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通用版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跟踪检测评估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云南师大附中月考西汉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面积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增多,至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文景两代的政策()A废除了郡国并行制B解决了“王国问题”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调整中央行政体制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众建诸侯”之策,王国的数目增多,而其面积缩小,势力削弱,从而减小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故C项符合题意。该措施并没有废除诸侯国,故A项错误。“王国
2、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是在汉武帝时期,故B项错误。该政策调整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反映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C2尚书始置于秦,“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谓之尚书”,汉武帝废除了原来的禁(帝王所居官苑)外尚书,设立由宦官主持的禁中尚书。这表明,秦汉时期()A中央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B尚书成为最高行政机构C宦官集团严重威胁专制皇权D国家决策权力日趋集中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秦朝时尚书是九卿之一少府的属官,汉武帝时期废除了禁外尚书,设立由宦官主持的禁中尚书,尚书由原来隶属外朝管辖变为由皇帝身边的侍从兼任,这反映出决策权逐渐向内朝集中,最终集中于皇帝,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
3、:D32019安徽宣城高三调研测试题唐以前地方政府一直是一长制(即一个人负全责);从宋以后,地方政府由多人共同负责。这一变化促使()A中央集权加强 B君权不断强化C行政效率提高 D地方势力膨胀解析:唐以前地方政府一直是一长制(即一个人负全责)容易形成个人权力过大,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从宋以后,地方政府由多人共同负责,可以避免地方官员个人权力过大,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答案:A42019河南洛阳模拟唐太宗时期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为名,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后来,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
4、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这说明唐代()A监察体系日益完备 B三省制名存实亡C官员众多效率低下 D皇权进一步加强解析:根据材料这些新增官吏行使相权,属于行政体系内的制度建设,与监察体系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唐朝时期的中央官制是三省六部制,B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阐述了唐朝中枢机构人员设置的变迁,没有阐述这种设置与行政效率的关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相关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得出宰相由固定任命到临时任命,便于皇帝控制相权,防止相权独裁,有利于皇权的进一步加强,故D项正确。答案:D52019燕博园高三综合能力测试26下表是从汉至唐地方
5、机构变化简表,该表反映了()机构名称北方南方元封五年十三刺史部94贞观元年道55A.皇帝的个人意志决定了地方行政区划B国家对于北方的重视程度出现了下降C古代政治制度受经济中心变革的影响D减少地方行政区数量是历史发展趋势解析:材料只是体现从汉到唐地方机构北方减少,南方增多,变化的原因并不是皇帝的个人意志,故A项错误;唐朝时期其统治重心仍在北方,所以对北方的重视程度不会下降,故B项错误;南方地方机构的变化,在当时主要是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逐渐繁荣,所以地方机构相应进行调整,故C项正确;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来说,是不断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权力,而削弱地方权力主要就是增加地方行政区的数量,故D项错误
6、。答案:C62019揭阳市模拟宋代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唐代谏官谏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立,谏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A加强谏官独立监察的权力B加强了君主对百官的控制C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D有效地清除官僚系统的腐败解析:A项表述与题目中“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不相符,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御史对百官纠弹”和“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得出监察主要针对百官,而且不断扩大到丞相,体现了皇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问题,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中“清除”
7、太过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B7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A提高了行政效率 B扩大了地方权力C加强了君主专制 D导致了冗官局面解析:根据材料“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有利于加强机构间的协调、提高办事效率,故A项正确;中书门下等属于中枢权力机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权力问题,对应面是地方权力,故C项错误;机构合并、合署办公应该是机构精简,故D项错误。答案:A8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这三次短暂的反叛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而且多半是在
8、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表明行省的设置()A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C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D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解析:根据材料中“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均是以皇位争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可知,行省制度下中央集权加强,行省的设置有利于维持社会政治的稳定,D项正确;行省官员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地方军政大权完全掌控在朝廷手中,A项错误;行省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答案:D9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健等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跟踪 检测 评估 至元 政治制度 演变 明清 君主专制 加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