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 .docx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0课梨园春秋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导航课程标准了解中国戏曲产生和发展的大概历程,知道京剧等剧种的艺术成就。重点难点1.京剧的形成和特点。2.京剧形成的原因及艺术成就。一、戏曲的起源1萌芽: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傩”,蕴涵着戏曲的萌芽。2发展(1)春秋战国: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2)唐代:宫廷中设有专门场所“梨园”,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3)宋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一种戏曲,称“南戏”。二、元杂剧与昆曲1元杂剧(1)特点: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
2、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2)影响: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2昆曲(1)概况:兴起于江南昆山,明中叶到清中期,是昆曲艺术的鼎盛时期。(2)特色: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将柔曼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享受。(3)影响:明中后期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对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判断正误元曲并不是元杂剧。()提示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包括歌唱、对白、舞蹈等诸多要素。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问题思考思考以宋元为例,扼要分析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带有深刻的时
3、代烙印。提示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戏的产生,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元代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推动了元杂剧的产生。三、“国粹”京剧1背景:明清时期,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是达官贵人的天堂,各地商人也云集于此。为满足他们的需要,四方艺人荟萃一堂,争奇斗艳。2形成:清乾隆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徽班吸收了湖北汉调、昆曲、秦腔等多种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3繁盛:同光年间。4特色(1)艺术程式: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2)表演艺术: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3)艺术手段: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4)渲染气氛: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5地位:将
4、中国戏曲推向新高峰,被誉为“国粹”,在人类文化艺术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判断正误京剧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提示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形成,而不是京剧的形成。归纳总结京剧艺术的主要特点(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锣等打击乐器伴奏。(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个行当的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3)表演艺术手段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4)表演按一定程式进行,采用虚拟性动作,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社会环境对元杂剧的影响材料元杂剧在金院本和说唱诸宫调的基础上,大大扩大了题材和内容,展开了中国戏曲史上辉
5、煌灿烂的一页。元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又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中下层文人的仕进道路大大缩小了,卑微的地位促使他们和民间艺人结合,专注于元杂剧的创作。应用据材料,归纳元杂剧兴起与繁盛的条件?这说明了什么?提示条件:汲取前代戏曲发展的经验和成果。元代长期停止科举考试,一部分汉族士人学子仕途无望,热衷于元杂剧的创作。元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为元杂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说明:一定时期的文艺是以当时的社会现实为基础并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1印证教材观点材料傩戏面具 北宋墓杂剧砖雕 京剧电影 定军山剧照应用材料中的三幅图片反映的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傩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戏曲源头
6、。宋朝的南戏为元杂剧的成熟与兴盛奠定了基础。清朝时期,在吸取了各种剧种优点的基础上,经过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2获取材料信息材料关于戏曲的对联:对联一劝忠劝孝,摹写处逼真冷暖人情,自足成五伦天性;观古观今,顷刻间现出兴亡世道,何须阅全部史书。对联二抬起头来,看几个仁人义士,或全忠、或全孝,当场奉为师表;转回身去,想那些贼寇奸臣,谁报迟、谁报速,归家说与子孙。应用材料体现了京剧艺术的什么特点?提示京剧艺术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教育意义。主要演绎现实生活和历史故事,抒发大众的情感;体现传统的价值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京剧艺术是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这种习惯和
7、传统是炎黄子孙的血脉,根本换不掉;中国人含蓄、稳健、精致、典雅的精神品格在京剧艺术里有着最丰富、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京剧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早已经成为世界的艺术瑰宝了。针对练“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这种“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的艺术特征与下列哪一艺术形式最符合()A唐诗 B写意画 C京剧 D草书答案C解析在京剧舞台上,演员模仿的生活动作是逼真的,但动作指向的物质实体并不存在,这种不用实物或只用部分实物模仿生活的表演,在戏曲中叫做虚拟表演,与材料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相符,故C项正确。1戏剧表演十分讲究“功法”。甩发功在戏曲表演中经常使用。多为男性角色甩
8、动头顶扎束的一绺长发,表现惊慌失措、悲愤交加、疼痛欲绝以及仓皇逃命、垂死挣扎等激烈异常的情绪和情境的一种表演特技。这说明中国戏剧的什么特征()A虚拟性 B程式化C舞蹈性 D声情并茂答案B解析中国戏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程式化,即用固定的形式进行表演。2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答案D解析戏剧为统治者服务只是材料中的一个方面,故A项错误;儒道佛逐渐合流是在隋唐时期,时间
9、不符,故B项错误;“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只是材料中的一个方面,故C项错误。3(2018衡水高二月考)“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指()A文人山水画 B杂剧C昆曲 D京剧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定词“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后,汉族士大夫们仕途不畅,进取无望。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日益壮大的城市市民阶层的需求,汉族士大夫从事戏剧创作,这促进了戏曲艺术的繁荣,元杂剧应运而生,元杂剧体现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相互影响。4明代中叶,昆曲兴起并逐渐成为戏剧主流。在江南,不仅城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 2019 2020 学年 素养 同步 导学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 文档 第二 单元 10 梨园 春秋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68882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