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doc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1、北京人:北京猿人于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中被发现,距今约70万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遗存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北京人体质特点,一方面,已具备人的性质,另一方面,还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所以又称之为猿人。通过比较北京人的体制特征,可以说明我国及邻近地区远古人类发展的连续性。另外北京人已学会制作比较粗糙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初级阶段。他们已经开始使用火,还能保留火种。北京人的文化遗物非常丰富,是我们了解远古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依据。2、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是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发现的距今约1.8万年,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重要代表。山顶洞人基本消除了猿的特
2、征,与现代人基本上相同,已会磨制石器,骨针和装饰品的制作水平也很高,并且掌握了人工钻木取火,渔猎和采集是山顶洞人主要的经济生活活动。山顶洞人已经开始进入了原始氏族公社的萌芽时期。山顶洞人文化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最完整的一个文化,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3、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因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距今约4000年到5300年。良渚文化的玉器制作在同一文明进程的原始文化中,表现出突出的特色。良渚文化中的居民以农耕生产为主要营生手段,主要作物是水稻。它是长江下游古代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和东方早期文明的主要代表之一。4、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600
3、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一种文化,于1921年因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陕西、河南、山西、甘肃等省。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粟和黍。饲养家禽主要是猪,并有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制作陶器时,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的特征,故也称彩陶文化。5、氏族公社:它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氏族公社的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始于氏族的产生,终于父系氏族公社的确立,大体相当于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社会的
4、主要阶段。6、禅让:传说古代实行的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载:有尧举舜、舜举禹、禹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讲述他们登上部落首领位置后,选贤与能,把贤能者举荐为自己的继承人,并在生前就让他辅佐自己处理政务,死后便让他正式登上首领的位置。7、河姆渡文化:它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而得名,分早晚两个发展阶段,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3500年。该文化种植和饲养经济比较发达,骨器制作比较进步。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籼稻遗存,是世界上较早的人工栽培水稻,这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河姆渡文化
5、最具特色的是一种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另外,在遗址中发现的水井遗址,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遗址。8、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麦河与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而得名。“女神庙”,祭坛,“积石家”的发现,充分展示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成就,把中华文明起源史的研究,从四千年前提早到五千年前,把中华古国的研究,以黄河流域扩大到西辽河流域。同时也规定和影响了中华礼制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格局,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9、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是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体上介
6、于河南龙山文化与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主要分布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由于两地遗存地文化面貌有一些差异,前者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后者被称为“东下冯类型”。狭义的二里头文化应指二里头第一、二期遗存。部分学者则认为郑州商城是亳都,二里头遗址应是夏都,所以它的四期遗存均为夏代遗物。二里头文化以及其他相关考古 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使夏王朝的政治中心所在地明确起来,还确立了它的起始和终止年代。至此可以说,夏王朝的信史地位不可动摇。10、少康中兴:少康是夏王朝中有作为的一位君王,他是夏王朝第六世君王,为夏后相之子,相妻有仍氏之女后缗所生。由于其生活的时代正当寒浞攻东夏后相,夏朝乱政之时
7、,所以少康生长于有仍氏。长大后当了有仍氏的牧正,管理畜牧。后为寒浞及其子浇所迫,又逃到有虞氏,当了庖正。在有虞氏和夏族旧部靡的帮助下,少康终于攻灭了寒浞和其子浇,恢复了夏朝统治。经过这一场动荡之后,夏王朝的统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并有蒸蒸日上的气象。这一段历史被称作“少康中兴”。11、鸣条之战:商汤灭夏之战役。夏朝末年,夏王 桀 生性暴虐,嗜酒好声色,即位后“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伐有施氏,得美女妹喜,甚得宠。聚敛百姓资财,建倾宫,修瑶台。民不堪其苦。拒谏而珠杀大臣,任意伐灭诸侯,诸侯多判夏。商汤在伊尹的帮助下,先后珠灭韦、顾、昆吾三个忠于桀的诸侯后,遂出兵伐夏桀。夏商两军在鸣条会战前
8、商汤举行誓师,誓词即尚书中的汤誓。交战后夏军即溃,桀败逃,至南巢被擒流放而死。夏王朝遂被灭亡。 12、盘庚迁殷:商王朝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它是前后商的分水岭。长期以来,商人一直是居无定所,频繁迁都。从汤到盘庚,商人五次迁都,盘庚之时,商人已定都于奄,盘庚乃迁都于殷,迁殷后直至商灭亡不再迁都。以后的200余年,商朝的发展比较稳定,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至于盘庚迁殷的原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大致有:去奢行简、躲避水患、定居农耕、肥力衰减、阶级斗争、王位争夺等原因。“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不但结束了“不常厥居”的动荡岁月,而且复兴了“殷商”。 13、武丁中兴:武丁是第二十三位商王,
9、在位59年,死后被尊为高宗。即位前,曾生活在民间,比较了解社会下层的情况。即位后,注意节俭,不敢荒废政事。任用了一批贤人,提拔傅说为相,对内修政行德,对外对四周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武丁时期的商朝,地里版图和政治影响空前强大。此时的商朝达到了鼎盛,史称“武丁中兴”。之后,商王朝逐渐衰落下来。 14、古公亶父:周族的杰出人物,受到国人的爱戴,后世尊之为“大王”。由于受到戎族的逼迫,在他的带领下翻过梁山,渡过漆水,来到岐山之下。周人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垦农田,建立家室,修筑城郭,完全摆脱了戎狄习俗的影响,经济生活进步很快。同时还设立五官有司,治理人民,周族开始向建立国家过渡。 15、牧野
10、之战:周灭夏之战役。周文王死后,武王做灭商准备,曾率师东观兵于孟津,诸侯不约而至孟津相会助周王者八百。武王以时机尚未成熟,率师还周。两年后,纣王残暴更甚,内部矛盾更加剧烈。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渡孟津伐纣,诸侯会集,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方国亦出兵助周。次年初,到达商郊牧野。商纣发大兵拒武王,但商士率皆无战心,大军阵前倒戈。商军溃败,纣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武王率兵入商都,商朝灭亡。 16、工商食官: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
11、坊,属司空管辖。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工匠,又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 17、共和行政:“共和行政”是西周史上一个奇特而又重要的时期。至厉王时,他任用荣夷公专利,卫巫“监谤”,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厉王。厉王逃到彘,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行王政(古本竹书纪年说由共伯和一人主政),史称“共和行政”。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确切纪年的开始。这种由大夫代行王政的共和局面,前后持续了14年之久,厉王死于彘,宣王继位,“共和行政”的时期结束。 18、金文:金文即铸造在或刻凿在铜器上的铭文,人们往往以青铜礼器中的钟鼎来概括整个青铜器,所以也被称为“钟鼎文”
12、。青铜器有铭文始于商代中期,商代青铜器铭文一般字较少,铭文多为铸成,自春秋时期起有刻成的,字体亦随着时代变迁而有变化。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与文字,金文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9、 殷墟: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自盘庚迁都于此至帝辛亡国,商以此为都。1928年10月,董作宾主持了试掘,同年12月,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考古组,负责殷墟的发掘工作,先后主持工作的有董作宾、李济、梁思永、郭宝钧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迅速恢复殷墟的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殷墟发掘
13、,是中国考古事业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发掘。该处丰富的出土文物为商史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实证资料,引起国内外的重视,1961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是四川境内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南兴镇。其年代上限距今5000年,下限约2800年,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遗址最早在1929年就曾发现大批精美玉石器,在1986年发掘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了1000多件美妙绝伦的珍贵文物,引起了世界轰动,是我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三星堆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三星
14、堆文化共分四个大的文化期,说明了古蜀文化在距今3000多年 至4000多年前曾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 2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遍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 22、仪礼:仪礼是先秦典籍,共17篇,叙17种典礼。托名周公所作,一般以为它成书于春秋后期,可能经过孔子的改订,主要反映了周的社会风俗、国家关系、军队征战,典章制度等内容,而这些制度大体上都由西周延续到春秋,可以作为了解西周礼仪制的依据。 23、 郭店楚简,又称郭店楚墓竹简,是中国湖北省纪山镇郭店一号楚墓内的楚简,1993年10月
15、出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原装书。郭店楚简共804枚,其中有字的竹简有726枚,字数有13000余个,全部为先秦时代的儒家和道家典籍,共18篇。秦始皇在焚书坑儒中将大量先秦书籍焚毁,而郭店楚简则幸免于难,提供了很珍贵的历史资料。 24、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25、葵丘之盟:春秋时期的齐国是东方的大国,齐桓公在位时,任用管仲为相,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国势日渐强盛,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
16、国君,周天子也派了代表参加。会盟约定:成员国不计前嫌,言归于好,不乱筑河堤,不囤积粮食,不擅自封邑给 卿大夫而不报告天子。葵丘之盟以后,齐桓公作为盟主,挟周天子以令诸侯,开创了春秋时期霸主的线河。26、合纵连横:合纵连横称纵横,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动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合纵就是南北 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27、长平之战:长平之战
17、始于公元前260年,源于秦赵两国对韩的上党地区之争,战争历时三年。战争初期,由于赵将廉颇运用避战坚守的策略,秦军进攻年余未果。随后,秦国运用反间计,除去赵将廉颇,取而代之的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长平前线的最高军事统帅。而秦军则以战国时期著名的将领白起作为最高统帅,战争的走向发生了变化。此时,由于秦国的外交策略得当,没有国家对赵国施以援手,秦军则在秦王的鼓励下,一鼓作气击溃赵军,最终赵国投降,赵军四十余万人被秦军坑杀,从此国力不振,秦国则走上统一六国的道路。28、徐州相王:公元前342年,魏又进攻韩国,韩也求救于齐。齐又以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在马陵再次重创魏军,魏国精锐尽失,秦国趁机向
18、魏国发动进攻,占领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河西之地。魏国迭遭惨败,元气丧尽,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不得不对中原各国转取友好政策。山东诸国惧怕强秦东来,接受了魏国的善意,公元前334年,魏慧王、齐魏王订立了同盟条约,史称“徐州相王”。29、礼崩乐坏:礼崩乐坏是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并纷纷制定自己的法律。这些都反映了奴隶社会正走向解体。主要表现有:经济上井田制逐步解体,出现了土地所有制及相应的赋税制度,如鲁国对初税亩,齐国
19、的相地而衰租等等。政治上一些强大的诸侯开始建立直属于君王的郡县制,不再对土地进行分封。各分封诸侯间征战不已,周天子无力阻止。各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30、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建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地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的修建本来是其他诸侯国削弱秦的一项计策,但此以后秦国的关中地区变为沃野,为秦的统一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31、尚书:原
20、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 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和东晋梅赜 所献的伪古代尚书。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 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和编本。32、“胡服骑射”:赵国地处北边,经常与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触。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
21、动性。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 主张。赵武灵王号令全国着胡服,习骑射,并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在赵武灵王的亲自教习下,国民的生产能力和军事能力大大提高,在与北方民族及中原诸侯的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33、王莽: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初始元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了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的不满。由于他削王为候,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赋役繁重,刑政苛暴。加之黄河改道,天灾肆虐,各地农民纷起反抗。34、谶纬
22、之学:谶纬之学,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谶”,即一种神秘的预言,假托神仙圣人预决吉凶,又分为符谶,图谶等;“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经典。谶纬之学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为依据,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尊为秘经。35、约法三章:公元前206年,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为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法律是:东人者要处死,伤人
23、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36、灵渠:秦始皇统一北方六国之后,又于公元前211年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改善和保证交通补给成了这场战争的成败关键。秦始皇命令史禄劈山凿渠。史禄通过精确计算终于在兴安开凿了灵渠,奇迹般地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使援兵和补给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推动了战事的发展。37、张家山汉简:1983年底到1984年初,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发掘三座西汉初年古墓时,出土了一批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随葬品及大量竹简。经整理后发现其中凡五百多枚是汉律竹简,涉及广泛,与睡虎地秦简存在大量相似之处。其他简的内容还包括脉书、算术书等。张家山汉简的内容涉
24、及西汉早期的律令、司法诉讼、医学、导引、数学、军事理论等方面。38、睡虎地秦简:睡虎地秦简,又称睡虎地秦墓竹简,是指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墓中发现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记录的很多秦朝时的法律制度,对研究秦朝法制具有极大价值。此外,睡虎地秦简对研究秦代管理少数民族官吏的职责规定,秦代兵制和秦代诉讼制度都具有很大的价值。39、巨鹿之战:秦二世二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继败楚地反秦武装,东项梁、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退保巨鹿,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往救。楚怀王派宋玉为上将军,项羽、范增为将,率主力5万救赵,同时,派刘邦西进攻秦。项羽愤杀宋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古代史 名词解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