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框架的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课堂观察框架的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观察框架的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堂观察框架的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摘自崔允漷教授的讲课以及网上的资料。 听课就是收集证据;评课就是作出基于证据的解释与推论。 课堂观察的程序:课前会议:确定观察点;课中观察:收集资料;课后会议:总结与分享。 课堂观察框架的目的就是用听评课新范式引领课堂改革。崔允漷教授认为:基于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我们制定了课堂观察框架。我们将课堂分解成4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并定下20个视角和68个观察点。我们选择观察点:基于个人能力的优势与局限或分工的需要;课堂观察记录工具或量表:便于获得证据或分析细节;课堂观察程序与步骤: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这可以避免随意性,提升专业含
2、量。 课前课后会议很重要。课前会议:上课教师陈述: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怎样;介绍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优生与学困生座位在哪里;你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难点在哪里,你准备如何解决等;介绍一下本课的大致结构,包括创新点与困惑;你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对有经验教师而言)。双方就上述问题商议,确定观察点。 课后会议:上课老师陈述:这节课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谈谈各种主要教学行为(如活动或情景创设、讲解、对话、指导和资源利用等)的有效性;谈谈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如有,请继续说说有何不同,为什么。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报告并交流课堂观察的结果
3、及简要结论。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记录工具的开发的一般程序:澄清“我想节约什么问题”(观察点);分解该问题涉及到的核心概念(理论);寻找符合该核心概念的关键行为(证据);设计便于收集证据的图表(工具)。 观察什么:观察者或被观察者或合作体的需求。该课的关键行为、要素、创新点、目标达成 (参考 课堂观察框架,4个维度 20个视角 68个观察点)。 四个维度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性质,课堂文化。 一种课堂观察记录工具的评议框架,应具备:指向明确:你解决的问题比较明确;该问题与此人/此课的关系密切;该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教与学的改进或教师专业
4、发展。分解合理:该问题涉及的核心概念按某种逻辑合理分解;分解后的相关次级概念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关键行为;该关键行为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关键行为记录与表格的匹配程度。记录可行:该表格已说明“用户”是个人还是合作及特别要求;该表格容量适合记录人在现场便观察边记录;该表格便于记录后的整理/归纳/推论。维度视角序号观察点举例学生学习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3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倾听4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5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6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互动7有哪些互动行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 观察 框架 维度 20 视角 6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