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文言文两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说出故事内容。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课前准备】教师:1布置学生了解孟子、孔子的生平资料。2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整理有关孟子、孔子的资料。【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学弈,背诵课文。能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说出故事内容。2、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预习导学一、读一读我会借助文中注音认真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丢字,不破句。二、画一画
2、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及自己不理解的词。三、做一做1、把生字所连的词读一读,写一写。2、对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决。四、想一想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交流分享 :一、对学1、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2、互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3、交流“想一想”1、2、3的问题。 4、互相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二、组内群学:组内交流解决对子间不能解决的问题。三、班级展示解疑1、大组长总结汇报学习情况。2、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在班上再次研讨学后小结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2你能联系
3、实际说一说吗?第二学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两小儿辩日,背诵课文。能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说出故事内容。2、能从课文中体会到要善于观察,说话有根据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预习导学一、读一读我会借助文中注音认真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丢字,不破句。二、画一画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及自己不理解的词。三、做一做1、把生字所连的词读一读,写一写。2、对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决。四、想一想师引导学生逐一解决预习问题。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
4、不能判断谁对谁错。)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交流分享一、对学1、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2、互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3、交流“想一想”1、2、3的问题。 4、互相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二、组内群学:组内交流解决对子间不能解决的问题。三、班级展示解疑1、大组长总结汇报学习情况。2、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在班上再次研讨学后小结2、匆匆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3我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精读,体会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应珍惜时间。
5、【课前准备】搜集惜时的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会读书迟【学习过程】预习导学一、读一读我会借助文中注音认真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丢字,不破句。二、画一画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及自己不理解的词。三、做一做1、把生字所连的词读一读,写一写。2、对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决。 四、想一想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并批注你的体会。3、 细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提出问题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细读第二部分
6、(第24自然段)具体说明,时光飞逝 细读第3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仿写: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4细读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课文最后一段写了什么?与开头什么关系?五、问一问你能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吗?交流分享一、对学1、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2、互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3、交流“想一想”1、2的问题。 4、互相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二、组内群学:组内交流解决对子间不能解决的问题。三、班级展示解疑1、大组长总结汇报学习情
7、况。2、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在班上再次研讨【学后小结】你是怎样看待时间的?【当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nuo yi zheng rong you si pai huai ( ) ( ) ( ) ( )2学了课文,我想用一句话(或格言或警句)表达我的感受。3.按课文内容填空。 A.匆匆是一篇 ( )(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 ( )。文章紧紧围绕(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 ( ) 。表达了作者对( ) 感到 ( )和 ( ) 。揭示了( ) ,但又 ( ) 的复杂心情。 4、文章第一段用( )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一复返的特点。文中运用了( )、( )、 ( )和( )等修辞手法。 5.匆匆一文主要围绕
8、( ) 这句话来写时间匆匆,告诉同学们 ( )。 6、.照样子写句子。(1)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_的时候,日子_;_的时候,日子_;_时,_。(2)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有_的时候;_,有_的时候;_,有_的时候。7、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从这个句子,能体会到_(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把时间比作_,
9、说明了_。3、桃花心木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会读本课“秧、萎、赖、锻、雅”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莫名其妙、从从容容、语重心长”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2、我能通过读书说出句子中含着的深刻意思,培养感悟能力。3、通过读课文我能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的心理。【课前准备】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收集作者林清弦的个人资料,了解他的作品特点【学习过程】预习导学一、读一读我会借助文中注音认真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丢字,不破句。二、画一画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及自己不理解的词。三、做一
10、做1、把生字所连的词读一读,写一写。2、对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决。四、想一想1、初步理解课文:走进课文了解桃花心木是怎样的一种树?我们从桃花心木身上得到什么启示?2、文中这些桃花心木还是小树苗的时候,这位种树人是怎样培育它们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课文,划出有关句段。3、读文章,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这个高个子种树人种桃花心木和我们通常种花有什么不一样?。五、问一问如果这个种树人生活在你身边,你发现他是这样种树的,你对他的表现会有什么看法或疑问?交流分享一、对学1、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2、互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3、交流“想一想”1、2、3的问题。 4、互相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