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吴艳.doc
《2014届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吴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吴艳.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届九年级(下)语文集体备课复习计划与策略 板块四说明文阅读与练习主备人:吴 艳2014年2月2014届九年级(下)语文集体备课复习计划与策略 板块四说明文阅读与练习主备人:吴 艳一、说明文学习目标课标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的说明方法。2、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考纲1、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分类方法及特点。2、理解说明的对象和特征。3、辨析说明方法,把握说明顺序和结构。4、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含义。5、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知识点回顾1、说明文的概念。2、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和平实性说明文)3、说
2、明对象及特征。4、说明顺序。5、说明文结构。6、说明方法。7、说明文语言特点。二、说明文阅读中的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一)抓住文题,弄清说明对象。说明文的标题具有很强的提示性,往往直接交待说明的对象,分析标题,便能给说明文进行分类,其规律如下:(1)标题是名词性的,一般是说明事物的;而标题是抽象名词的,一般用“方法”作标,多是事理性的说明文。(2)标题是动词性的往往是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操作过程或事理的形成过程和原因。(3)标题中带有疑问性的,常常是解释原因、说明事理的。(二)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如何抓住事物特征?有的标题就是对象或特征。注意抓中心句,看说明对象及特征。看字面意
3、思,文中有语言标志,直接写出特征。概括归纳法。比较法,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加以比较。总之:事物说明文的特征多在开头或前面。事理说明文的特征有的在开头,有的在结尾。(三)弄清说明顺序说明顺序大体有三种: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1)空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建筑物的结构或参观的过程。它着眼于建筑物的空间方位,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2) 时间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通常包括下面几种情况: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或先说结果再解释原因,或先解释原因再得出结果。从概括到具体:先从总体上进行说明,再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4、。从特点到用途:先介绍事物的特点,再说明此事物的具体用途。从主要到次要:先说明此事物最主要的特征,再说明次要的。从整体到部分:先整体介绍,再具体介绍各部分内容。(四)掌握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九种: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1)分类别:把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说明。作用: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条理性,使文章眉目清楚,层次清晰。例核能分为两类:一类叫裂变能,一类叫聚变能。(2)举例子:列举已知的事例。其好处是可以具体、真切地说明事物。作用:使人明了易懂,增强文章说服力。(3)打比方:就是借助具体形象的事
5、物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加以说明。作用:运用此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具体。更为直观地将说明对象的特征突出了。(4)列数据: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用:可以使说明内容更为准确、真实、具体,增加文章的说服力。(5)下定义: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作确切地说明。一般它用语凝炼、严谨、准确,能科学地阐述这一概念的确切的含义。(6)作比较: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来说明事物。作用:作比较有利于突出和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7)作诠释:就是解释说明,就是通俗的介绍或解说事物的性质和特点。作诠释和下定义常被混淆。下定义用语更为科学严密,更侧重于揭示本质特征;作诠释则趋于通俗平实地释解概念,分
6、析性状。(8)摹状貌:就是运用描写的手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逼真地描摹事物的特征。(9)画图表: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方式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五)、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一般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有两种:一是简明平实,二是生动活泼。无论哪种语言风格,所用语言都必须准确。这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规律总结:1、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1)“”词好在哪里? 答题格式:用了“”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2)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答题三步步骤:A.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解释该词;C.与改换的词或
7、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答题格式: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不能。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3)文段中指示代词指代对象。(一般是逆找答案,就是向前面的那一句找) 2、分析、体味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位主要有两种题型:考试类型: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答题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
8、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实际不符合。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答题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六)、把握结构形式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1、并列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平等的。2、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3、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入里,逐层深入的。4、总分式。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总式。并列式结构多见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连贯式结构多见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递进式结构多见于逻辑顺序的说明文,总分式结构常见于逻辑顺序说明文,如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三、2014年中考预测 根据近几年中考试题设置来看,今年说明文考查的几率仍较大。说明文考查趋势分以下几各方面:1,选材来自课外,内容涉及最新科技成果、自然生态、人类环境等,体会其中
10、包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2,分值在1518分之间,题型变化不会太大。3,试题的考查大多集中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结构以及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等。4,题型可能有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开放性试题。四、说明文练习材料事物说明文恩施州的风雨桥(一)风雨桥兴时于汉未唐代,这种历史悠丸、造型独特的木质古建筑,极富民族气质。恩施州的风雨桥是与吊脚楼齐名的恩施州民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风雨桥又叫“凉桥”,因桥上建有廊、亭,可供行人乘凉、休憩、避风雨而得名。恩施州山重水复,沟壑纵横,旧时不通公路,只有条条青石板路穿山越岭,爬坡过河。而将条条青石板路在
11、沟壑山涧连接起来的就是风雨桥。利川市毛坝风雨桥恩施州的风雨桥大多由桥墩、桥面、桥廊、桥亭和桥硕组成,除桥墩外,全用木料建造。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桥墩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两旁是桥廊,设有栏杆、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桥顶盖有坚硬严实的黑瓦,建有数个高出桥身的数层飞檐翅角楼亭,凡外露的术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雕龙绘凤,人物山水,飞禽走兽,形象诙谐洒脱,栩栩如生。恩施州的风雨桥,虽年代久远,但很多至夸仍然保存完好。利川市境内的毛坝风雨桥,建
12、于公元l808年,距夸已200余年。桥全长325米,桥面宽3米,高40米。该桥全用木料建成,至夸仍奇迹般屹立不倒,为行人和当地村民畅行于青山两岸而默默地遮风挡雨。成丰县境内的十字路风雨桥,建于1916年。桥身全长634米,宽42米,通高878米。桥上是两层楼阁式的青色瓦面,脊梁的正中是一座宝塔式的亭阁,瓦檐重重,周围四条昂首欲飞的青龙仰望着东西南北,龙嘴里含着红色的宝珠,四条龙尾绕成塔顶,好似一台大轿行走在桥的中央。桥面用木板铺就,下面由很多巨型圆木固定在桥墩上支撑,整个桥身结实、牢固,桥面平坦舒适。桥廊l3间,亭廊相连,两边有漂亮的护栏,肾靠护栏的是条形长凳。桥下有3座梭子形的桥墩,墩与墩之
13、间净跨10米,都是由巨大的石头砌成,任凭河水冲刷,桥墩依然坚固如初。一座座风格独特的风雨桥,横跨溪河,傲立苍穹,延二三百年而不损,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在恩施州,无论是村头还是山野,在溪河之上大都建有风雨桥。村民们走亲访友,赶集逛街,耕田锄草,肩挑背扛,都要经过风雨桥。踏着青石板路走进密林将映的风雨桥,坐在两廊边的长凳之上,就可听到桥下那流水清音,即使是匆匆过桥,也能听到那悠扬宛转的深山鸟语。天上云卷云舒,山间凤来雨去,只有在风雨桥上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走累了在桥上歇脚,天热了在桥上乘凉,口渴了在桥上喝茶,下雨了在桥上避雨,闲退时还可在桥上读书、聊天、话家常。这类木质鲒构长廊式桥梁建筑,不仅
14、具有普通桥梁的一般功能,而且具有“亭”的观赏价值,它不仅为行人和村民提供交通便利,同时也是当地人们说古道夸、休息娱乐的理想去处,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恩施州的风雨桥,是恩施州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恩施州民族建筑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木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是人类历史上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恩施州的风雨桥,文章主要介绍了风雨桥的哪些内容?2第段说明了恩施州的风雨桥的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第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本段介绍十字路风雨桥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4阅读第段,具体说说风雨桥为村民和行人提供了哪些便利?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式?参考答案1本文主要介绍了
15、恩施州的风雨桥的历史悠久、结构造型和交通、观赏及文化艺术价值。2除桥墩外全木结构,不用一颗铁钉,以榫衔接;桥面用木板铺就;长廊式走道;桥顶盖黑瓦,建有数层亭楼;长廊和楼亭瓦檐头雕绘形象。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列数字)。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从上到下)。4便利:出行、歇脚、乘凉、喝茶、避雨;读书、聊天、话家常。说明方式:生动说明。宣德炉(二)宣德炉从宣德时期开始烧造,一举成功,此后五百年来名声不减,以至于不管哪个朝代铸造的这种铜炉,都叫宣德炉。这一点跟景泰蓝一样。今天没人会咬文嚼字地说“送你一对掐丝珐琅瓶”,都说“送你一对景泰蓝瓶子”。景泰蓝是在景泰年间发扬光大的,宣德炉则是在宣德年间达到顶
16、峰,名气大。宣德炉有这么大的名气,一定不是白来的。铜材料冶炼过程不是我们想象的把铜化成铜水,一铸造就成了。它需要反复冶炼,每冶炼一次就要去掉一些杂质,剩下的是精华,但分量就会减少。由于宣德皇帝亲自督造此事,所以质量非常高。一斤进贡来的铜材料经过冶炼,最后只能剩四两。这四两还是小两,过去一斤是十六两,有个词“半斤八两”,说的是旧制,今天应该说“半斤五两”才对。【甲】过去做炉都是用翻砂法,宣德用的是失蜡法。历史上铸造青铜器用过失蜡法,但没有做过炉。而宣德炉用的是失蜡法,较之翻砂法,铸好的炉变得非常光洁好看。有人认为宣德炉铸好以后,还有专业的人给它上色。我们不要简单地理解上色就是把颜色刷到上面,而是
17、用各种方法使炉身呈现一种自然的色泽。都有什么色泽呢?石青斑、朱砂斑、葡萄斑等等。【乙】宣德炉里除了精炼铜外,还有锌、锡、银、金。史料非常清楚,当时进贡风磨铜的单子上明确写着含有黄金。今天用科学的方法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一测试就知道了。最简单的测试是用比重,黄金的比重非常大,铜的比重大概是黄金的三分之一。【丙】我听一个老师傅跟我说,最好的宣德炉的含金量大约是3%。我曾经买过一个宣德炉,特别沉。我很高兴,直接上菜站找了个普通的秤一约,八斤四两,也就是4200克。我乘上3%,大概是126克。你想,这样一个香炉里如果含126克黄金,那质感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对衣料比较熟知,如果纯棉的衣料里加3%的毛,质
18、感马上得以改观;如果纯毛的衣料里加3%的化学纤维,它可能变得不易起褶。古人显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所以我认为好的宣德炉里一定含金,一加上金,就不容易生锈,而且颜色明显跟普通铜器拉开了距离。马来都说收藏1.下面A、B两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出的,请根据内容判断它们应在原文中甲、乙、丙的位置。(2分)A.古玩指南上的记载是46种颜色,有的书记载的比这个数量还多,那都手机微妙的区别了。B.这是明末大收藏家项元汴在宣炉博论中的记载:“宣庙遂敕工匠,炼必十二,每斤得其精着才四两耳。”宣庙,就是指宣德皇帝。A应在处 B应在处2.宣德炉名气大的三个原因是什么?(3分)3.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以第段为例具体分析。(
19、3分)4.本文是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的关于收藏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概括。(2分)答案:1.答案:A应在乙处 B应在甲处评分:一空1分,共2分。2.答案示例:精炼料佳,工艺特殊,含有合金评分:一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3.答案示例:本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举例子真实可信,列数字,准确具体;作比较,通俗易懂。评分:一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4.答案示例:口语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厚,亲切自然,通俗易懂。评分:一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三)同位素就是一种元素存在着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由
20、于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核电荷和核外电子数都是相同的,并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由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原子核的某些物理性质也有所不同,例如放射性,并不是所以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没有放射性的则成为“稳定同位素”。大多数的天然元素都是由几种同位素组成,目前已知的百度hz8zxinge,最大的中学语文教学博客之一稳定同位素约300多种,而放射性同位素竟达1500种以上。一般来说,原子质量很大金属,像鈈、铀、镭等,都具有较强的放射性,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锕系元素和镧系元素以及铀元素全部带有放射性。另外某些原子质量小的同位素也带有放射性,如碳14、钴60。放射性同
21、位素的原子核很不稳定,全不间断地,自发地放射出射线,直至变成另一种稳定同位素,这就是所谓“衰变”,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衰变的时候,可放射射线、射线、射线对人体危害不大,而射线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会诱发人体基因突变。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换言之,半衰期是指某个样品中一半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不同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差异很大,短的只有几天、几个小时、几分钟,甚至不到1秒钟,长的却达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是几亿年,几十亿年,例如,日本“3.11”地震及海啸引发的核辐射中的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铯137为30年,鈈239为24000年,铀238则为44.7亿年
22、。半衰期越短,其原子越不稳定。经过连接的几个半衰期后,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会因衰变而减至初始活度的1/2、1/4、1/8,等等。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预测任何时候的剩余活度。随着放射性同位素数量的减少,所发出的辐射也相应的减少。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放射性能够破坏活的细胞,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但在医疗上,可以用来杀菌消灭微生物,并且可以用来杀灭癌细胞等。放射线也具有很强的贯穿能力,它可以用来观察固体内部的目标,就像x射线那样用于病灶的检查。在工业上,放射性也很多应用,例如用射线来测量纸的厚度,用射线照片来检查机器内部结构等。当然,如果应用不当,核辐射也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16.选文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问
23、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17.选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请选择一种举例说明其作用。(4分)18.第一段画线句中的“大多数”“目前”两个词语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19.下面表述和推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3分)A.人体基因突变是受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衰变时放射出的射线影响造成的。B.原子质量大和原子质量小的金属都可能带有放射性,一般来说原子量大的金属放射性更强。C.医学上,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放射线来杀灭癌细胞,但不会对人体造成其他方面的伤害。D.某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虽然很长,但由于它的活度越来越小,所以它对人类与自然的影响不大。20.2011年3月22日,日本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九年级 语文 集体 备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