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铁人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人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说明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2、 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翰 林 院 与 翰 林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轫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此制度尽管有其种种欠缺与不足,而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却不失为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材制度。科举制度给无数栖身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带来了出头的希望,为其扶摇直上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历代王朝统治者则藉此网罗到大批
2、知识精英,既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也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在延长王朝寿命、缓解统治危机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自唐代创翰林学士草诏并应奉文字之责后,靠科举而晋升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以尚书立政篇中所云“庶常吉士”之简称名之,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
3、称之。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而自明太祖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相类。大学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清代科举,沿袭一甲进士直入翰林之成法,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为了防止冒考,还在会试与殿试间增设复试,复试合格者方准参加殿试。另外,对已经跻身翰林者,创立大考制度加以监督和激励。制度之严格、措施之细密可见一斑。前人阐述明清科举制度,多囿于成说,只谈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其实,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由进士馆选而庶
4、常,庶常而留馆,加之清朝特创的翰林大考、考差,无不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悄然于三级结构之上又多出一个层次翰林。所以明清科举制度实为四级人才结构。(选自2008年百科知识第11期)1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对“翰林院与翰林”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翰林院是随着科举制的发展而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B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的庶吉士,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后再考试,考试合格者被称为翰林,不合格者不能称之为翰林。C翰林是明清科举制度人才结构中的最高级别。D明代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自此,开始了“非进士不入翰林”时代。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科举制度既给社会下层的
5、民间士子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又让统治者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B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情况下产生的,是一项公正的选材制度。C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就创立了“非翰林不入内阁”制度,翰林院也就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D清代,所有的进士只有在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这无疑是一大进步。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科举制度既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知识精英,又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可谓一箭双雕。B在明代,只要先考上进士,再进入翰林院学习,成为翰林之后就能进入内阁。C在清代,考中进士后,就可以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
6、的殿试,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D古代科举制度不止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也不是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而是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四级结构,考中翰林才是科举制度的终结。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一)文言文阅读(2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10题杨烈妇传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
7、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循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谁人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驽、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
8、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至于辩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固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李翱杨烈妇传注:岁满:官员任职期满。 爨:cun烧饭 陴p:城上的小墙,这里代城墙。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9、 ) (3分)例句: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A.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 B.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寡人之于国也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D.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既又将盗陈州 进犯 侵袭 B. 侃率之以乘城 登上C. 有蜚箭集于侃之手 “蜚”通“飞”, 流矢。 D. 不犹愈于家乎 养病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 虽然,岁满则罢去 B. 无长少必周而均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 C.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 D. 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积土成山,
10、风雨兴焉 劝学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A. 县令诚主也 B. 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C. 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 D. 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 ( )(3分)力不足,死焉,职也。 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A. B. C. D.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
11、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 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 D.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2) 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
12、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注释 卢纶、李端,同列“大历十才子”。 故关:故乡。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11、这首诗写离别之情,一个“悲”字贯串全篇,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6分)12、从“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两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遭遇?(5分)(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此日六军同驻马, 。 不及卢家有莫愁。马嵬(2)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劝学(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寡人之于国也(4)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5)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6)人恒过然后能改, 。孟子生
13、于忧患死于安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2006年1月9日,91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院士叶笃正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面对前来祝贺的同事和学生,这位与中国第一份气象记录同龄的老人淡然地说:“获得这个奖,只是我们大气科学研究这出大戏的序幕,我愿意和大家一起继续演下去。” 1916年,叶笃正降生于天津一个前清道台家中,14岁考入南开中学,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两年后,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这位日后影响中国的核物理学家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1945年叶笃正前往美国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
14、。 硕士、博士都师从叶笃正的黄刚说:“叶老最受益的就是罗斯贝的治学精神。在中国,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但是在国外,学生经常会打断老师,提出问题。罗斯贝重视事实,一切都从事实出发,他总是朝前看。视野很阔,不是就事论事来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这种治学方式后来也延续到了叶笃正身上。叶笃正认为自然科学要以事实服人,他最不能接受“似乎、好像、大概”这样的字眼,如果有谁的论文中出现类似推论,都会被立刻划掉。 1949年,叶笃正结束在美国的学业,他的博士论文引起了美国气象界的关注并借此获得了一份年薪4300美元的工作,而当时,美国一个大学教授也只有5000美元。但是叶笃正选择了离开他对导师罗斯贝说:“我觉得
15、新中国是有希望的我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1950年l0月在新中国正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登上轮船辗转回到了中国。 回国后的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中国的气象研究。整个气象室10多个人,没有一张像样的天气图。叶笃正曾向弟子们描述当时的工作状况:“没有图,我们自己画,第一张图画出来。是五百毫巴地面图,相当于五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气图,实验室所有的人专门做了庆贺。”在当时。天气图在国外是最普通的配件,做研究做预报都要用,可中国没有。他的很多学生都记得叶笃正指着挂在墙上的巨幅天气图所说的话,“中国的天气预报要在物理、数学的基
16、础上建立起来,今后,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该在中国结束了。” 1984年,几位美国气象学家专程来到中国,寻求叶笃正的支持。这一次合作的成果,被叶笃正认为是自己最大的贡献。当时,他已接近古稀之年,因开创了国内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已是世界上著名的气象学家之一,但这一次,他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另一领域,成为“全球变化”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 2005年12月,学经济的丑洁明在叶笃正门下学习四年后,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很多人都很吃惊气象学家为什幺要招一个学经济的研究生,叶笃正的回答是“我们是互相学习”。2006年1月11日,中科院大气物理所305室,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了5张办公桌,叶笃正的办
17、公桌放在最里面,桌上杂乱地堆积着两厚沓学术刊物,一个工作了10多年的老式台灯还在继续“服役”。91岁的叶笃正,每周一、三、五的早上,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所里给叶老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办公室,可是叶老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就把自己的办公桌搬到我们办会室。”黄刚说。叶笃正从不认为自己是权威,总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他人,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个人离不开群众,荣誉归于大家,要感谢舞台因为舞台是大家给的;要感谢大家,因为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 在大气物理研究所,所有的人都把叶笃正尊称为叶老,叶笃正的秘书崔桂云说,几百个人的所里,80的研究人员都是叶笃正的学生。“作为晚辈,我们跟叶老在一起,从来不用担心相
18、处问题,他不会因为你资历浅而不重视你,也不会因为你声望高而轻信你。你可以轻松地跟他开玩笑,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可以直接跟他争辩。”曾经有报纸报道叶笃正任何时候身上都会带一个小本子,黄刚说:“从年轻时叶老一直如此这样方便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他会在每次上班时跟我们分享他本子里的新想法和新信息,供我们参考、跟我们一起探讨。”在黄刚看来,老师的阅读面非常宽泛,他总是能够迅速捕捉到其他领域可以借鉴或者衔接的方法,运用到气象研究中,“他的视野起码超前20年” 。相关链接: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人 中学 2013 2014 学年 一下 学期 月月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