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一本大题小题,每小题3分,共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金品语A城隅(y) 窈窕(yu) 愆期(qin) 歪歪趔趔(li)B聒噪(gu) 蜚声(fi) 戕灭(qing) 载笑载言(zi)C缧绁(li) 蹒跚(pn) 戏谑(n) 越陌度阡(qin)D咫尺(zh) 桎梏(g) 樊笼(fn) 相形见绌(ch)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金品语文A熨贴 荒僻 回溯 名声大噪 B绸缪 福祉 灼烈 迫不及待C磅礴 哽咽 籍贯 死心踏地 D诙谐 苍桑 纷纭 虎视眈眈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罗兰的童年,是在勃艮第的田野里和开阔的峡谷
2、中 的。要把那些 党纪国法,敢于顶风作案的领导干部,交司法部门处理,尤其不能以纪律处分代替法律制裁。那些生活在绍兴新台门东面的戴家门里的流浪汉兄弟,就是鲁迅先生笔下阿Q的生活 。A度过 违犯 原型 B渡过 违犯 原形 C度过 违反 原形 D渡过 违反 原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大厅非常宽敞,我们走在里面,脚步声就像空谷足音一样清晰响亮。B近些年来,某些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各种形象工程竞相上马的做法蔚然成风,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C身处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发现和浩如烟海的新技术,你也许会发出“我落后了”的感叹,于是,“终身
3、学习”的理念应运而生。D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旅游胜地阳朔,风景如画,秀色可餐,果然名不虚传。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B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就急忙从炕上下来,拉住我们的手问这问那。C一方面学校要把这次春游的有关情况和要求讲清楚,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自觉遵守纪律,不要到处乱跑。D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更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二古诗文阅读:共3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
4、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
5、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6、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下面。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藏:宝藏。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缭绕。7、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哀吾生之须臾8、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何陋之有? B.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C.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 戍卒叫,函谷举。9、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主
6、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段人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 、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10翻译,见答题卡(8分) 1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4分)(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4分) 12默写,见答题卡(10分) 三现代文阅读:
7、共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共12分,每小题3分)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库。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使中华传统文化重塑辉煌,重新焕发生机。数字图书馆就是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这也可以是一次文化的数字勘探。如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家能够描绘人类的“文化基因图谱”一样,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现代文化和人类学家能够描绘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图谱”一样。在一个网络化的虚拟世界里,现代人的文化基因由“比特”所负载。在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图书馆是通过文化资源数字化建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库”。因此,数字图书馆工程实际上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重新
8、评估和重组的过程,是传统文化的再生。特别在文化遗产数字化过程的背后,不仅可能发生“产权转移”,而且可能发生“基因变异”,这是个与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的未来发展有巨大干系的问题。我们通过图书馆工程的建设,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次数字勘探和开发,实际上就是一场知识的创新,目的就是要使5000年文化由包袱变成5000年的投资和财富。我们应该改变“中国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家”的传统观念。因为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中国式一个人均占有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但是从人文资源的角度看,我们具有5000年不间断发展的文明史、非常丰富的文化遗存物与极具特色的文化风俗,这些文化资源将会越来越具有经济开发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
9、,中国5000年历史就不再是包袱,而变成了5000年的投资,中国将再一次有资格成为“资源大国”,而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资源大国。13下列对数字图书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图书馆使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B数字图书馆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是一次文化的数字勘探。 C数字图书馆是对中国5000年历史的重新评估和重组,是传统文化的再生。 D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信息资源库过程中,发生产权转移和“基因变异”是不可避免的。14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图书馆成为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库。 B数字图书馆建设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
10、会的未来发展。 C中国的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可以摘掉“中国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家”的帽子。 D中国的数字图书馆的建成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大国。15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如不能拥有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将成为“信息殖民地“国家。 B一个国家的历史越悠久,它的包袱也就越大。 C文化再生是一次知识创新,应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评估和重组。 D在信息化时代,文化资源也是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将成为各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16试归纳中国将再一次成为资源大国的原因。(3分)(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7-20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
11、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 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 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
12、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 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象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17 第一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18 画横线的句子用了通感的修辞,请指出其感觉的
13、转移并分析其艺术效果。19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句中的“浮”能否换成“升”,为什么?20 月光是“淡淡的”“不能朗照”,而作者为什么说“但我以为这恰到了好处”?五、语言表达21句式变换,请把下文中划线部分调整为结构整齐的整句。(4分)大学生应该有大学生的风度,大学生的意志:体魄强健,精神活泼,端庄的举止,健全的人格,便是大学生的风度;对真理不倦追求,热烈地爱护国家,对人类积极地造福,便是大学生的意志。22 将下面6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6分) 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 竹刹海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那里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亭顶上盖有色彩灿烂的瓦。 背后是景山, 还可
14、以看到附近的鼓楼。 周围绕有城壕与金色瓦顶的墙垣, 由景山可以看到北京的中轴, 山上共有五座亭台,六、作文(60分) “理解”的意思不仅仅是“了解”,还包括“了解”之后的认同或宽容等。我们应该理解别人,理解别人可以拓宽眼界,开阔心胸。我们需要别人的理解,也经常要面对不被理解。“理解”不只是人际关系的问题,还是影响人类社会的重要因素。 其实,古今中外,天、地、人、事、物,无不存在“理解”的问题。对于“理解”,你有怎样的经历或看法?请以“理解”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高一语文答题卡注意事项: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题一、 选择题部分(每小题3分,共3
15、6分)题号1 23456789131415答案10、翻译:共8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3分)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分)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3分) 11、诗歌鉴赏:每题4分,共8分(1) (2) 12、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 ,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3) ,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4)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5)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6、(3分) 17、(4分) 18、(4分) 19、(4分) 20、(3分) 21、(4分)(1)改为
16、(2)改为 22、(6分) 高一语文12月月考答案1、D (A.窈yo,B.聒gu,C.谑xu) 2、B (A.贴帖,C.踏塌,D.苍沧)3、A (度过:指时间,渡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江河等。违犯:违背和触犯法规,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此处对象为党纪国法,所以应用“违法”。原形:原来形状,本来面目,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的人。) 4、D (A.空谷足音:喻指难得的声音、言论,此处望文生义。B.蔚然成风:形容当一件事情已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此处感情色彩不符。C.浩如烟海:形容书籍,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不能用来形容
17、新技术。D.秀色可餐:形容女子非常美丽或景物等非常优美,符合语境。)5、C (A.两面对一面。B.歧义,表意不明。D.“水平”与“改善”不搭配。)6、B (下:攻下) 7、C (A.使动用法,B.名词作动词,D无活用现象)8、A (均为宾语前置,B.判断句,C.状语后置,D.被动句) 9、 (不是“埋下伏笔”。)10、(1)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得分点:愀、危、语句通顺) (2)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得分点:句式,语句通顺) (3)何况我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和打柴。(得分点:渔樵、句式、语句通顺)11、诗歌鉴赏 (1)“袅袅”写柳
18、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1分),“青青”绘桑叶葱茏青翠之色(1分),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充满生机、令人沉迷的无尽春意(1分),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分)。 (2)、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1分):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1分)。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军的丈夫。(2分)12、默写(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4)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 (5)信誓旦旦,不思其
19、反。13、B(A.误将未然为已然,C.“中国5000年历史”有误,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而非对中国历史,D.原文说可能发生。)14、C. “资源贫乏国家”外延过宽 15、B.无中生有16、中国有5000年不间断发展的文明史,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物,有极富特色的文化风俗。(每点1分)17、荷叶,荷花,荷香,流水(2分),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静而动(2分,答对两点即可)。18、由嗅觉向听觉转移(1分),“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同属优美的事物,有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沁人心脾等相似之处(1分)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扩大了意境内涵,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和宁静(2分)大意对即可。19、不能(1分),“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升”字太硬,无法突出雾的轻和柔(3分)。20、因为朦胧的月色赋予了荷塘静谧清幽的环境,也与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心绪相一致。21、改为:体魄强健,精神活泼,举止端庄,人格健全改为:对真理不倦追求,对国家热烈爱护,对人类积极造福22、 (注意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8
限制150内