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辽 宁 大 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作 者: 范世新年 级: 2005级 专业方向: 行政管理指导教师:顾爱华教授 论文类型: 综合研究 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一、选题意义在行政改革实践中,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机制、技术和工具,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价值导向是核心问题,它决定了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针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从政府合法性与价值标准重构的角度出发,研究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导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理论意义1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价值有利于实现政府
2、行政民主政府行为的目的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创造政府的宗旨就是为了个人能够过上理性的正义的生活,政府行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和保护公民或社会的“公共幸福”。托马斯阿奎那认为,政府的价值在于“殚精竭虑地增进公共福利”。洛克认为,“政府是人们自愿通过协议联合组成的共同体,其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政府行为的价值旨在为公民乃至社会谋福利。政府行为实际上是其主体(政府)与客体(民众)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政府行为的价值取向,通过其行为的具体运行过程,体现为其行为的主、客体即政府与民众之互动关系的模式。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关注评估的价值,可以引导政府行为的民主化,使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2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价值有利于实现人民主权原则传统行政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上,以政府是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为人民服务为政治前提,强调政府管理的权威性,忽视对具体民主参与渠道的建设,造成政府孤立行政,缺少有效监督,甚至以政府利益取代民众利益,奉行典型的“政府本位”的价值取向。这种以政府为本位的行政行为抑制了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由于权力过分集中而又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滋生出诸如难以根治的腐败、权力滥用、政府与民众关系紧张等许多社会问题。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加入价值导向的内容,可以有效拟制这种政府本位倾向,实现人民本位。3研究政府绩效价值有利于建设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与
4、实践表明,在追求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在实现人民民主与人民主权的过程中,有三个必须体现与珍视的价值观,它们分别是基本人权、法治和民主原则,而这三点的核心出发点均是人。因此,鉴于政府管理在国家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中扮演着核心与关键角色,在政府绩效评估中把公共行政理念和价值观准则作为指导思想,既是政府管理的合法性要求,同时也是公共行政存在的基本使命。(二)现实意义政府绩效评估价值作为改进和提高政府部门绩效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对促进国家落实政府责任、改进政府管理具有现实意义。1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价值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在改善政府内部管理方面,通过绩效评估价值的确立,可以有效提高行政管理质量。第一,绩效
5、价值的确立有利于完善决策过程。只有执行者真正理解了绩效的价值,绩效管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第二,绩效价值的确立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分配。有效的绩效评估价值导向是政府资源分配诸多参考因素中的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第三,绩效价值的确立有利于确保政府责任落实。绩效价值反映了政府部门或者公务员在行政管理中的价值趋向,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律行为,所以,公务员的责任心会更强,进而也督促了政府责任的落实。2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价值有利于推动行政改革进程行政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政府的工作目标之一,表现为以“三定”为内容的机构改革、以体制创新为内容的制度改革和以塑造公务员精神为内容的行政文化再造。行政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政
6、府绩效,由过程管理转变为成果管理。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的树立可以改变政府立足于投入的控制和管理的传统做法,形成从价值导向到评价指标一整套程序,并且通过颁布法令固定下来。绩效评估制度作为软件的改革,和作为硬件的机构改革相结合,可以推动行政改革全面深入发展。3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价值有利于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政府绩效评估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评估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政府部门及公务员对社会和人民的需求及时做出反应,促进其对行政结果负责。人民通过评议公务员活动和意见收集等途径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并且通过评价结果的公布,人民充分享有对行政事务和公共政策等的知情权。政府实现透明公开行政,通过人民对行政事务和公共政策
7、等的意见反馈,调整政策、改进工作方法以满足人民需要。所以说政府绩效评估的实施过程推动了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二、文献综述1绩效评估的概念及内容美国学者对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做了具体而深入的研究,以思想大辩论为先,实证研究紧随其后。克莱伦斯.雷德和赫伯特西蒙的著作市政工作衡量.行政管理评估标准的调查一书的发表,是研究政府绩效评估的开端。郎格斯那认为,“绩效评估是基于事实,有组织地、客观地评估组织内每个人的特性、资格、习惯和态度的相对价值,确定其能力、业务状态和工作适用性的过程”。作为推进政府改革的有力工具,随着西方政府改革目标的转变,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侧重点也经历了由经济和效率转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
8、益。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也是从只重效率、经济、效益发展到了重视质量、满意度、公平、民主等方面。罗兰彭诺克认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那一些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上不只是国家自身的需求能使国家得以维持的需求,而是人类自身的需求。满足人类的需求,政策才对人类具有价值,政策才能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埃克斯坦认为,政府绩效评估应将重点放在行政结果上。亨廷顿认为政府绩效评估应主要关注5方面因素,即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阿尔蒙德认为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应包括四个变量,即政府能力、人民参政情况、经济增长情况、分配。2政府绩效评估彭国甫在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撰写的对政府绩效评估几个基本
9、问题的反思中认为,政府绩效评估,是运用科学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政府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政府绩效评估以绩效为本,以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众需求的满足为第一评价标准,蕴涵了公共责任和公民至上的管理理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首先,政府绩效评估,是一种以结果为本的控制。奥斯本(Osborn)与盖布勒(T.Gaebler)认为,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改变照章办事的政府组织,谋求有使命感的政府:就是改变以过程为导向的控制机制,谋求以结果为导向的控制机制。1993年美国国家绩效评论把政府绩效评估界定为政府官员对结果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过程负责;其目的在于把公务员从繁文辱节和过度规则中解脱出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10、和主动性,以使他们对结果负责,而不再仅仅是对规则负责。因此,政府绩效评估以结果为本,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公共责任机制:既要放松具体的规则,又要谋求结果的实现;既要增强公务员的自主性,又要保证公务员对民众(公民)负责、对结果负责;既要提高效率,又要切实保证效能。其次,政府绩效评估是一种服务和公民至上的机制。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改善公共部门与公众关系,加强公众对政府信任的措施,凸现了服务和公民至上的管理理念,强调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者,政府管理工作必须以公民为中心,以公民的需要为导向,倾听公民的声音,按照公民的要求提供服务,真正做到想公民之所想,急公民之所急,办公民之所需,做公民的忠实、优质服务者。3政府
11、绩效评估价值对于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的研究主要成果有:马玉成从政治哲学角度综合分析了有关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概括出人们共存的几个基本价值取向增长、公平、民主、秩序。凌文栓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提出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是政府绩效的基本价值选择,满足公众需求是政府绩效的根本价值选择,公共服务质量好坏是衡量政府绩效的重要标准,廉洁、高效、公正是政府绩效的价值追求。徐邦友指出满意原则是行政绩效评估的最终尺度,并指出了要处理好满意度评估中的几对关系。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看来,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不成熟,存在的问题还很多。特别是
12、对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没有明确的界定,大多情况下还是追求经济效益、唯“GDP”论,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极大地扭曲了政府根本职能。4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塑造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的理论参考登哈特夫妇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认为,新公共服务理论一方面要对公共行政领域关于将公共利益的民主价值观点、公民权和服务重新确定为该领域的规范性基础之诸多想法和呼声进行综合,另一方面要围绕着一些原则而将这些想法构建成一个理论框架。并赋予这个框架一个名称,外壳和表达方式。该理论有两个核心主题:第一,促进公共服务的尊严和价值;第二,将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观重新肯定为公共行政的卓越价值观。这种服务导向和公民导
13、向的价值是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有:(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登哈特认为,公共利益并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或聚集,而是立足于公共价值观的对话。所以,政府和公务员不仅仅要对“公民”或“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回应,而且要努力建构政府与公民以及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概而言之,新公共服务理论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履行作为公民应担负的责任与义务,并提倡政府特别关注公民的声音。(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不是副产品。登哈特强调,公共官员的目标不是在个人选择的驱动下找寻到迅速解决问题的方案。政府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为公众营造一个真诚的、不受拘束的对话环境,并保证在这些环境中经过一定程序形成的解决
14、方案符合公平正义原则。(3)重视公民权胜于重视企业家精神。登哈特认为,公共行政人员不仅要分享权力,而且要与广大公民一道,齐心合力地解决公共问题,并将其在治理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定位为肩负公共责任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并为人民负责。(4)战略性地思考,民主性地行动。登哈特认为,要让利益相关各方均参与其中,共同推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政府存在的目的在于满足公众的需求,因而政府必须具有回应力、开放性和可接近性,政府的行为要为公民提供服务和创造机会。(5)政府要承担责任。登哈特认为,责任问题十分复杂。公务员不应只关注市场,而且要关注宪法和法律、社会价值、政治规范、职业标准以及公民利益。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15、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区别政府绩效评估与企业绩效评估的不同,政府绩效评估要树立民主的观点,要把人民评议放在主要位置,是公民导向,而不是顾客导向;要把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遵循公平正义原则;要把责任放在第一位,以为人民负责为评价标准。5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宋斌/鲍静在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发表的科学发展观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理念和体系探析认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缺乏立法、投入不足。由于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法规制度处在草创阶段,对政府绩效评估,既没有专门的立法和明确的制度要求,也没有建立健全专门的评估机构,部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尚处于自发、半自发状态,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作保障。部分政府对
16、评估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绩效评估是一个耗费资源的过程,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由于评估工作及其价值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认同,国家没有单独的评估经费拨款,评估费用大都摊入具体的公共项目中,致使评估的资金投入不足。(2)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主体的单一化。部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一方面设置了过多的经济发展指标,比如GDP增长率、地方财政增长率、经济效益等指标;另一方面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方面的指标比较少,对政府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公众满意程度等指标缺乏关注,结果造成有的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协调发展。同时,绩效评估以官方
17、为主,评估主体在多数地区比较单一,多是上考下,官考官;缺乏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外考内,民考官,致使在绩效评估过程中,政府往往重视自身评价,忽视了社会公众的评价。(3)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机制“以GDP论英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发展经济和GDP指标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由于政府不同程度存在着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理解为“以GDP为中心”,将“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导致政府的“GDP崇拜”,对政府政绩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机制。“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评估导向存在严重危害:一是陷入“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的怪圈,不仅劳民伤财,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
18、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地破坏了各种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二是热衷“政绩工程”,部分领导干部搞一些“辉煌工程”、“献礼工程”、“首长工程”等来捞取政治资本。三是青睐“显绩”,远离“潜绩”,部分领导干部只愿意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顾发展后劲和长远利益的行为。四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思维,五是牺牲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及代际长远利益,完全以GDP为中心必然造成水、土地、矿产、森林、农田等资源的急剧消耗。(4)缺乏以人为本的评估机制。第一,评估目标上,缺乏以谁为本的宗旨,社会公众拥护不拥护、人民群众需要不需要应该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第二,评估主体上,缺乏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以内部评估为主,带有封闭性
19、、主观性的单一的评价方法带来了诸多的弊端,如偏听偏信、信息不完整等。第三,评估内容上,缺乏全面系统的评估机制,这一机制必须包含GDP、绿色GDP与人文GDP。第四,在评估意识上,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陷入三个误区:轻视政绩成本,轻视政绩道德,轻视可持续发展。6解决政府绩效价值取向悖论的途径倪星/余凯等人在政治学研究和中国行政管理等杂志上撰写的试论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创新、深化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需要新的视野和政绩观的扭转与绩效评估的推进等文章中认为,窗体顶端价值标准限制乃至决定着评价标准。所以,在确定政绩评估指标体系之前, 我们有必要澄清人们对政绩评估价值标准的认识。当前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着价
20、值天平的失衡:重效率轻公平,重效率轻民主,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我们主张,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必须根据以下价值标准进行彻底重建。(1)效率与公平并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号和分配原则,但是, 它仅仅是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的原则,并不是指导政府一切行为的惟一准则,也不应该成为我们评估政绩的排他性价值标准。在实际生活中,它往往造成了人们对效率的过度重视而忽略了公平原则。单纯的效率原则是不完整的正义观,它必将导致等级分明、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市场体制的一个基本要求即是设定每一个竞争者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使每个人获得平等和自由的权利,即所谓“机会均等”。在此基础上,人们根据自己在市场中的
21、努力来获取相应的利益。然而,在实际活动中,人们之间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如家庭状况、身体、智力,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别。市场优胜劣汰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两极分化,并由此而造成下一轮竞争中起点的更大不平等,进而导致“马太效应”:富人越富,穷人越穷。这种结局,当然是不符合社会正义要求的。因此,效率原则必须受到公平原则的约束与限定。公平原则有两层含义:第一,通过劳动而获得的收入被认为是合理的和正当的。 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就形成了一种简单而又朴素的公平观念劳动光荣。人们总是把劳动与报酬联系起来,因为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唯一途径。现代经济理论把劳动作为衡量价值的基本尺度,本身就暗含了劳动作为分配之正
22、义要求。第二,在自然平等的意义上,每一个社会成员之间都应当是无差别的。但由于人们在客观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活动过程中事实上不平等的存在,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始终存在着不平等现象。对此,社会应当做出某种补偿或纠正,以获利最少者取得必要的生存和发展资料,此即所谓的“低度人权”。公平原则是对效率原则的规约、限定和矫正。没有公平的效率是不可能的, 至少是不能有持续而稳定的经济增长。“分配不公意味着社会交易成本的增大,社会风险大,边际效益必受损害。”坚持公平原则,除了经济效率方面的考虑外,政治功利与生命原则所要求的稳定,道德良知上对弱势人群的仁爱之心,以及互惠的社会观念都支持公平原则的实现。在经济生活中,特
23、别是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我们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公平放在第二位,目的是为了刺激社会公众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争取“把蛋糕做大”。但是,政府是价值的权威分配者,“把蛋糕分好”是政府的主要职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容易导致政府官员对效率的过度重视,而对公平原则不屑一顾。这样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长。这种结果在改革之初就已经显现出来,并有不断恶化的趋势。所以,在政绩评估方面,我们应该明确倡导“效率与公平并重”,目的是为了引起政府官员对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的同等重视,而不是“一手硬,一手软”。只有这样,单纯注重效率所带来的弊端
24、才可能得到一些矫治。(2)效率与民主兼顾。追求效率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高效是社会各界对政府的共同期望。 高效的政府意味着运作更好,耗费更少。由英美掀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希望政府能够采用新的方式促进生产力和效益的提高,创建一个花钱少、办事好的政府。在我国,政府效率普遍较低,往往重投入轻产出,重过程轻结果,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宏观经济领域内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同时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还远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政府的形象也因此大打折扣,因此政府绩效评估要充分体现效率原则及其价值。政府要根据经济、效率、效益的标准有效地获取资源和使用资源、清除不必要的重复、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以
25、实现政府的目标。但是,追求效率并不意味着要在政府绩效评估中采取唯效率主义, 忽视政府的公共性。西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强调效率至上,追求科学化的工具理性,忽视了价值理性,结果反而导致了效率低下和政府的失灵。公共行政本质上应以民主为基础,如果只强调效率,就会使政府远离社会民主价值。因此,政府绩效评估要将效率与民主相结合。在评估过程中要让民众参与,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推行政府上网工程,重大决策采取听证制度,及时听取民众的意见,接受民众的监督,加强政府的透明度;缩短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使公众意志和利益能够及时体现在政府的公共行政中。在政府绩效评估中,还要考虑到公众对政府的效率是否满意
26、,评价政府绩效优劣,主要不是看它投入了多少资源,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考察它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和民众的需要。做到这一点,也是执政为民、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以民为先的“民本思想”的根本要求。将效率与民主相结合可以改进政府绩效, 公民参与意味着公民可以以社会的主人和服务对象的角色对政府绩效提出要求,协助和监督政府机构对他们的开支负责、对他们的行动负责、对他们的承诺负责;帮助政府机构界定重要问题议程,提出解决方案,判断目的是否达成。这样可以帮助政府降低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总之,评估政府绩效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3)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同步。经济增长战略
27、,其价值取向和政策目标就是效率优先,表现在经济生活中就是对GDP的努力追求,对高速度的强烈攀比,而不顾它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这种思路在我国改革初期被演绎成这样:“在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分配不公平有利于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腐败也有利于消解旧的体制,CDP的高速增长就是一切,为此甚至可以付出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代价。”反映到政绩评估上来,就是以经济增长率、工农业总产值等经济指标评估政府主要领导的政绩,而将教育发展、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政治清廉度等其他方面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甚至不予考虑,忽略不计。这样做的结果便是东西差距明显,城乡二元对立,环境破坏严重,自然灾害日益频繁,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严重腐
28、败,信仰缺失,道德水准普遍下降等等。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公共政策,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加以调控,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再也不能仅仅以经济增长指标来评价政府和它的官员,而应该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摆在同等的地位,用全面发展的综合指标来评价政府官员的政绩。 三、研究方案(一)研究目标借鉴西方国家在政府绩效评估经验,找出我国在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上存在的问题。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下,塑造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现代价值,提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用以指导政府建立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促进政府回应公民要求,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使政府成为一个讲求法治的、民主的、责任的高效政府,促进服务
29、型政府的建设。(二)研究内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三)研究工具本论文的理论分析工具主要是新公共服务理论。(四)可能的创新点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我国政府绩效价值塑造的基本途径。(五)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系统分析法。3.理论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六)写作进度安排1.论文提纲:2007年10月初2007年10月末;2.论文初稿:2007年10月末2008年2月末;3.论文修改:2007年3月初2008年4月初;4.定稿时间:2008年4月。四、论文提纲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第一章绪论1.1 问题的缘起与选题依据1.1.1 问题的提出1.1.2 选题的依据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
30、2.1 研究目的1.2.2 研究意义1.3 文献综述与创新点1.3.1 文献综述1.3.2 创新点1.4 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1.4.1 基本思路1.4.2 指导思想1.5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1.5.1 资料收集1.5.2 研究方法第二章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界定1.1绩效评估的内涵1.1.1 绩效评估的由来1.1.2 绩效评估的含义1.1.3 绩效评估的功能1.2政府绩效评估的概念1.2.1 政府绩效评估的含义1.2.2 政府绩效评估的特点1.2.3 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1.3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涵义1.3.1 价值取向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理念1.3.2价值取向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原则1.3.
31、3价值取向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指导思想第三章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3.1公共性的价值取向3.1.1 绩效评估的公开性3.1.2 绩效评估的理性化3.1.3 绩效评估的公众性3.2服务性的价值取向3.2.1 绩效评估的客体导向3.2.2 绩效评估的公民导向3.2.3 绩效评估的结果导向3.3民主性的价值取向3.3.1 绩效评估的民本性3.3.2 绩效评估的法治性3.3.3 绩效评估的程序性3.4责任性的价值取向3.4.1 对评估行为负责3.4.2 对评估过程负责3.4.3 对评估结果负责3.5公平性的价值取向 3.5.1 基于评估起点的公平 3.5.2 基于评估过程的公平 3.5
32、.3 基于评估结果的公平第四章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偏差3.1政府自利的评价对公共性价值的损害3.1.1 片面性的评价导致评估结果不全面3.1.2 自利性的评价导致评估结果不客观3.1.3 主观性的评价导致评估结果不公平3.2GDP导向的评价对服务性价值的损害3.2.1 影响社会全面发展3.2.2 导致政府的功利行为3.3.3 形成政府服务的差异性3.3公民缺位的政府自评价对民主价值的损害3.3.1 缺少民意的评价影响评估的合法性3.3.2 缺少公民参与的评价影响结果的公正性3.3.3 缺少民主制度支撑的评价影响政府的公信力3.4 评估监督主体缺位对责任性价值的损害3.4.1 法律治权的意识难
33、以实现3.4.2 有限政府的理念难以普及3.4.3 政府的政治责任难以承担3.5 评估程序的缺失对公平价值的损害3.5.1 内在价值(公正性)与外在价值(真实性)相结合3.5.2 公平理念与正义程序相结合3.5.3 过程价值与结果价值相结合3.5.4 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相结合第五章解决政府绩效价值取向偏差途径的思考4.1建立第三者评估机制4.1.1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因素的界定4.1.2 政府绩效评估参与主体的选择4.1.3 建立独立于政府的社会评价系统 4.2建立公民导向的评估机制4.2.1 营造对公民负责的行政文化4.2.2 建立复合性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4.2.3 全方位运用评估结果4.3
34、建立评估的公民参与机制4.3.1 实行评估结果公开听证4.3.2 建立公民调查制度 4.3.3 建立政府与公民互动的咨询委员会4.4 建立评估的监督机制4.4.1 被监督者自律监督制度4.4.2 专职的绩效评估监督委员会的监督4.4.3 独立的中介组织监督4.5 建立评估的程序机制4.5.1 确立绩效评估中的程序正义原则(平等准确公开尊严)4.5.2 建立职业化的绩效评估模式4.5.3 建立绩效评估程序制度(公布评估标准告知评估权利公开评估结果) 结论五、拟参考资料1 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M.华夏出版社, 1987.2 美戴维奥斯本.改革政府.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3 美戴维奥斯本,彼德
35、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2003.5 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6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葛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问题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3).71-73.8张彩红,张艳臣.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的公众参与J.学术前沿.2007(3).6009吴江,张雪峰,张焕英.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J.西南大学学报.2007(1).94-98.10宋斌,鲍静. 科学发展观的地方政府
36、绩效评估理念和体系探析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1).22-26.11减乃康.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政府绩效评沽价值选择J.公共行政研究.2007(3)43-46.12刘桂花.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J.宁夏党校学报.2007(1).37-40.13彭国甫,盛明科. 深化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需要新的视野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57-63.14罗文剑,潘丽君.试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完善一种基于行政文化视角的考量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61-63.15满相忠.西方政府绩效评估:理论、实践及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7(1).4
37、1-46.16宋彭.西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实践及启示J.工业技术经济.2007(1).8-12.17江易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55-157.18李晶.政府绩效评估公平指标的价值取向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5-16.19李颖.政府绩效评估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J.宁夏党校学报.2007(2).38-40.20张凤合.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价值取向及评价标准的完善J.公共管理学报.2007(1).110-119.21朱蓓.论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J.社会与法制.2006(8).128-129.22吴晓斌.试论地方政府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4(2).42-44.23何植民,李彦娅.以人为本:新时期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价值取向建J.理论前沿.2006(1).28-30.24郑方辉.雷比璐.基于公众满意度导向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 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3).47-52.25岳凯敏,徐光超.民众本位:当代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价值取向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104-108.26李湘刚.论服务行政的价值取向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17-19.15-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