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雪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场雪教学设计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场雪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天的美丽景色,懂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了解下雪前气候变化和雪天景色特点,并懂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 2学习本文抓住下雪前的天气变化和下雪时、下雪后的景色特点进行记叙、描写,并在描写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雪景、审题引入。 1“一场雪”和“第一场雪”意思有什么不同? 2按你的想法,“第一场雪”应抓哪些特点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听边想。 作者写“第一场雪”抓住
2、哪些特点写的(单击课前预习内容理解栏问题3) 2生讨论后,师。(单击答案) 四.自学生字词,理清层次。 1.查字典自学字词。 2.按“下雪”“雪后”“联想”给课文分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拼写词语。(单击巩固练习拼写词语)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单击课前预习字词学习栏) 2讨论分段。 (1)、读课文,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讨论分段依据。 (2)、单击课前预习内容理解问题1(生讨论回答,师)六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找出表示时间和天气变化的语言。 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 前天气象台预报寒流即将南下。(寒流未到) 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布满彤云。(寒流初到) 昨天中午刮起凛冽寒风
3、。(寒流到来) 昨天黄昏下起雪来。 这是按时间顺序把寒流来时每一个阶段的特点表现出来,语言简明,特点突出。 七讲读第二段。 1朗读第二段。 2下雪时,作者怎样按先后记叙了下雪的过程先找出表示先后的词,再找出相应的下雪情景。 (单击课前预习内容理解问题4) 这段也是按时间发展顺序写的,用看到的和听到的把下雪的情况写出来了,有形、有声、有色。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第二段。 二讲读第三段。 1朗读第三段。 2议论。 (1)这一段的两个小节,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雪大、雪美、人欢) (2)“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怎样写雪大进一步理解词语“罩”“粉妆玉砌”。 (3)柳
4、树上的雪是“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松树和柏树上的雪是“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了解原因后,指出这里写的是静景。 (4)一阵风吹来,树上的精致发生了什么变化齐读“树枝轻轻地摇晃”到“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指出这里写的是动景。 (5)课文怎样写孩子们欢乐的心情(“堆雪人”“掷雪球”“欢乐的叫喊声”) (6)“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了。”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目的是什么、(突出“人欢”) (7)概括段意。 三讲读第四段。 1读读想想,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瑞雪兆丰年”)“瑞”“兆”是什么意思“瑞雪兆丰年”是什么意思? 2“瑞雪兆丰年”的依据是什么? 3作者对第一场
5、雪怀着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单击课前预习内容理解栏问题2) 4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单击课前预习内容理解问题5) 5概括段意。 6小结。 “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叫谚语。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劳动经验的,是客观规律的,含有道理。作者由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预见到来年小麦将会丰收,表达了作者对这场大雪充满了喜悦的心情。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谈话。 1复述全文内容。 2概括中心思想。 通过第一场雪雪景的描写和联想,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和预见到小麦丰收的喜悦之情。 3学习写作方法。 (1)文章叙述顺序: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大的按雪前、雪中、雪后的顺序写,小的雪前和雪中也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后两段是按景和情、理 和情的顺序写。 (2)抓住特点:寒流来时各个阶段的特点非常清楚,雪后落叶的柳树和不落叶的松柏不同的特点表现的非常准确。 (3)景中含情:作者对第一场雪的喜悦之情通过具体语言表现出来,把“严寒”写得很美,透过美显示爱,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练习。(单击巩固练习字义解释词语判断栏) 七.布置作业:背诵二.三.四三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前:冷云风 第一场雪中:大片大片一会儿就白了 后:雪大景美人欢 瑞雪兆丰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