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试题(DOC).docx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试题(DOC).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试题(DOC)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既适用于弹性体系,也可用于弹塑性体系() 2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3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5.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 6.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7.横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 8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其地震作用的效应乘 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10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
2、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1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12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13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小1.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大1.55度() 14在进行抗震设计时,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为其相应宽度的20时,认为是规则的() 16.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严重。() 17.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18.场地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有关。() 20.选择结构的自振周期应尽可能接近场地卓越周期。() 21.根据液化指数,将液化等级分为三个等级。() 22.质量和刚度明显不
3、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23.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土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 26在抗震设计中,对烈度为9度的大跨、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27.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所以不同地区地震烈度相同。() 25.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 22.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 29一般而言,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30.耗能梁段的屈服强度越高,屈服后的延性越好,耗能能力越大。() 31结构的质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32计算竖向地震采用底部剪力法计
4、算时,可直接取 1max 0.75=() 33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 37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38排架结构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取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 39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进行分配() 21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24.规范规定所有的建筑都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25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一定大于静承载力。() 26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 27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中
5、() 29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31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 33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 41.任何结构都要进行两个阶段的抗震设计。() 34横波向外传播时,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35地震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36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小。() 37纵波的特点是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45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小于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46结构的自振周期随其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刚度的增加而加大。() 48弯曲构件的延性远远小于剪切构件的延性。() 49在同等设
6、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其次要抗侧力构件抗震要求可低于主要抗侧力构件。() 50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时,可先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梁端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54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先浇柱,后砌墙。() 55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 56地震时内框架房屋的震害要比全框架结构房屋严重,比多层砖房要轻() 57中心支撑与偏心支撑相比具有较大的延性。() 63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64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 65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 70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m
7、ax 165.0=() 二、填空题 ?、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 波包括 纵 波和 横 波,而面波分为 瑞利 波和 勒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 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 场地覆盖 层厚度 进行分类。划分为 四 类。 3.根据震源深度的大小,可以把地震分为 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 和 深源地 震 。 4.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近似计算方法有:理论计算法 、经验公式计算法 、半经 验半理论计算法 等。 5.地震现象表明,地震波中 纵波 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横波 使建筑物 产生水平方向摇晃,而 面波 则
8、使建筑物既产生上下颠簸又产生左右摇晃. 6.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包括在 多遇地震 作用下和 罕遇地震 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7.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 强柱弱梁 、 强剪弱弯 、 强节点 、 强锚固 等设计原则。 ?、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g 时,在 结 构顶部 附加Fn ,其目的是考虑 高振型 的影响。 ?、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 长悬臂 结构、烟囱和 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 高层建筑 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11.地震按其成因分为 诱发地震 和 天然地震 两类。 12.按照震源的深浅,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 、
9、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每年 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的能量主要来至于 浅源地震 。 13.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按其在地壳中传播的位置不同,分为 体波 和 面 波 ;其中建筑物的破坏主要是由 面波 造成的。 14.一般来说,离震中越近,地震烈度越 高 ;离震中越远,地震烈度越 低 。 15.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体系的高层建筑,其自振周期的长短主要是由 的数量来决定的;其数量多、厚度大,自振周期就越 短 。 16.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与 烈度 、 抗震等级 、 结构类型 有关。 17.抗震规范根据烈度、高度和建筑物的类型,将钢筋混凝土房屋 划分为不同的抗震等级。 18.根据震害分析,为了
10、保证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应遵循强柱弱梁、强剪 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19.砌体结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在各墙体之间的分配可根据楼、屋盖的刚度大 小分为屋盖的水平刚度、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和负荷面积三种情况进行。 20.多层与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体系、框架-支撑体系、 框架-剪力墙板体系和筒体体系 21.液化土的判别方法有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建筑物类型和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地震系数k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动力系数 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
11、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根据 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 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25.为了实现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基本目的,我国的抗震规范以建筑物的分 类、抗震设防标准、地震设防的一般目标作为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 准则。 26.建筑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我国抗震规范采用与抗震设防烈度相 应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表征。 27.设计特征周期是表征地震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与建筑所在的设计地震 分组、场地类别因素有关。 抗震规范采用两步判别法来判别可液化土层
12、,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通过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可以判别液化等级。 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反弯点法和D值法。 32地基抗液化措施应根据建筑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地基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综合确定。 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 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平方和开平方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34 地震按其成因也分为四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 35地震震级是度量地震中震源所释放能量多少的指标,用符号M表示。 36地震烈度是度量地震造成地面上各地点的破坏程度。 37. 震源是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是指震源在地球表面的
13、投影。 39抗震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40.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分为四类,分别为甲、乙、 丙、丁类。 41.场地条件对建筑物震害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土的刚性大小和场地覆盖层 厚度。 42.震害调查表明,土质愈软,覆盖层愈厚,建筑物的震害愈严重,反之愈轻。 43.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44.建筑场地的类别,按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划分为、类。 46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划分为三级轻微、中等、严重 47.抗震设防的一般目标是要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14、、大震不倒。 48. 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包括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49.抗震规范 时程分析法 50 抗震规范规定对高度不超过40 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刚度和 重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52抗震规范规定,设防烈度为6度、建于类场地上的结构,不需做抗震验算,但需按抗震等级设计截面,满足抗震构造要求。 53.框架结构的布置形式有三种,分别为横向承重框架、纵向承重框架、纵横向承重框架。其中,地震区的框架宜双向设置。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方法有分层法和弯矩二次分配法。 56. 框架梁的控制截面为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框架柱的控制截面为柱子的 顶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结构 抗震 设计 复习 试题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