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doc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尼安小学 李建华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以及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教具准备: 长方体的展开图、正方体的展开图 ;学具准备: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剪刀,彩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2、切入主题“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探究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回答后,接着问:“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复习旧知,为下面环节做好准备。接着过渡: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用硬纸板做了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请同学们举起来互相看看,说一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学生说过之后,引导学生在盒子上标出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并问:这样的长方体纸盒展开后将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呢?带着好奇的心,学生纷纷拿起剪刀,自己动手剪盒子。学生沿着长方体的棱剪开,再展平,看一看纸盒展开后的形状。由于剪的
3、方法不同,得出的展开图形状也不同。在展开后的图形中,让学生反复打开、折叠,对比、体会立体图和平面图的联系。接着就问学生:你发现展开后的图形,在长方体中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播放课件第2、3、4张。 生1:我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相等,前后面相等、左右面相等。 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把长方体的展开图贴到黑板上,引导学生把展开图填上合适的数。 (三)自主探究 深化主题。 1、问学生:做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硬纸板?2、要用多少硬纸板实际是求什么呢?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揭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课件第5张。3、请同学们计算
4、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要正确找出3组面中每个面的长和宽。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我们计算时可以选择最简便的算法。 4、学生动手计算后,请两名学生板书: 生1: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可以把长方体6个面分为三组,按组求面积后再求和,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52732532 生2:可以把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右面的积先算出来,再乘以2,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757353)2 引导学生说说学生是怎么想的。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在这个基础上演示,归纳长方体表面积的面积公式,并板书。5、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呢?你能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体的计算方法吗?小组讨论后,就
5、可以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四)、优化训练 拓展应用1、根据所学知识和学生情况分析,我安排了5道练习题。课件辅助教学: 第一、二题是求带有图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第三题是给正方体木箱涂油漆。 第四题给洗衣机做布罩。 第五题是制造无盖的正方体玻璃鱼缸。(五)总结评价 课堂延伸。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对本节课学生进行整体反馈,了解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不会?谈话法更让学生容易亲近。布置作业-课后练习题,以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
6、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总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反思尼安小学 李建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在学生认识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至在计算中出现错误。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实验与实践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来认识概念,理解概念。 首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把纸盒沿着棱剪开(纸盒粘接处多余的部分要剪掉),再展开,让学生注意展开前长方体的每个面,在展开后是
7、哪个面。为了便于对照,让学生在展开后的每个面上,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他们分别是原来长方体的哪个面。然后,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引导学生联系长方体的特征回答。这里关键是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正确的判断每个面的长和宽应该是多少。让学生按照上、下、前、后、左、右的顺序,依次说出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的。 我在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时,主要是沿着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为什么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样一条线来安排教学的。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对教材的深度钻研和对学生的预设显得尤为重要。课前在预设学生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只考虑到学
8、生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个面一个面的面积依次相加;二个面二个面的一对对相加;先求出三个面的面积再乘以2;对于把侧面的四个面展开看成一个长方形求面积,再加上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的巧妙方法却没有考虑到。实际生成时,学生只说出了其中的一种简便情况,如果我在课前有更深入的研究,还可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找出第四种方法。对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公式的归纳,学生和我也只总结出了文字公式,还应简化成字母公式,便于记忆和书写。 讲过这节课之后,发现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老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这种不需要全部算出长方体6个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方体 表面积 教学 设计 说课稿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