.12%。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告诉我们,要真正学好某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适当的重复记忆,是很难收到理想效果的。1
6、.3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方法单一安全教育的针对性,是指针对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知识储备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但是,部分高校在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活动中,往往存在“全校一盘棋,上下一般粗”的安全教育模式。(1)有些地方高校在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问题时,采取开设公选课的方式进行,不管是什么学院、什么专业、什么样的年级,都是由相关的教师采取统一的课件进行教学。而理科专业、工科专业、医科专业甚至人文专业的学生因为专业属性不同,对实验室的安全教育需求不同,接受能力也有快慢之分,这样的培训教育效果就不佳。比如,生物化学类实验室重点要对危化品的各种知识、理化性质、急救措施进行培训
7、,而经管人文类的实验室重点要对防火防电、防计算机病毒等知识进行培训。(2)安全教育的方法单一。多数地方院校是通过理论讲授、请专家讲授、播放视频等方式进行,采取安全实操、情景模拟、应急训练的方式比较少。部分院校建立了实验室准入制度,学生要通过安全知识考试才能进入实验室。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存在把关不严、考试尺度较松,甚至出现代考现象。部分院校开展了安全实操,但因为场地、经费、时间的限制,导致了学生参与度不足,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看热闹”的层次,一旦发生类似的危机,还是手足无措,无法应对。1.4安全教育师资不足,人员匮乏地方高校实验室一般分为基础类实验室和科研类实验室。基础类实验室一般是由实验中
8、心的专任教师担任,安全教育与教学进度基本同步,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由专任教师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和规程进行操作,教师也会在现场进行实验演示和指导,因而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比较小。但在科研类的实验室,就存在着师资不足、人员匮乏的问题。(1)科研类的实验室往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研究人员比较多且流动性大,管理上往往比较松散,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存在多头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等现象;(2)由于此类实验室的多学科性,对安全知识的整合程度比较高,尤其是生物基因技术、纳米材料等新领域,能精通几个学科领域的教师数量不多,学生的安全知识来自师生、生生之间的观察和口口相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实验室 安全教育 问题 构建 路径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